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觀後感(一)
他,生於船,死於船,1900是他獨有的名字,鋼琴是他終生的伴侶,大海是他靈感的源泉,寬廣的大海賦予了他活力、生命,以及如同海一般透徹的心靈,他的手隨著波濤的搖曳盡情演奏,心卻神遊大地,無所不往,他便是這樣一位特殊而又神秘的海上鋼琴師。1997年導演朱塞佩·多納托雷將這位賦予傳奇色彩的鋼琴師的一生搬上了電影熒幕,也造就了一段電影史上的經典,傳奇的海上鋼琴師有太多的別於常人的地方,這也讓觀者能夠無限的思索、探尋,以至於反思人生應該如何生活。
人生應該如何棲居?人應該如何存在呢?亦或是人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影片《海上鋼琴師》沒有給我們最終的答案,儘管如此,它卻指引我們去思考這一切。1900的人生是一場喜劇,也是一場悲劇,上帝賜予了他天才的靈感以及一雙無可媲美的靈巧雙手,大海與他融為一體,使得他足以在有限的琴鍵上馳騁,演奏出無限的樂曲,你會認為他是上天的寵兒,但他卻是一名社會的棄兒,從小成長與船上,養父丹尼因他沒有任何出生證明檔案,害怕被人搶走,以至於不允許他離開船半步,他沒有做為社會存在的證明,船上的旅客只是他人生的匆匆過客,1900僅是他們記憶中的一瞬,隨著他們的遠行而淡忘,1900僅有一位朋友小號手麥可斯,在船上同甘共苦的歲月使得他們互相依存,但這微薄的依存是無法證明1900的存在的,以至於與世界隔閡,這正是他的可悲之。,他曾試圖下船,卻又退卻了,理由很簡單,卻很真實,因為那無限蔓延的城市讓他看不到盡頭,下船之後他不知該走向何方,這種茫然的恐懼圍繞著他,終究釀成與維吉尼亞號共赴大海的慘劇。
1900的樂曲不應在凡世,應該留於天堂,他的音樂才華不僅使他的名字流傳於維吉尼亞號上,也驚動了當時物慾橫流的世界,爵士樂的始祖慕名向他挑戰,在波濤洶湧的郵輪上,一場較量無可避免,這不僅是名利之心與純淨心靈的較量,還是凡世樂音向天堂之聲的衝擊,事實證明,純潔的心靈才能譜寫動人音符,挑戰者在嘲諷聲中狼狽地逃離,1900的音樂也因此為世人所追捧,名利、金錢的誘惑也隨之而來,然而正如1900能在樂隊演出中喊出的:「Fucktheregulations!」,將規定拋之於腦後,面對社會的誘惑,他只回應了一句:「音樂是不能和演奏者分離的」,將已將錄製好的樂曲奪走,選擇了孤獨的音樂,放棄了名利的世界,在我看來,這不僅是一句簡單的回答,他鞭笞了當時的拜金主義思想和對權勢的狂熱,引出了埋藏於人內心深處的吶喊,純淨的心靈容不得玷污!
麥克斯曾試圖用財富以及名利勸說1900下船,而1900做了真實的回答:「陸上的人喜歡尋根究底,虛度很多的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遲來,夏天擔心冬天的將至。所以你們不停到處去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並不羨慕」。這是何等淡然的心態,以至於不由得拷問自己,當我面臨如此抉擇之時,是否能這樣取捨,存在於社會聯繫之中的我們有多少不願為而又不得不為之的東西,驅使著這一切的終究是我們內心的觀念,坦然承認,我們無法做到像1900那般的豁達,因為我們始終被社會這個大鏈子所牽引著,這是無法迴避的,儘管我們無法拋棄一切的世俗觀念,但我們還是能做到守住內心的那一份淨土的,我認同理解1900的人生觀、價值觀,但這一切並不是屬於我的,因為我們在生活之中有著太多的不同點,追求名利而不狂熱,嚮往財富而不痴迷,永遠也不要做權勢的奴僕,我想這樣才會是一個比較現實的觀念吧。
我與1900不同,我自小不具備音樂才華,唯有對繪畫情有獨鍾,對藝術的認同感或許是我們的共通之處。我憧憬過用藝術改變我的人生,我知道1900不會如此,儘管他的才華足以讓他的人生轉變,在他眼中的人生不過是走一條路,住一棟房子,一塊地,選擇一道風景欣賞,選擇一種方法死去,然而對我而言,這種觀念過於消極,人生是有所選擇的,也是絢麗多彩的,每一片家園,每一處風景都值得我們寄予感情,有所流連,人生有其理想,儘管來去匆匆,但充滿意義,以至於在我們離開人世時,也能看到那一道道真摯的淚痕。
1900是社會的棄兒,但他也有過家,維吉尼亞號就是他溫暖的家,而大海,則代表了他的生命的歸屬,他沒有家庭,但不足以讓他失去愛情,丟掉愛的資格,世界不曾證明他來過人世,但這又何妨呢?他只要能活在麥克斯的記憶之中就足夠了,因為友誼是能夠跨越生死的鴻溝的。在火光之中,維吉尼亞號沉沒於大海,伴隨著1900內心深處的琴弦聲,天堂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應該會有琴聲吧。沒關係的,只要有鋼琴就好,一場生離死別,不屬於社會的天堂之聲終究魂歸天堂。
一切都已經結束,但一切又都沒開始過,因為1900不曾屬於這個世界,琴聲停止響動,他走得不留痕跡,但「天堂之音」卻曾響徹過。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二)
