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錢鋼讀後感(一)
《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災難片,實際上卻講述了一個親情和震後倖存者治癒心靈創傷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災難發生的23秒間,動搖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慘叫的人聲,強烈的視覺衝擊震撼人的心靈,一個年輕的母親在震後的廢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壓著龍鳳胎的姐姐,另一端壓著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這位年輕的母親,將如何抉擇?這是這部電影留給人性的一個難題。在「只能救一個」的萬難抉擇下,徐帆扮演的母親無助而絕望的喊出「救弟弟」幾個字時,壓在鋼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淚,呢喃著喊出最後一句「媽媽」,同樣也在黑暗中陷入了無助和絕望。23秒的地震災難,帶來了一個家庭32年的生離死別。對他們三個人來說,活下來只是這個故事的開始。
這註定是一個無解的難題。母親難以逃脫自責的負罪感,女兒也無法面對母親放棄自己的心靈創傷。這裡的無解,並不是故事的無解,而是人性的無解。人類如何才能修復這種因災難或苦難帶來的人性扭曲?這是馮小剛拍攝這部影片,一直在真正面對的難題。父親死了,眼睛永遠的閉上了;母親和女兒雖然活了,但內心的傷口卻一直張開著。人們在電影院中留下的淚水,不僅是為這對母女,更因為災難對生命和人性的傷害與扭曲。
在觀看這部電影時我流下了淚水,很多年沒有這種觀影的感覺了。但同時馮小剛最拿手的幽默元素依然存在:除去對於植入廣告的些許不滿外,兒子的那句「這裡雞不缺,蛋也有的是」還是讓人忍俊不禁。但電影更多的是渲染了情感的力量,無論是對故事、畫面節奏的把握,還是對觀眾情緒的駕馭,馮小剛都顯示了他嫻熟的功力。對大地震的災難表現,也處理的恰到好處,既形成了對故事發展的推動和壓力,也沒有過度的渲染,電影在意的是如何讓觀眾能設身處地走進角色的情感中,一旦與之呼應、合拍了,你自然會與角色一起深入到那複雜的人性世界中。人們流下的淚水,其實是對自己人性的一次淨化,流出的不過是那些遮蔽人性的雜質。
近百年來,中國有太多的苦難和災難,被遮蔽在人們的記憶之外。除了前兩年看過一部國產的反映颱風的災難片以外好像國內沒什麼值得記憶的災難片了。人們幾乎已經遺忘了該如何用電影來表達苦難對人性的傷害。苦難在公共話語中的失聲,使越來越多的人失去了直面不幸與悲傷的能力。天災人禍是我們無法避免的,就像《2012》一樣。天災在世人眼裡承擔了一個惡的角色。其實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讓經歷苦難的人發出聲音,不僅是對那些受難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著將那些個體的苦難記憶,轉化為民眾可以用來自我教育的公共記憶。它其實也是民眾間尋求文化認同的一種方式。這種記憶對一個民族,是最為重要的精神財富。因為對歷史的苦難記憶越深刻,就越能警示人們提放這種苦難的再度發生。當08年發生汶川大地震的時候,電影中顯示的救援場景和唐山地震有了天壤之別,整個民族對待災難的態度日臻成熟,災後的心靈重建是比實體重建更重要的一環,溫總理的一句「大難興邦」道出了其中的真諦。
