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電影影評(一)
7月12日晚,我隨人流湧入唐山市體育中心,儘管提前1個多小時到場,但我所在的13號看台和其他看台一樣,幾乎座無虛席,許多觀眾穿上了印有馮導手跡的白色T恤衫,看得出,大家都很期待電影《唐山大地震》全球首發式的開始。
8點,首發式開始,在張涵予、蘇有朋等明星進行了詩朗誦和講話後,電影震撼開演。
2個多小時,全場2萬名觀眾隨電影情節或緊張,或感動,許多人唏噓不已,我自己也數度眼睛濕潤,潸然淚下。的確,這不愧是一部號稱史上最煽情的馮氏電影。
但是,當我走出體育中心,細細體味這部電影的時候,心中不免困惑:這部電影說出了什麼,表現了什麼,又帶給了我們什麼呢?
我是一個親身經歷唐山大地震的唐山人,被埋廢墟里幾個小時後獲救,可以說是死裡逃生;我親身參加了震後重建,儘管當時還在上學,但是給高年級的同學當小工,搬磚、和泥、砌牆,樣樣都乾,直到蓋起了自己的教室;作為一名記者,我參加了抗震20周年、30周年的紀念活動,採訪過數十位地震的親歷者,走進了他們的內心世界;我生活在震後的唐山,接觸過無數的唐山人,也時時感受這個城市的變化,並一起隨著時代的脈搏在跳動。正是有了這個經歷,我有責任告訴人們:我們是怎樣的唐山人,我們有著怎樣的精神。
再回到電影的情節中。故事講述的是地震發生時,姐姐方登和弟弟方達被壓在一塊水泥板下,母親元妮面對的卻是只能救一個的痛苦選擇,被母親放棄的小登,在奇蹟般獲救的32年間,對母親當初的選擇一直不能釋懷,而她的母親同樣在失去丈夫和女兒的巨大陰霾中,苦行僧般生活了32年。據導演馮小剛說,這部電影是讓人反思在災難面前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碰撞和生死考驗,是對人「心靈的拷問」。出品方強調,地震所帶來的後遺症,不僅僅是震後的生存問題,更可能是伴隨終身的心理問題。電影《唐山大地震》表現了人在災難面前的脆弱,同時也關注了災後人們如何釋懷並擺脫心靈的枷鎖。
這些話不無道理。特別是在關注人的精神世界、心理健康的今天,顯得入情入理。但是,在影片中,我看到的是糾結、怨恨、愧疚、憂鬱,沒有看到我們唐山人身上特有的堅毅、勇敢、頑強、樂觀、豁達。誠然,地震帶給我們心靈上的傷害很大,比肉體的折磨還要痛苦,像電影中的情景,在現實生活中肯定存在,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說,比例很小。因為在有著燕趙之風的冀東大地,在這箇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生活的是為數眾多的產業工人,他們的血管里流淌的是華夏子孫豪放的熱血,秉承的是「特別能戰鬥」的頑強精神,這種精神支撐著他們直面人生的任何困難和痛苦,無論是精神的還是肉體的。我覺得「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很好地詮釋了唐山人的特質,而「感恩、博愛、開放、超越」的新唐山人文精神更將抗震精神的內涵深化和延伸。
我自己在廢墟中被掩埋了好幾個小時,是父親和鄰居叔叔阿姨三人一起合力挖出一個小洞,我才得以從像床鋪那麼大的焦子板下鑽了出來。當時母親全身五處骨折,動彈不得,父親無法獨自施救,他就先給我挖個通氣孔,然後與鄰居一起,先將他們家的三個孩子救了出來,然後合力救我出來。期間,我聽到的是全力的呼喊和奮力的施救;前排房子有一家四口全都遇難,他的親人趕來扒出屍體,還挖出了一袋核桃,這袋核桃就成了我們充飢的食物;鄰居姐姐的母親失蹤,妹妹被壓在廢墟中,我同她一起看望廢墟下妹妹的屍體,然後姐姐非常平靜地對我說:我要去找媽媽,我要顧活著的人;一個阿姨三個兒子有兩個遇難,兩年後,她不顧40多歲高齡,執意再生一個……;我不厭其煩一一細述,想說明的就是:唐山人,面對災難,沒有怨天尤人,沒有等待,他們在第一時間,自救、互救;面對死亡,他們沒有恐懼,平靜地接受這一切;面對心靈的創傷,他們想的是創造未來……
