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成長越發現,曾經不以為然的道理,好像真的在影響我們的生活。隨著年歲增長,閱歷告訴我們,這些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1、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蔡康永曾說:你15歲的時候覺得游泳很難,就放棄了學游泳,等你18歲的時候,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能說:我不會。
18歲的時候覺得英語很難,於是放棄學英語,等你28歲的時候,遇到一份很好的工作,需要會英語,你只能放棄這個機會。
30歲之前,你一定要懂得:奮鬥就是每天都很難,可一年一年越來越容易;不奮鬥就是每天都容易,可一天一天越來越難。
但願你的每一步,都走得堅實有力,不後悔。
2、脫貧比脫單更重要
大學室友,家境一般,不思上進,整天圍著女朋友轉,對女友那是言聽計從,百依百順。
上專業課,只要女友說要逛街,立馬翹課。
大學畢業後,室友因為掛科太多,只拿到了肄業證,找工作很不如意。這時,女友說兩人不合適,哭著分手了。
當你的能力還配不上你所擁有的,就算得到,也是曇花一現,很快會失去。30歲前,你一定要懂得:脫貧比脫單更重要。
3、會做人不如會做事
學生會的一個小部長,每天忙得要命,和我們聊天的時候經常把學生會的事情掛在嘴邊。
老說:誰誰最會做人,所以老師很器重他;誰不會送禮,結果到手的部長被別人給搶了。竟顯擺自己人緣好。
畢業後,他找工作一直碰壁,HR問他大學最驕傲的事情是什麼?他說他很會做人,當過學生會部長,還上過電視台。
HR說他們希望找個能做實事的人,當全班的人都找到工作穩定了下來,他還在一直海投簡歷。
我們一直誇大了做人的重要性,卻不知道,在企業,業績和效率比人緣有用。
4、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高中同學,畢業後直接去了美國留學,並在當地找了份工作。剛上班的時候,老闆對她特別好,她也沒多想。
因為要動一個小手術,那邊保險不齊全,回國的話安全點。但想著老闆說在那邊動手術可以幫她付一半的醫療費,她覺得能省一筆大開支,就留下來了。
沒想到手術剛過,她就被老闆性侵犯了。她老闆辯護的時候,說他給過她醫療費,以為是默許的,之後她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了。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想得到東西之前,先問問自己,能否付得起相應的代價。
5、早睡早起是最好的習慣
每天早上上班,公司的小白領們都喊好睏啊,昨天又熬夜了。幾乎沒幾個是早睡早起的,熊貓眼一大堆,無精打采的。
倒是我們經理,40歲出頭,看起來也只有30來歲,每天來上班都精神飽滿,鬥志昂揚。
我們問他如何做到的?他說靠自律,早睡早起,多運動。
30歲後,你要懂得,早起靠的不是鬧鐘,也不是夢想,而是早睡。
6、風格的背後,不是滄桑,就是骯髒。
表姐嫁了個高富帥,名牌大學畢業的,還有自己的事務所,算是典型的青年才俊。
家族聚餐的時候,他說他剛畢業的時候也很苦,住農民房,每天早上擠捷運去上班,和客戶喝酒喝到胃出血。
現在接觸的客戶都是比較成功有錢的,有時候為了應酬,也會去點風月場所,這些表面上風光無限的人,到了這種私密的場所,就開始完全展現了自己獸性的一部分。
有時候,風光的背後,不是滄桑,就是骯髒。
7、讀書很重要
鄰居很叛逆,天天質疑教育體制,在高考作文上寫他對教育體制的反感,還進行猛烈的抨擊。結果零分落榜,上了社會新聞。
沒有文憑,去了工廠打工,每天十多個小時的上班時間,在流水線上,沒有做好,組長就一腳踹過來了,他投訴,第二天就讓他走人。
沒錢,又找不到工作,發現自己猶如喪家之犬。
文憑不等於能力,但文憑這種東西,猶如敲門磚,只有用它敲開了門,才有機會展現你的能力。
瞧不起文憑可以,前提是你得有文憑。
8、人與人之間是有差距的
你通宵熬夜寫個計畫,最後發現還不如別人一兩個小時就搞定的計畫書;你拚命地學習,最後發現別人隨便看個書都考得比你好。
你不服,但還是無可奈何,人和人之間在某些方面就是有著不可逾越的差價,有時候,你拼了老命,還不如別人隨便搞搞。
總有人比你聰明,總有人比你運氣好,這點你得承認。
不要總拿自己與別人比較。你要做的是每天都要進步,不斷超越昨天的自己!
9、沒有實力就沒有話語權
剛來的財務助理總喜歡爭論,和這個也爭論一下,那個也辯論一下。
有次公司聚餐,老闆說了個事情,他也趕緊插嘴,說他的見解。但沒有一個人理他,大家都在忙著贊同老闆的觀點。
話語權力等於金錢加社會地位,當你沒有這兩樣東西的時候,你就算再有見解,也沒多少人能聽見,聽見了也未必贊同。
用不著去爭辯,成人的世界裡,看的是利益,不是對錯。
10、身體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小姨年輕的時候愛潮,穿衣服喜歡露胳膊露腿,現在年紀大了,關節疼,去醫院檢查,老寒腿。天天吃藥保暖,沒用。
前段時間看到李冰冰在某綜藝節目裡,一直喊冷。當時屋裡有暖氣,其他人都穿兩件衣服就好了,就她一個勁在喊好冷,說她年輕的時候拍戲太拼了,大冬天的,冷水也敢往裡面跳。現在年紀大了,扛不住了。
年紀大了,慢慢懂得,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不是句口號。
努力加餐飯,天冷勤添衣。身體誇了,再強的意志力和金錢也難挽回。
成長帶給我們的,除了很公平的「身體大不如前」,還有更理性的「向生活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