柏拉圖理想國讀後感(一)
柏拉圖的《理想國》是通過蘇格拉底與他人豐富多彩、環環相扣的對話,給後人展現了一個完美優越的城邦。這個城邦是歷史上大大小小「烏托邦」的開山鼻祖。該書是柏拉圖中期思想的總結,其語言華麗,邏輯縝密,想像豐富,闡述精彩,在歷史上頗具影響力。初讀《理想國》被其所大膽構建的城邦所吸引所感動,但通篇細讀後越發感到其具有反人性的一面。
一、城邦的構建本末倒置
理想國的宗旨是締造一個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義國家。圍繞這個宗旨,柏拉圖開篇不久就開始討論什麼是正義的國家,而不是什麼是正義的人,他從城邦至公民、從上往下、從大往小地理想化地安排了城邦公民的一切,生活、工作、教育……一切的一切。在這個城邦中公民為了城邦而存在,為了城邦而工作,為了城邦而交配 ……人已經成為城邦的機器,成為城邦的奴隸,人性在城邦中被抹殺。如此的布局構建是本末倒置的,如此的城邦是空中樓閣。柏拉圖雖然高尚地認為「我們建立這個國家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某一個階級的單獨突出的幸福,而是為了全體公民的最大幸福。」(P133)但他由於歷史的局限性,沒有認識到國家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是一個階級壓迫剝削另一個階級的工具。如果全體公民實現最大幸福,就不會有國家的存在的必要性。他錯誤的認識了國家的概念,本末倒置地不現實地安排了人與城邦的關係,即人為城邦服務,而不是城邦為人服務。
二、階級劃分的天賦論
柏拉圖把分工看作國家的構成原則,如何確定人的分工和階級呢?他在《理想國》中編織了一個美麗的謊言,用於欺騙城邦中的所有人,那就是神創造三種人的說法:最佳的一種人是黃金做成的,適合做統治者,即護衛者;次一種人是銀子做的,適合做士兵;其餘的人是鐵或銅做的,只適合做農民或匠人。孩子們通常都屬於他們父母的那一級別,有天賦的才能。即通常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孩子會打洞。」雖然他也認為有時孩子不屬於父母的級別可升降級別,但這顯然是一種偽裝矯飾過的唯心主義的天賦論。
三、柏拉圖式的愛情及人種純潔論
基於天賦論,為了培養高質量地護衛者,他創造了柏拉圖式的愛情,即不是出於異性相吸和為了兩情相悅,而僅僅是為了使國家獲得優秀後代而生殖。柏拉圖認為,為了培養城邦的「護衛者」,就要把「城邦里最出類拔萃的男人和女人」挑選出來,讓他們互相共有,「這些女人應該歸這些男人公有,任何人都不得與任何人組成一夫一妻的小家庭。」(P190)「最好的男人必須與最好的女人盡多結合在一起,反之,最壞的與最壞的要盡少結合在一起。最好者的下一代必須培養成長,最壞者的下一代不予養育,如果品種要保持最高質量的話。」(P193) 國家是最高目的,人以及人的感情和生育只是國家的工具,女人和男人為國家而出生而養育。理想國中沒有愛情。
另外,在理想國中,純種高品質的孩子的以生存。而畸形的孩子、低劣父母的孩子、父母未在生育期所生的孩子則被「放到一個人所不知的神秘地方去,象是他們所應該的那樣。」人的生存的權利被理想國殘暴的制度所抹殺。孩子在這個沒有家庭的社會,一出生接觸到的不是父母的慈愛,而是國家委派的教師所進行的冷冰凍的教育。
在浩瀚的歷史中也曾出現過以理想國為原形的大小烏托邦,出現過各種人種純潔論以及配套的制度和實踐,如德國納粹在二戰期間對所劃分為低劣種族的猶太人進行的屠殺,一些社會主義的極權國家進行的再造共產主義新人實驗,但是違背人性的制度只會是過眼煙雲,沒有長久存在的。
