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考學是人生的登天之梯,這個觀念打小就在我心裡根深蒂固了。我父母特別有先見之明,大概在我三四歲剛記事的時候,他們就天天在我耳朵邊念叨,你得先考取個本地最好的中學,這算是中了秀才;然後得考取個大學,這算中了舉人;接下來還有進士,現在叫研究生,那時才算踏上整個社會的登天之梯,也就是到了金字塔頂端的小房間。
但是,你不要以為到這個小房間就完事了,小房間裡面還有一個保險箱,它的名字叫博士,打開這個保險箱才算是人上人。可是這個保險箱裡面還有一個小珠寶盒子,打開它才叫珠光寶氣,它叫博士後。
前半生,我基本上就是按照父母告訴我的這條路,一步一步往上爬。我們這代人想脫離原來生活的小城市和鄉村,除了這一條登天之梯,也沒有別的道路可以選擇。
我一直到前年(2011年)才拿到博士文憑。記得那天給我老爹打電話,說我拿到博士文憑了。老爹說:「趕緊送來讓我看看!」我給他送去後,老爹拿著那個文憑,老淚縱橫地說道:「終於把兒子培養成才了!」
我站在旁邊,覺得他那時候的表情很荒誕,心想:「這東西有這麼重要嗎?博士現在都快車載斗量了,你幹嗎還這麼重視?」我其他的榮譽、成就,在他眼裡好像都不算什麼,掙一萬塊錢也不過是一萬塊錢,博士文憑才是真才實學的標誌。
其實,不只是老一代人,即使年輕一代也有這樣的情結,雖然自己不願意去讀博士,認為太苦。但是如果對方遞過來的名片上面印著「Doctor」,不是大夫而是博士,自己還是會肅然起敬。
現在我們來做一件煞風景的事情,幫大家還原一下如今真實的博士生活,了解一下讀書人的舊活法是什麼樣的。
先說理工科,理工科博士相對來說處境比較好,但是他們基本的生活狀態就是給導師打工——導師接項目,掙銀子,幾乎把他們當作免費的工人來用,最後給他們仨瓜倆棗。因為畢業證在人家手裡掌握著,所以拿到的津貼也相對較少。
這部分理工科博士生畢業之後,如果是學IT、電信的,華為、騰訊這種大公司可能會要,收入也還不錯。但是理工科專業林林總總、多如牛毛,絕大部分博士生畢業後的收入是不盡如人意的。
普通人對於理工科博士生活的想像,都是穿著白大褂,陪著留白鬍子的科學家老爺爺攀登人類科技文明的高峰。可現實並非如此。舉例來說,比如學化學的,在畢業前兩年,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在實驗室里幫導師刷試管,這種體力勞動會占據生活的絕大部分時間。
再來看文科,真的是比較慘。《羅輯思維》欄目有一個知識策劃叫李源,現在在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讀碩士。我曾經問他:「你們那兒的博士混得怎麼樣?」
「哎喲,好慘,有幾個數字可以證明。如果你在我們人民大學讀博士,國家每個月給你的補貼,也就是所謂的工資,是800大洋;當然這不算完,如果跟導師做項目,每個月還能拿到800大洋的補助。這1600塊錢,就是一個博士能夠在人民大學拿到的全部收入。」
「如果你是博士後呢?會不會好一點兒?因為你歲數也大一點兒嘛,應該掙得多一點兒。」
「沒錯,如果你在人民大學讀博士後的話,每年要交10000塊,學校會返給你30000塊,也就是說你每年淨得20000塊,平均下來每個月的收入不足2000塊錢。」
也有相對來說好一些的,比如北京大學國際發展研究院,也就是林毅夫教授所在的那個學院。那個地方的博士後收入優厚,每個月的收入居然達到了5000大洋!扣掉住宿費1500塊,還剩3500塊錢。這就是目前博士後最好的生存狀態了。但是要知道,如果按部就班地讀完全部課程的話,博士後大概都已經32歲了。
鄭也夫先生的《吾國教育病理》一書裡有一段分析,說一個男性如果到32歲的時候,還沒有為家庭、社會盡到過任何責任,還在拿著微薄的收入,這種人還有什麼用?