現在的科學水平還無法準確預報這種大的苦難和災難在何時何地發生,它往往在人們毫無提防的時候突然來臨,就像唐山、汶川、玉樹地震一樣。不願面對傷疤和苦難的人們,卻要以這種更殘酷的方式,來面對歷史的甦醒。苦難的受害者,並不只是那些受傷害的個體,而是所有人的共同人性,所以對苦難的揭示和記憶,也是一種對創傷的安慰和人性的追尋。《唐山大地震》就是這樣一部寓言,它用一個帶著體溫和血淚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苦難重壓下人性的尊嚴。
那些死亡者的生命不會回來了,那些受難者的青春也不會回來了,但這種對於苦難的聆聽和見證,會讓我們對現實始終保持一份清醒。實際上,在這個痳木迷茫的年代,做一個對苦難歷史的記錄著和見證人,也是一份人性的行動和責任。
唐山大地震錢鋼讀後感(二)
在2005年發生東南亞特大地震海嘯次年,2006年,《唐山大地震》重版。我在新版序言裡寫道:「本書所記錄的歷史,時而被人淡忘,時而又被突然提起。被淡忘的日子,它本該被記憶;而突然被提起,卻每每在不忍回首之時」。2008年,這話不幸又一次成為事實。
今天,距唐山大地震發生32年之後,它來了。四川8.0級大地震造成破壞的面積高達10萬平方公里,是唐山大地震2.6萬平方公里的近四倍,死亡人數尚未確切統計。它發生在群山深壑,實際上是由一個強烈地震、多個強餘震和廣袤地域的山體滑坡、土石流等嚴重地質災害疊加的巨災。考慮到三十多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財富的增長,重建的成本,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會達天文數字。它無疑將成為二十一世紀人類的一次重大歷史事件。
面對困境,我們別無選擇。對大自然的脈動與無常,作為它的子民——人類,我們惟一能做的是全然接受。它是學習,是課程,讓我們學習愛、無奈、悲傷,學習直面自己、他人、社會,以及整個自然與宇宙;是更新,除了被毀掉的物質,還有我們的心理與精神。它是人類成長躲不開的大考。它以特別的方式,揭去所有的遮蔽、文飾,裸露出一切真實。它讓我們看到自己的真相,美,又那麼脆弱;它檢測出我們今天真實的社會形態:高度、重量,以及品質。
我不願輕率地說什麼「多難興邦」。中國歷史,亦災難歷史。自然災害與社會進步,沒有必然的聯繫。從5月12日晚開始,我一直在看電視直播。看到災區的信息源源不斷即時報來,聽到從總理身邊傳來的災民哭聲未經刪除播出,社會的演進令我動容。災難不會自然帶來社會的進步。但如果一個社會,儘管沉重的歷史未及完全清理,卻已有救贖之心;儘管前進的步履時疾時徐,卻已走入向善的道路;那麼,災難,就是「新民」與「興邦」的契機!
現代社會,利益分化,價值多元。個體越來越強大,越來越自主。但人與人之間,也有越來越多的隔膜、差異和衝突。巨災突降,人類的悲憫在剎那間被點燃,並頃刻燎原。如此多的志願者,如此多的自購機票飛赴四川的個體援兵,如此熾烈的捐款行動,這一切,讓人們清清楚楚看到人世間的「最大公約數」。絕境相助,全民的同情心、公德心、自治力,迅速生長。是的,這就是「新民」。社會的能量在民間,在救死扶傷的行動中發育壯大的公民社會,不只是救災的生力軍,更是國家民族更生自新的驅動器。
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歷史,可以一言概括:「人」的回歸。「以人為本」,是付出半個世紀沉重代價換來的興邦哲言。在滿目瘡痍的災場上,這四個字,成為維繫治國者與億萬蒼生的紐帶。因為「人」,傾舉國之力,實施歷史上空前規模的救災行動;因為「人」,搶救生命成為壓倒一切的要務;因為「人」,國際救援終於實現;也因為「人」,對信息的管理方式,對人民知情權的體認,出現變化的跡象。災害殘酷無情,但抗災恰是對「以人為本」理念振聾發聵的宣示,使之迅疾抵達各級執政者之前。
這是最苛刻的檢驗,也是萬不可錯失的機遇。救災持久戰中,會有失誤、矛盾、紊亂、與日俱增的不如人意。但我們的多難家邦,已經走上正確的軌道,背負著沉重的歷史,我們在艱難地向前邁進。且讓我們對決策者,監督,鼓勵,推動!