我敢說,如果沒有唐山人的堅毅、樂觀和豁達,就沒有唐山的今天。憑著這股頑強的毅力,從地圖上抹掉的唐山又站起來了。震後,他們埋葬完親人的屍體,不等、不靠、不要,不分男女,不分老少,就地取材,挖出木檁、塑膠布,蓋起了簡易棚,重新進入生活的軌跡,許多人用最短的時間處理好家裡的事,就回到了工作崗位。在長時間的震後重建過程中,他們沒有沉溺於傷痛之中,而是直面困難,笑對人生。經歷過生死考驗的唐山人,對人生有自己獨特的體驗,他們不蠅營狗苟,不小肚雞腸,而是心胸寬廣,古道熱腸。他們永遠忘不掉逝去的親人,每到祭日,城市中每個十字路口都是火光閃閃,淚光點點,但是,他們又不會陷入哀痛中不能自拔,他們勤奮地工作,努力地拼搏,幸福地享受著眼下的生活,又認真地謀划著未來。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精神,這種豁達,唐山人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奇蹟:獲聯合國人居榮譽獎;財政收入位居全省最前列;多個縣(市)位居全國100強;建成北方不凍港;修建新機場;建成美麗新南湖……
這是我眼中和感受中的唐山人,我為我是唐山人自豪。但是,很遺憾,我在《唐山大地震》中沒有看到這一切,沒有感受到這一切。看到的是母親32年的愧疚與自責,以至於她無法面對新的生活,甚至拒絕寬敞明亮的新居所;看到的是女兒的怨恨,是叛逆,是未婚先孕,而最讓人無法理解的是,以自己是唐山人為理由拒絕墮胎;沒有看到的是唐山主流精神的展示,沒有團結、友愛、互助;沒有頑強、拼搏、進取;沒有樂觀、豁達、向上。同樣沒有看到的是唐山城市建設的展示,寬敞的街道、整潔的樓群、美麗的南湖、神奇的曹妃甸,還要許多的文化遺產,都沒有在影片中看到,最多是3、5個鏡頭,而主要場景都設在了杭州。
《唐山大地震》會有很好的票房收益,因為它匯集了如今眾多的時尚元素:名導、名星、新理念,它打出的人文關懷、心理健康牌會很有成效,緣於此,還沒上映,就已經是叫好一片,在這種形勢下,我的言論可能多少顯得不合時宜,但是,我以一個唐山人認真的態度,憑唐山人發自內心的良知,我仍然要說:我對《唐山大地震》這部影片很失望。
唐山大地震電影影評(二)
暑假的時候把《唐山大地震》看過了。現在借著回憶說一下觀後感吧!
經過近半月的宣傳轟炸,經過各種正面或負面話題的洗禮,《唐山大地震》終於在22日凌晨登入全國各大院線,以一部電影的身份面對觀眾的審視與隨後而來的各種評價聲音。
網易娛樂觀影團對《唐山大地震》的評價可看可不看,「適合需要情感宣洩的觀眾觀看,至於不想用災難痛苦來為自己添堵的觀眾,完全可以不必去『被感動』」。作為一部目標5億瞄準全民的大片,針對想要看一部災難大片去的觀眾,《唐山大地震》會令人失望,因為災難場面很短,而地震發生後一家人的命運,影片也未令人滿意地履行講好故事的義務,人物的情感進展與變化缺乏有力的鋪墊與表述,煽情部分成功催淚,但因為影片存在的硬傷,觀眾在獲得感情宣洩之餘,卻很難從中獲得「心靈重建的力量」。
有人粗略統計影片的淚點高達20處,其中天崩地裂後屍體橫陳的廢墟、元妮幾近崩潰地選擇只救一個孩子、元妮忍痛送走小達、養父跟小登重逢訴衷腸、汶川母親搶救女兒等場景無不讓人淚與雨下,而結尾元妮向小登下跪一段更是公認必哭點。」
曾被包裝成災難大片、更因此引來挖人瘡疤質疑的《唐山大地震》,事實上跟「災難」本身相關內容前後合共十分鐘左右,其中包括抗震救災現場不可避免的殘酷場面,在這點上影片成功地避過因為渲染災難現場而直接再次刺痛經歷者,轉而頻繁且精準地戳著「親情」這一正常人類共有的軟勒。而這些淚點的素材從情感或道德上來說,也並非《大地震》獨家所有,汶川地震時中央電視台天天直播災情,也把不少人看哭了。