1900是個被黑人Danny在船上收養的孩子,他無父無母,甚至沒有國籍。五歲的時候,Danny因一場意外永遠地離開了1900,從此他又變成了一個孤兒。舉行完葬禮,可愛的1900突然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直到一個夜晚美妙的琴聲在船艙中飄揚,把熟睡中的人們都吸引了過來,大家才發覺凳子上坐著的是1900,他那嫻熟的演技震撼了船上所有的人。
從此1900在船上開始了他的演奏生涯,他用音樂詮釋著每個人的心靈世界,給船上的過客帶來驚喜和歡樂。隨著演奏技巧的不斷嫻熟,他的名聲也越來越大。許多次,他的好友MAX都勸他離開船,上陸地,但他都沒有走下去。在一次錄音時他遇到了一位金髮碧眼的美麗姑娘,他的音樂隨著姑娘的一舉一動而變化著旋律,他深情地演奏著,陶醉在自己的樂曲聲中,象是在向姑娘訴說愛情。這是他唯一的留在世上的音樂,但他卻拒絕發表。他決定把它送給那位深愛著的姑娘,可在滂沱的大雨中,他沒有勇氣表達自己的心思。姑娘要下船了,他擠開人群,找到了姑娘,但在要送上他的禮物時卻被涌動的人群擠散了。之後,他更加孤獨。過了幾年的時間,終於有一天他決定要下船了。當他帶著好友的期待走到舷梯中央的時候,他卻停住了,望著岸上的高樓大廈,他卻再也不肯挪動雙足,很久很久,他就那樣站著。那一刻,我們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但隨後他把帽子扔向海里,然後來個急轉身,大步返回了船艙。這一刻,我們才明白,即使愛情也沒能讓他離開這首船。之後,他在船上繼續他的音樂人生,直到六噸的炸藥把這首船炸掉,他也沒有離開。電影結束了,我們從他最後的敘述中也明白了他不肯下船的真正原因:就如他所說,使我停下的,不是我所見,而是我所未見。
我們的一生要怎樣度過?海上鋼琴師讓我感動的是他的執著,他生於船上,長於船上,然後寧願在船上結束自己的年輕生命也不肯離開。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是一場悲劇,但我卻認為他的短暫一生是快樂的。因為,他在船上有美妙音樂的陪伴。而離開船,他的心靈會不安,會焦慮、會恐懼、會孤獨。能安然地度過自己的一生,即使短暫又如何呢?其實每個人一生都有適合自己生存的船隻,找到了就安心地在船上奏出自己生命的樂章吧!
海上鋼琴師觀後感(三)
海上鋼琴師是一年前我美國的一位網友推薦給我的,當時我問遍了吉林市的音像商店,沒有一家有。前幾天無意中發現了這部電影的光碟,迫不及待地買了回來。其實我很少看國外的大片,所以也無從比較。這部電影沒有《十面埋伏》宏偉漂亮的場景,也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也沒有《天下無賊》的輕鬆搞笑的氛圍,但這並不意味著這部電影一無是處。。可以說這是一部寓意深遠的悲劇,連這裡發生的愛情都那麼短暫和淒涼。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名字叫1900,因為他是1900年一位船員在船上撿到的,他無父無母,無名無姓,在這個世上沒有任何能證明他是存在的證據。故事情節是由1900的一位朋友以回憶的方式講述的。1900從小到大,從生到死從未離開過那艘船。他小時候就有很高的音樂天賦,無師自通,他能用音樂去描述他見到的任何事。
在所有人的眼裡,如果他離開了那條船,立刻就會擁世人所羨慕的一切,因為他是音樂奇才。為了追尋讓他心動的姑娘,他曾下過決心要走下船去,但是在他走到船梯一半的時候,他又回來了。
1900和他的朋友關於他為什麼放棄下船的想法的對白可謂經典。大概意思如下:「這艘船不只是載人,它也載著夢想。我在有限的琴鍵上能演奏出無限的美好樂章,自得其樂。如果離開了這艘船,就如同面對著無限大的鍵盤,面對太多的選擇,我會無所適從,我會思前想後,總有一天我會精神崩潰的。()那個世界太大了,不是給凡人的,是給上帝的。反正世間無人記得我,我永遠也下不了船了。」最後那艘船報廢了要被炸掉了,他最終也沒有被朋友說服離船而去,而是選擇了被6噸半的炸藥炸成碎片。
下面是我對這部電影的理解,不一定正確。其實在每個人的生活領域都有船和陸地之分,你所在的城市、生活的圈子就好比是船;你所不在的城市、不屬於你自己生活檔次的圈子就好比是陸地。但世人很少會有1900的想法,世人總認為自己生活的那條船太小,不能發揮自己的才華,不能讓自己擁有想擁有的一切;如果下了船踏上陸地,就會宏圖大展,大有作為。所以太多的人會迷失在沒有盡頭的陸地上,終生在尋找在追求,直到躺在床上等待死亡時還心有不甘,恨不得向蒼天再借五百年來活。這樣的人生自然沒有滿足感,所以根本也就沒有快樂可言。
大多數人都有離開生活的小城市到大城市工作生活的念頭,這無可厚非,畢竟是人往高處走。但是千萬不要只是為了大城市的大而去。比如說你在飛機正飛過一座城市,從高處看,下面到處燈火輝煌,一片光明,所以你一無反顧的直奔它而去。但當你真正走進這座城市時,在你面前的只是一排排的路燈和視窗透出的燈光而已,毫無生氣,毫無感情,與你充滿的熱情想像毫不相關。
嚮往大城市的人會找出千百個他現在生活的城市的不好的理由,比如環境不好,人們觀念落後。可滑稽的是當人們到大城市以後,他們會找工作,買房子,天天只走常走的幾條街道,會有幾個知心的朋友,實際上他們是在大城市中圈出一塊小城市來生活,更可笑的是每到晚上也會和他嘲笑觀念落後的小城市的人看同一個電視頻道,同一部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