四、禁錮人的思想,扼殺人的靈魂
柏拉圖非常敬重他的恩師蘇格拉底,認為其是他的精神上的父親,所以他以蘇的睿智對話來闡述理想國。令人感到滑稽和幽默的是,柏拉圖一面為蘇格拉底的死鳴不平,痛恨雅典城邦的思想禁錮制度、言論審查制度,另一方面,他又借蘇格拉底的嘴在理想國中闡述了比當時社會更加嚴厲的思想言論的審查制度。這遠比蘇格拉底式的反諷更加辛辣。只是這樣的辛辣,決無一絲智慧的幽默,卻充滿了愚蠢的野蠻。
理想國中「要審查故事的編者,接受他們編得好的故事,而拒絕那些編得壞的故事。」(P71)審查應該是徹底的,從形式到內容,從講什麼到如何講,「全部檢查一番。」(P94)特別是對那些具有煽動性和迷惑性的詩人,更應該嚴加監督。因為這樣的煽動對國家的危害,比過失殺人要嚴重的多。所以要「強迫他們在詩篇里培植好品格的形象,否則我們寧可不要有什麼詩篇。」(P102)同樣的監督和強迫,也適用於畫家、雕塑家、音樂家。如果詩人們藝術家們拒絕這樣做,就要將他們「連根拔出」,全部驅除出城邦。正如柏拉圖所說:「同樣地監督其他的藝人,阻止他們無論在繪畫或雕刻作品裡,還是建築或任何藝術作品裡描繪邪惡、放蕩、卑鄙、齷齪的壞精神,哪個藝人不肯服從,就不讓他在我們中間存在下去。」
在嚴禁「壞作品」之外,還要對下一代進行洗腦教育:「我們鼓勵母親和保姆給孩子們講那些已經審定的故事,用這些故事鑄造他們的心靈,比用手去塑造他們的身體還要仔細。他們現在所講的故事大多數我們必須棄」(P71)要禁止「複雜的音樂」而提倡「質樸的音樂」,因為複雜容易使人「放縱」,正如「複雜的食品產生疾病」一樣。(P113)為了讓人們「打仗的時候能寧死不屈」,就不能讓人們「相信地獄是確實存在的而且非常可怕」。即便對著名的《荷馬史詩》,也要嚴加把關,根據統治者認定的標準,在讓青年人閱讀《荷馬史詩》之前,「必須從辭彙中剔除那些可怕的悽慘的名詞,如『悲慘的……』、『可憎的……』,以及『陰間』、『地獄』、『死人』、『屍首』等等名詞。」 「刪去著名作者所作的那些輓歌」,「刪去英雄人物的嚎啕痛哭」的段落。因為,「它們使人聽了毛骨悚然」且「喪失鬥志。」為了「不讓國家在不知不覺中變壞了」,還要禁止任何思想上和藝術上的創新。因為,「翻新,違犯了固有的秩序」,「任何翻新對整個國家是充滿危險的,應該預先防止。」
理想國中的各種意識形態上的禁錮,嚴重窒息言論自由,是對人性和人的靈魂的扼殺。在柏拉圖看來之所以合理合情,就在於這是「國家正義」和「道德至善」所要求的。
理想國是不會現實存在的,它只存在理想中。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其崇高的理想與人性的諸多矛盾。我們應慶幸理想國沒真正的存在過,這是歷史的選擇,也人類的選擇。我們在制定實施和審視任何一項制度時應以人性為基礎,否則無論目的多麼崇高,語言多麼華美,措施多麼詳盡,它只會成為「理想國」。
柏拉圖理想國讀後感(二)
今天讀完柏拉圖的《理想國》,終於對這部著名的作品有了一點親身的認識,雖然還談不上理解,但是想把自己看後的收穫寫下來,或者說是一點總結吧。
柏拉圖的《理想國》是圍繞「正義」這一話題而展開討論的,並致力於解答這樣幾個問題:什麼是正義;人們為什麼要實行正義;什麼樣的政治最正義。文章開篇就由幾位智者為正義下了定義:有人說,「正義就是給予每個人恰如其分的回報」;有人說「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有人說「正義是弱者為謀求最大利益而相互達成的契約」,而對於這些觀點,柏拉圖都借蘇格拉底之口給予了否認。那麼什麼才是正義呢?