關於馮導,我相信很多人有一個這樣的認知,我在高中的時候就經常聽同學說,他是中國最本土的導演,他知道中國的觀眾需要什麼,他也善於挖掘那些觀眾看不到的細枝末節,然後無限放大,不管是搞笑還是催淚,都自成一派,成為了現在中國最大牌的導演之一。你如果非要說他有什麼大智慧也可以。不過在我看來,他是有很多小聰明,而正是因為這些小聰明,才讓馮導變成了今天的又本土又大牌的導演。
這部電影絕對不是災難片,如果你抱著看災難片的心情,那麼肯定會失望。地震的場面和時間也很短,只是加了一個2332的噱頭,而從這32年上,也是把一家人的悲歡離合放在了一起,濃縮出了一部在地震背景之下的悲情劇。也就是說,即使你遠離了地震這樣的背景,這個故事是依然有據可依的。
地震的那十幾分鐘,我感覺拍的很好,很震撼。我一直張著嘴在喘氣,心在嗓子眼,感覺下一口就提不上來了。樓房倒塌的那些鏡頭我感覺很有內涵:「偉大」、「高舉」、「萬歲」、「戰無不勝」,多麼崇高的神聖辭彙,多麼偉大的革命理想,在災難面前都被摔得粉碎。在23秒里,人就像蟲子一樣被上帝抹平,然後當大地平靜之後,無數扭曲的屍體被留在了這個世界上,身上還帶著血跡,就像我剛剛拍死的蚊子。人太渺小了,面對命運,甚至連反抗的時間都沒有。
電影的每一個情節,都觸動著我內心最溫柔的的一道線,我的心也隨著電影劇情的變化而變化,一次次的受到衝擊和震撼到最後的溫暖和感動。
一場災難讓無數個家庭支離破碎,身體上的傷痛可以治癒,心靈上的創傷卻難以癒合。這部電影讓我的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他們的痛苦,讓我走進了他們的內心,我想,我們應該要好好珍惜身邊的每一親人,關心身邊的親人。
唐山大地震電影影評(三)
我要先從馮導的一條微薄說起,他在新浪的微薄上這樣寫道:遇熱心人苦口婆心勸我治療臉上的白癜風且免費獻出祖傳秘方,在此一併叩謝。這病在下就惠存了。不是不識好歹,皆因諸事順遂,僅此小小報應遠比身患重疾要了小命強。這是平衡。也讓厭惡我的人有的放矢出口惡氣。再者即使治癒,我也變不成黃曉明,頂多就一不用打底色的杜月笙。
凡事諸事順遂,這是我們都應該明白的道理。中國人從08年開始,或者說從更遠久的時候開始,就已經開始經受了各種各樣的災難,無論外敵入侵,還是自家內訌,無論地震雪崩,還是乾旱洪水。有人總說:多難興邦。有人也說,這是輪迴。不管怎麼說,中國講究的水來土掩兵來將擋,就是講求的一個「中和」和「以不變應萬變」。
這部馮導的電影《唐山大地震》,你要問我哭了沒。當然哭了。我是一個敏感的人,特別容易受到各種各樣的細節感染,在電影當中,有各種各樣的情節等著你,給你下幾個催淚彈,如果你真的沒有哭,我倒覺得不正常了。
畢竟,我們都是見過、甚至是經歷過地震的中國人。相信很多的人都已經知道,這部電影是改編自《餘震》,然後就上了一個討巧的名字,其實講的是地震之後的事情。這讓我想起了《2012》,他們兩者其實沒有可比性,一個宣傳的是災難背景下的情感,一個就是典型的災難劇。但是,兩部電影的片名倒是異曲同工。《唐山大地震》這個名字一公布,馬上就會有無數的人被吸引,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抱著災難片的感覺去的。
關於馮導,我相信很多人有一個這樣的認知,我在大學的時候就經常聽同學說,他是中國最本土的導演,他知道中國的觀眾需要什麼,他也善於挖掘那些觀眾看不到的細枝末節,然後無限放大,不管是搞笑還是催淚,都自成一派,成為了現在中國最大牌的導演之一。你如果非要說他有什麼大智慧也可以。不過在我看來,他是有很多小聰明,而正是因為這些小聰明,才讓馮導變成了今天的又本土又大牌的導演。
我相信,拍攝這樣一部有關地震題材的電影,是有風險的,也是需要技巧的。我們對地震這個話題太敏感了,雖然像我這樣的年齡沒有經受過唐山大地震,但是我聽父輩人說起,還有很多的內幕和各種民間傳言。所以,面對這樣沉重的話題,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心懷謙卑和感恩,去看待這種電影,而電影也基本上達到了我們的預期,但是,離開了地震,離開了我們心中的那些感通,還能說些什麼呢?