三十二年,進步顯見。我無意讚揚,我們理應有這樣的進步;衡之現代文明尺度,我們仍期進步更速。從歷史的視野看四川大地震,我們有理由期待一次壯麗的涅盤。
唐山大地震錢鋼讀後感(三)
在二OO五年發生南亞特大地震海嘯次年,二OO六年,《唐山大地震》重版。我在新版序言裡寫道:「本書所記錄的歷史,時而被人淡忘,時而又被突然提起。被淡忘的日子,它本該被記憶;而突然被提起,卻每每在不忍回首之時」。二OO八年,這話不幸又一次成為事實。
今天,距唐山大地震發生三十二年之後,它來了。四川八級大地震造成破壞的面積高達十萬平方公里,是唐山地震二點六萬平方公里的近四倍,死亡人數尚未確切統計。它發生在群山深壑,實際上是由一個強烈地震、多個強餘震和廣袤地域的山體滑坡、土石流等嚴重地質災害疊加的巨災。考慮到三十多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財富的增長,重建的成本,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會達天文數字。()它無疑將成為二十一世紀人類的一次重大歷史事件。
面對困境,我們別無選擇。對大自然的脈動與無常,作為它的子民——人類,我們惟一能做的是全然接受。它是學習,是課程,讓我們學習愛、無奈、悲傷,學習直面自己、他人、社會,以及整個自然與宇宙;是更新,除了被毀掉的物質,還有我們的心理與精神。它是人類成長躲不開的大考。它以特別的方式,揭去所有的遮蔽、文飾,裸露出一切真實。它讓我們看到自己的真相,美,又那麼脆弱;它檢測出我們今天真實的社會形態:高度、重量,以及品質。
我不願輕率地說什麼「多難興邦」。中國歷史,亦災難歷史。自然災害與社會進步,沒有必然的聯繫。從五月十二日晚開始,我一直在看電視直播。看到災區的信息源源不斷即時報出,聽到從總理身邊傳來的災民的哭聲,社會的演進令我動容。災難不會自然帶來社會的進步。但如果一個社會,儘管沉重的歷史未及完全清理,卻已有救贖之心;儘管前進的步履時疾時徐,卻已走入向善的道路;那麼,災難,就是「新民」與「興邦」的契機!
現代社會,利益分化,價值多元。個體越來越強大,越來越自主。但人與人之間,也有越來越多的隔膜、差異和衝突。巨災突降,人類的悲憫在剎那間被點燃,並頃刻燎原。如此多的志願者,如此多的自購機票飛赴四川的個體援兵,如此熾烈的捐款行動,這一切,讓人們清清楚楚看到人世間的「最大公約數」。絕境相助,全民的同情心、公德心、自治力,迅速生長。是的,這就是「新民」。社會的能量在民間,在救死扶傷的行動中發育壯大的公民社會,不只是救災的生力軍,更是國家民族更生自新的驅動器。
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歷史,可以一言概括:「人」的回歸。「以人為本」,是付出半個世紀沉重代價換來的興邦哲言。在滿目瘡痍的災場上,這四個字,成為維繫治國者與億萬蒼生的紐帶。因為「人」,傾舉國之力,實施歷史上空前規模的救災行動;因為「人」,搶救生命成為壓倒一切的要務;因為「人」,國際救援終於實現;也因為「人」,對信息的管理方式,對人民知情權的體認,出現變化的跡象。災害殘酷無情,但抗災恰是對「以人為本」理念振聾發聵的宣示,使之迅疾抵達各級執政者之前。這是最苛刻的檢驗,也是萬不可錯失的機遇。救災持久戰中,會有失誤、矛盾、紊亂、與日俱增的不如人意。但我們的多難家邦,已經走上正確的軌道,背負著沉重的歷史,我們在艱難地向前邁進。且讓我們對決策者,監督,鼓勵,推動!
32年,進步顯見。我無意讚揚,我們理應有這樣的進步;衡之現代文明尺度,我們仍期進步更速。從歷史的視野看四川大地震,我們有理由期待一次壯麗的涅盤。在廢墟上,站立起嶄新的公民,嶄新的社會,嶄新的政府,嶄新的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