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女伶阮玲玉的死,叫大眾非常轟動。這一星期以來,報紙上連續用大幅記載著她的事,街談巷語都以她為話題。據說:跑到殯儀館去瞻觀遺體的有幾萬人,其中有些人是特從遠地趕來的。出殯的時候沿途有幾萬人看。甚至還有兩個女子因她的死而自殺。轟動的範圍之廣為從來所未有。她死後的榮哀,老實說,超過於任何闊人,任何名流。至於那些死後要大發訃聞號召弔客,出材時要靠許多叫化子來繃場面的大喪事,更談不上了。
一個電影女伶的死竟會如此轟動大眾,這原因說起來原不簡單。第一,她的死是自殺的,自殺比生病死自然更易動人;第二,她的死是為了戀愛的糾紛,桃色事件照例是容易引起大眾的注意的;第三,她是一個電影伶人,大眾雖和她無往來,但在銀幕上對她有相當的認識,抱有相當的好感。這三種原因合在一起遂使她的死如此轟動大眾。
如果把這三種原因分析比較起來,我以為第三個原因是主要的,第一第二並不是主要的原因。現今社會上自殺的人差不多日日都有,桃色事件更不計其數,因桃色事件而自殺的男女也不知有多少,何以不曾如此轟動大眾呢?阮玲玉的死所以如此使大眾轟動,主要原因就在大眾對她有認識,有好感,換句話說,她十年來體會大眾的心理,在某程度上是曾能滿足大眾要求的。同是電影女伶,同是自殺的一年以前有過一個艾霞,社會人士雖也曾為之惋惜,卻沒有如此轟動,那是因她上銀幕未久,作品不多,工力尚未能深入人心的緣故。載著她的事,街談巷語都以她為話題。據說:跑到殯儀館去瞻觀遺體的有幾萬人,其中有些人是特從遠地趕來的。出殯的時候沿途有幾萬人看。甚至還有兩個女子因她的死而自殺。轟動的範圍之廣為從來所未有。她死後的榮哀,老實說,超過於任何闊人,任何名流。至於那些死後要大發訃聞號召弔客,出材時要靠許多叫化子來繃場面的大喪事,更談不上了。
一個電影女伶的死竟會如此轟動大眾,這原因說起來原不簡單。第一,她的死是自殺的,自殺比生病死自然更易動人;第二,她的死是為了戀愛的糾紛,桃色事件照例是容易引起大眾的注意的;第三,她是一個電影伶人,大眾雖和她無往來,但在銀幕上對她有相當的認識,抱有相當的好感。這三種原因合在一起遂使她的死如此轟動大眾。
如果把這三種原因分析比較起來,我以為第三個原因是主要的,第一第二並不是主要的原因。現今社會上自殺的人差不多日日都有,桃色事件更不計其數,因桃色事件而自殺的男女也不知有多少,何以不曾如此轟動大眾呢?阮玲玉的死所以如此使大眾轟動,主要原因就在大眾對她有認識,有好感,換句話說,她十年來體會大眾的心理,在某程度上是曾能滿足大眾要求的。同是電影女伶,同是自殺的一年以前有過一個艾霞,社會人士雖也曾為之惋惜,卻沒有如此轟動,那是因她上銀幕未久,作品不多,工力尚未能深入人心的緣故。有著種種舊劇所沒有的便利。阮玲玉的表演技術原不能說已了不得,已好到了絕頂,她在電影上的工力,和從來名伶在舊劇上的工力,兩相比較起來,也許不及。她的所以能因了相當的成就,收得較大的效果,可以說因為她是電影伶人的緣故。如果她以同樣的工力投身在舊劇中,也許只是一個平常的女伶而已。這完全是藝術材料和方法進步不進步的關係。
同樣的情形也可套用到文學上。文學是用文字做的藝術,它的和大眾接近,本來就沒有像電影的容易。電影只要有眼睛的就能看,文學卻須以識得懂得文字為條件,文學對於文盲,其無交涉等於電影之對於瞎子。國內瞎子不多,文盲卻自古以來占著大多數,到現在還是占著大多數。文學在中國根本是和大眾絕緣的東西。救濟的方法,一方面固然須普及教育,掃除文盲,一方面還得像舊劇改進到電影的樣子,把文學的藝術材料和演出方法改進,使容易和大眾接近,世間各種新文學運動,用意不外乎()此。新文學運動,離成功尚遠,並且還有各種各樣的阻力在加以障礙。例如到現在還居然有人主張作古文讀經。中國自古有過許多傑出的文人,現在也有不少好的文人,可是大眾之中認識他們,愛戴他們的人有多少呢?長此下去,中國文人心目中沒有大眾的不必說了,即使心目中想有大眾,也無法有大眾吧。中國文人死的時候,像阮玲玉似地能使大眾轟動的,過去固然不曾有過,最近的將來也決不會有吧。這是可使我們做文人的愧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