這部電影絕對不是災難片,如果你抱著去看災難片的心情去,那麼肯定會失望。地震的場面和時間也很短,只是加了一個2332的噱頭,而從這32年上,也是把一家人的悲歡離合放在了一起,濃縮出了一部在地震背景之下的悲情劇。也就是說,即使你遠離了地震這樣的背景,這個故事是依然有據可依的,這就是小聰明的地方。
我曾經問過一位在唐山的朋友,問他看了這部電影沒有,他說看了。我說什麼感覺,他說沒什麼感覺,我又問那你家人呢?他說也都一般。就覺得假了一些,不夠真實。我說哪裡假?他說,感覺。
如果離開了地震這樣的背景,這也就是一部家庭的倫理劇,如果這個家庭不是發生在地震的唐山,而是發生在其他地方,一開始的離散和痛苦,到最後32年到汶川的相遇,都可以作為一部不錯的催淚彈。但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如果,電影就是發生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這也造成了本來哪裡都可以的故事,擁有了它的特性和特殊的地方。
不過可惜的是,電影在對人性的挖掘上,我覺得還略有欠缺。只是幾個演員演的可圈可點,比如老戲骨陳道明,張弛有度,而鏡頭的感覺也堪稱是一流,內斂之中的那種爆發力和對於大災難面前的那種隱忍,看著著實讓人揪心,張靜初的表演也算中規中矩,雖然沒有在《孔雀》中那麼的有亮點,但是也已經不錯,徐帆就是電影當中最大的催淚彈了,無論是歇斯底里的吶喊還是佝僂的背影,鼻子總是酸酸的。另外陸毅,算了,跑龍套吧。
如果你要把這部電影單單看做是一部催淚的感人影片,那麼它是成功的。大段大段的情節,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然後陡然直下的催淚效果,都是十分明顯的讓你哭讓你感受悲痛。這一切都應該歸功於馮導的小聰明,他一向拍電影有目的性,無論是讓你搞笑,還是讓你哭,再加上他對演員的那種戲份的了解和把握,你要說這部電影,催淚效果不夠,我覺得是牽強的。電影當中所有的情節和導演設定的橋段,都是為了哭點去的,所有的那些悲痛和愛恨,親情和愛情,歡笑和淚水,都是中國的觀眾所關注和喜歡的,而且這次正中下懷。
但是,如果單單是一部催淚的電影,那麼大家肯定都是買帳的。可是這又是一部特殊的電影,他的故事發生在了絕大多數人都不想再提及的唐山大地震上。這就有猶如一種,一個普通的東西,加上了特殊的敏感的背景,那麼本身也就是不再普通了。而我那位在唐山的朋友說,聽他的父母說當時其實不是這樣的情況,電影裡好多的地方其實都是現代的影子,所以在感覺上就是在看電影,不是在看自己的曾經。
電影2個多小時,如果拋開地震的背景,就是講述了一個簡單的故事,電影中間的部分明顯拖沓,跨度的時間本身就長,又加上好幾條線索,主題也比較的分散,然後再電影的後半段,直接用幾個現代的標誌來轉換時間,明顯示卡在了那裡跳脫不開。也就是說,這本身可以拍好幾個長篇的故事,硬是加塞在了幾十分鐘裡,人物的反應和那些情節之間的關係,顯得牽強和生硬。
另外就是大家都批評的廣告的植入問題了,儘管現在吵得是沸沸揚揚,但我依然覺得廣告注入不怕,但是你要植入的自然和得體。一個普通的老百姓家能吃飯就和劍南春嗎?還是在大災難下買保險就買某某品牌。我覺得都不得體,生搬硬套,讓我想起了湖南醜女好醜里所有的浴衣都是多芬。
馮導總是強調這部電影很感人,用多少的數據來說多少人看他的電影潸然淚下,紙巾都不夠用。但是,催淚的電影和偉大的電影,還是有區別的。光是通過製作催淚彈來彰顯人性,還是要在情節里講人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往往就在一線之間。所以,如果是催淚電影,合格了。如果是偉大的電影,還遠遠不夠。
地震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那些感人的事情,不是歇斯底里,更不是之後單純的援建,而是在內心當中油然而生的悲愴,感受到生在危急關頭的渺小和在大愛之中的磅礴,而更多的故事,是需要我們去挖掘、去尋找、去用自己的內心感受。這種感覺,或許再怎麼拍電影也無法呈現,或許更多的時候,我們的那種期待總也不能夠實現。
還是那句話吧,離開了地震,面對它,我們應該說些什麼。而除了讓觀眾留下對地震回憶和緬懷逝者的眼淚,是不是更應該更多的思考和回想。馮導肯定也明白,逗你笑之後思考容易,而讓你哭之後思考,卻是難上加難。
——面對批評有兩種態度:一種是虛心接受,拿批評當蜜喝;一種是本能的不高興而且當時就掛臉。()從人性的角度分析,前一種人起碼是不真實的,言不由衷,往輕了說是虛偽,往重了說是陰險。和這種人打交道要小心。和後一種人交朋友就塌實多了,起碼丫不是一處心積慮憋著壞準備當聖人的陰謀家。不信你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