而柏拉圖討論正義的過程中,不僅要證明正義比不正義善,正義的人比不正義的人幸福,更要表達這樣一種思想,那就是正義的城邦比不正義的城邦更加的和諧而美好。他說:「我們所要尋找的正義,就是能使人和國家成為正義的人和正義的國家的這種品質。」柏拉圖認為只有理想的城邦才擁有完整的正義,所以就要構建理想的城邦。理想城邦的構建有三個階段:1、生產者階段;2、輔助者階段;3、統治者階段,他們之間沒有時間上的順序,而是邏輯存在的關聯,這三個階段又對應三個等級:生產者等級;輔助者等級;統治者等級。而一旦這樣的城邦形成,人們便可從中找到城邦最重要的品格:智慧、勇敢、節制和正義。而正義恰恰又是它們當中最重要的,「正義是能使智慧、勇敢、節制產生並保持的一種品質。」有趣而智慧的是,柏拉圖在在《理想國》一書中,總是將城邦的討論加諸於個人,所謂大中見小,有時個人的討論又見諸於城邦,所謂以小見大,因為他認為人的美德和精神與城邦相應要素間是同構的。因而與城邦三個階段相對應地,人有理性、激情和欲望,他認為,在人身上,當激情服務於理性,當欲望服從於理性時,人就是最正義的人。而在城邦中,統治者代表的是理性,輔助者代表的是激情,生產者等級最低,代表欲望。由此折射出城邦的正義乃是三個等級各司其職、互相配合、相互輔助所達到的最善。「然而正義不是關於外在的各做各的事,而是關於內在的,即關於真正本身,真正本身的事情。」所以柏拉圖的正義觀還強調內在。
為了說服人們相信這種等級劃分的合理性,柏拉圖還引入了「神的力量」,他說,神在造人時,向一部分人身體裡注入了黃金,這一部分人最高貴,將成為統治者,一部分人身體裡注入了白銀,這些人將成為輔助者,其餘人則被注入了銅,他們將成為生產者。
接下來是討論正義如何實現。為了實現正義,柏拉圖主張採取兩項措施,即教育與公有制。這兩項措施都是針對護衛者(包括統治者和輔助者)的,與生產者無關。教育旨在培養出道德和能力個方面都合格的護衛者,是他們既能勝任自己的職責,又能滿意自己的職務。實現公有制旨在為消滅護衛者的私有觀念提高保障。護衛者的教育包括文藝教育和體育教育,當然他所說的「文藝」範圍廣泛,決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文藝」,而相當於今天我們說的「文化」。他主張在文藝教育方面,要從小從善的方面引導孩子,規定他們讀什麼樣的書,聽什麼樣的音樂。實行公有制包括婦女、兒童、財產公有。不要說今天,這在當時都是難以想像的,可見柏拉圖的思想具有很強的理想色彩。關於子女公有大體是這樣的,父母將不知道自己的兒女是誰,而把在那個特定時段出生的孩子都看作自己的兒女;兒女也將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這樣,城邦上層等級就形成一個真正的大家庭,不分你我,實現了高度統一。
下面就是討論理想城邦的最高統治者了。在柏拉圖的觀點裡,在理想城邦之中,應由擁有知識的哲學家擔當統治大任,稱「哲學王」。柏拉圖認為人的靈魂分為四個狀態:想像、信念、理智和知識,前兩者屬於意見,後兩者屬於理性,一般的人只擁有意見,而哲學家的靈魂才擁有理性。在這一章中,柏拉圖給我們打了個生動的比喻,就是著名的「洞穴理論」,他說哲學王就是那個走出洞穴,了解到外部真實世界的學成歸來者,他的志向和任務是用自己所獲得的知識來改變洞穴中人的錯誤認識,而他所面對的阻礙就是囚徒們對無知的堅守。所以說哲學王不僅要是一個擁有超然智慧的智者,即自身已達到一個崇高的境界,還要有克服愚昧的被統治者的無知的反抗的信念與能力。這同時也正是他要說明的當下哲學家不吃香的原因,那是因為人民足夠無知,還沒有意識到哲學家的大智慧與大能力可能產生的對社會進步的幫助,當然也在於這種哲學家的難求。從這裡可以看出,真正的「哲學王」必須具備(我把它理解為)「超然」與「回歸」兩種品質(「超然」即超人的智慧與知識,「回歸」即回歸到世俗人當中來統治世俗世界)。
最後柏拉圖論述不正義的城邦和不正義的個人。她從歷史和現實中總結出四種政治體制,包括斯巴達榮譽政制、寡頭政制、平民政制和僭主政制。柏拉圖詳細討論了四種政制的更迭原因和形成過程,他認為這四種政制都是不正義的,且一代不如一代,榮譽政制以勇敢取代智慧,寡頭政制、平民政制、僭主政制則分別以財富、自由和無限貪婪取代智慧。這樣一來,無疑柏拉圖所構建的理想城邦則是正義的,因為哲學王是真正擁有知識和智慧的人。與此相對,不正義的人則是人格中的激情和欲望超越了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