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職場勵志

錢多活少路近,你如何選擇

錢多活少路近,你如何選擇

假如有一份工作,錢多、活少、路近,你自然會樂開了花,但這樣的工作只存在於完美的假設中,或者你有個很厲害的爹(包括乾爹)。那麼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權衡這些因素呢?

在我們年輕的時候,錢多可能是第一位考慮的。但如果你只是衝着錢去,恐怕也很難得到你想要的幸福生活。

1975年至1995年,美國人均收入實際增長了近40%,但美國人在這一時期並沒有感到更幸福。儘管擁有了等離子電視機、遊戲機和第三輛小車,但是人們並沒有對生活感到比30年前多一絲半點的滿足。

美國經濟學家理察·伊斯特林早在1974年就注意到這一現象:只有在貧窮國家,人們的總體生活滿意度才與平均收入呈線性增長關係。只要最低生存標準達到了,這種相關性很快就會瓦解。伊斯特林依據當今的美元價值(購買力)在15000美元至2萬美元之間畫了一條線,在這條線以上,收入對人們的幸福指數幾乎是沒有貢獻的。

你或許會對這個理論存疑,同學會上那些收入比你高得多的同學,開著好車,也買了房子,出盡了風頭,而你內心鬱鬱寡歡,雖然可能你們都在那條線上,為什麼彼此的差距還這麼大呢?

20世紀美國思想家H.L.門肯說:富人是一個比他的親戚每年多賺100美元的人。門肯還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一個人對工資是否滿意,取決於他是否比他老婆的妹妹的老公掙得多。

傳統經濟學用來作參考的絕對收入,對人們的生活滿意度的影響當然不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幸福學研究專家發現,大多數人主要關心的是他們相對於其他人的境遇。

科學家莎拉·索爾尼克和戴維·海明威曾做過一個廣為人知的實驗:他們問學生更願意生活在哪一個世界裡,一個是他們有5萬美元收入,而其他人都只有他們一半的收入;另一個是他們有10萬美元的收入,而其他人的收入是他們的兩倍。結果大部分人都選擇了前者,儘管選擇後者其收入會得到明顯的提高。

接下來我們說說「活少」這件事。

那些在華爾街、在投行拿高薪的精英都是在沒日沒夜地工作,中午和你在香港吃飯,晚上卻在北京談業務。假如能找到一個錢不多但清閒的活兒,你覺得如何?

事實上,還是會有大量的人有強烈的不滿。因為人們很少會去對比每小時工資,而是對比年收入。另外,工作清閒同樣意味著在工作中學習和磨鍊的時間少了,而別人有機會對某一項工作或課題反覆研究。

某位著名小提琴家的演奏贏得滿堂喝彩,一個觀眾讚嘆地說:「真羨慕你有這麼好的演奏技能,我要也能把小提琴拉得這麼好就好了。」小提琴家問:「你願意每天拉10個小時的琴嗎?」根據統計,當我們在某樣事物上花費達到1萬小時,才可能成為那個領域的專家,因此,時間的付出其實是有收益的,而清閒也是有成本的。當你在清閒的時候,別人在突飛猛進,你的清閒會拉開日後和他人的距離。

再說說最後一點,離工作地點的距離遠近。

瑞士經濟學家布魯諾·弗雪和阿洛伊斯的研究發現:受試者通勤時間越長,對自己生活的滿意程度就越低。我們設定0分代表徹底不滿意,10分代表完全滿意,去上班路上的時間少於10分鐘的人對生活的滿意程度能達到7.24分。通勤時間每上升19分鐘,滿意度會下降0.12分。一個人去上班,在路上每天花費45分鐘,則需要再賺380美元,才能達到不用耗費這麼長通勤時間的同事的生活滿意水平。

事實上,你生活在大城市,路上花費超過一個小時再正常不過了,因此收入的差異和上班距離的長短是一種權衡。如果你還是拿不準,不妨聽聽經濟學家是怎麼說的——如果你對在這之間取捨感到為難,那麼就以通勤時間短為好。因為如果你選擇更多的收入,你就會很快習慣這份高收入,久而久之,你就幾乎不會注意到它。但是,你絕對會注意到每天必須忍受的長途通勤。

在高薪、工作條件、通勤時間之間並沒有一個可以參考的公式,具體取決於你的個人偏好。但是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認為:較高的薪水只會給人帶來一小段時間的快樂,但不利條件為人所接受將會給人留下日復一日的痛苦。接受高薪而選擇承受較差的工作條件,那同時可能會對家庭生活形成壓力,也可能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