這話說得可能有點兒過,但事實就是這樣。如果一個人到了30多歲,還沒有對家庭和社會承擔起任何責任,還抱著一種我要先學習、然後磨刀,磨完刀再去砍柴的心態,恐怕真的是有點兒遲了。
可能有讀者會說,中國古人不是有兩句話嗎?「磨刀不誤砍柴工」「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也許等博士或博士後畢業後就好了。
其實未必,就拿文科生來說,如果你想到一家報社或者雜誌社當記者,就需要先問問總編和社長,他們想要什麼樣的人?人家才不管你是博士還是博士後呢,就看你能不能寫稿子。能寫稿子就要,不能寫稿子就不要,你的工資收入跟一個碩士甚至本科生都沒有太大區別。可是要知道,你的生命在求學的過程中,已經又過去三到四年了,你的投入划算嗎?
也有讀者可能會說:「你這個算法太市儈了,總有些人一心向學,就願意去做一個苦寒的讀書人,可不可以?」
錢鍾書先生說得好:「大抵學問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養之事,朝市之顯學必成俗學。」有人願意過苦日子,當然可以。但是,我們來看看那種一心想留校、終身都在做學問的人,是不是可以邁上登天之梯呢?
我問過李源:「你將來考博士嗎?」
「不考不考不考。」
「為什麼不考呢?」
「不划算嘛。」
「你是一開始就知道不划算嗎?」
「那倒不是,一開始我真打算這輩子就不掙錢算了,看你們吃香喝辣的,哥們兒就玩學問。大學一年級的時候看到,原來好好學習讀完博士可以留校當教師,行,哥們兒就走這條路;大學二年級發現,博士留不了校,博士後才能留校;大學三年級發現,博士後也留不了,需要排隊,需要撞機會。」
你知道李源給我算的帳是什麼?就是如果你是985、211這種名牌院校的,讀完博士後,基本上能夠找到的比較好的工作,就是在一個外地的二本高校當教師,留在好學校的可能性非常非常之小。
《羅輯思維》節目在北京的一個錄像地點是建外SOHO,樓下有家小餐館在招服務生,每月底薪3000元,加上獎金、全勤獎、提成等,幹得好的月收入能達到4000元。請注意,這4000元可是包吃包住的,也就是說,一個在餐館裡端盤子的服務員——這個城市最底層的勞動人民的收入,和博士生剛開始能夠期望的收入是差不多的。
難道真的是這個社會不厚待知識分子嗎?也不是。過去十年,讀書人當中發生過這麼幾件事。一個研究美學的教授講三國出了名,他叫易中天;一個研究廣播電視媒體的教授講《論語》出了名,她叫于丹;一個海關的公務員寫明史出了名,他叫當年明月。有媒體採訪當年明月:「你這麼小的年紀,20多歲就寫出皇皇七大本明史著作,雖然是通俗版的,你不覺得太容易了嗎?很多教授說,有些學問是要窮30年的精力才能開始做的。」
當年明月就說這麼點兒東西還用得著30年?能有多少資料啊?花30年才做完的人,只有兩種可能:第一,他太笨;第二,他在騙你們呢。
我不敢說當年明月說得對不對,我也不敢否定所有明史教授的努力,但是至少我們可以從當年明月、于丹、易中天的例子中得到一點啟示,就是市場經濟下的社會並沒虧待讀書人。如果你做出了讓市場認可的學問,採取了在這個新時代應該採取的存活方式,它就會給你豐厚的利潤。
據說于丹出的第一本書《于丹〈論語〉心得》的利潤,是中華書局自新中國成立後掙的所有錢的總和,于丹當然也掙了很多錢。至於當年明月,據他原來的一個同事講,到現在為止,他因《明朝那些事兒》拿到了上千萬的版稅。
所以,你不能說這個社會欺負讀書人,正確的結論是:過去的活法不成立了,讀書人必須換一個活法。
摘自《羅輯思維:成大事者不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