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馬克思資本論讀後感

馬克思資本論讀後感(一)

馬克思《資本論》是一本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著作。既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重要著作,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著作。其內容博大精深,其對資本主義經濟學的精妙闡述對後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淺讀了馬克思的《資本論》,就其觀點談談我的看法。

馬克思《資本論》的第一篇商品與貨幣中關於商品的交換過程中談到:「商品對其所有者而言是是非使用價值的,對其非使用者是使用價值。因此,商品必須全面轉手,這種轉手就形成商品的交換,從而使商品彼此作為價值發生關係並價值來實現。可見商品在能夠作為使用價值之前,必須先作為聚氨酯來實現。」此觀點很精確地闡述了交換對與商品的重要性。

首先,從商品的定義出發。我們都知道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由此可見作為商品與其他東西的區別一是交換,而是是勞動產品。其兩者共同構成了商品的屬性。因為可以用來交換,所以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因為是勞動產品,其中凝聚了人類的無差別勞動,所以商品具有價值。從其屬性來講,商品是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統一。要生產產品,他不僅要生產使用價值,而且要為別人生產使用價值,即生產社會的使用價值。要成為商品,產品必須通過交換,轉到被的使用者手裡,最後,沒有物品可以是價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品無用,則其中包含的勞動也沒用,也就不形成價值。因此,交換這一過程在這裡發揮了很關鍵性的作用,巧妙的在滿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同時實現了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實現了商品本身的意義。

另一方面,商品交換過程也是創造財富的過程。交換創造財富。正如書中所說,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統治地位的社會中,社會財富表現為「龐大的商品堆積」。而財富的獲取是通過堆剩餘價值的剝奪。商品因為交換過程而從他們當作非使用價值的人手裡轉到把他們當作使用價值的人受咯。這過程在此是一種社會的物質交換。一種有用的勞動方式的產品代替另一種有用的勞動方式的產品。商品到它使用價值的地方就以商品的交換領域轉入消費領域。商品因為有交換因此有了貨幣,有了在市場的流通。商品的直接流通方式W——G——W,但作為資本貨幣流通形式卻是G——W——G,G——W——G之間是有意義的,因為其中G——W——G『,G'=G+G'』即是於原來的支付的貨幣額加上了一個增值額。這個增值額超過原價值的餘額,稱為剩餘價值。因此,商品以貨幣為媒介,通過交換,創造了剩餘價值。也就是創造了財富。

由此可見,交換是商品形成和發展的一個過程。也是商品實現其意義的手段。在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馬克思資本論讀後感(二)

看過不少敘述和回憶偉大導師馬克思的書,如李卜克內西的《回憶馬克思》,梅林的《馬克思傳》,每一次閱後都像火炬燃起心中的乾柴,周身充滿了無可比擬的熱量。

今天,我又看了一本比前二本更完整,更充實,更能反映了馬克思的著作,這部書好像一組反映偉大導師的照片,我看見,一個偉大導師的成長過程,他拋棄了教援和法學專業,為了研究現實,他投身於革命實戰,他擯棄了魯格的「空想主義」,為了「貧民」,他呼出了「向大地宣戰」的口號,他沒有給他的母親帶來幻想的葡萄園,為了磨鋒他戰鬥的筆尖,他讓他的燕妮等待了他八年,他的早熟使得比他大十六歲的老教授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思想早已走到了人類的前頭。

是的,聰明的艾得加爾被時代所拋棄,空想的大學生們隱去了,獨有無產階級的鬥士馬克思在思想的旋禍中健游著,向著偉大的目標前進,看來,黑格爾和柏林大學的約翰對他的思想有很大的影響,馬克思從這個故紙堆中找出了辯證法的明珠,馬克思拚命鑽研文學語言,他為了更好的運用語言競著迷一部中篇小說,他的各種文字的運用,使得朋友們都非常吃驚,他用他嶄新的世界觀,全身披摩地殺向了戰場,儘管他被當局通緝使他出逃了國外,但他高興,因為他至少在這個巨人的身上造成了嚴重的裂痕,他知道,不可喻越的鴻溝正是由痕裂所造成的。

如果說燕妮是他親愛的妻子,那麼圖書館便是他的伴侶,他研究革命理論,儘管生活不很如意,但他是在為全世界被壓迫人民謀利益、求幸福。

可以看出,馬克思是個平凡的人,並非什麼「超級天才」,他的偉大是和他誨誨不倦的研究革命理論和參加革命實踐所分不開的,難怪,那些馬克思的「朋友」在誹謗馬克思時,把他描給成一個很可怕的人物,燕妮要捧腹大笑了,道理很簡單,因為他是一個很平常的人。

馬克思資本論讀後感(三)

平時很少看書,可以說是沒怎麼會去圖書館看書的,()課外書,更是少之又少,也不知道看哪本馬克思那類哲學的書,同學推薦,《資本論》還不錯。於是,打開《資本論》,開始慢慢瀏覽了。確實震撼了一回。

令我震撼的首先是他的執著。一個人,能夠傾其一生的心血,把全部的理想凝固在一本書中,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並且心中充滿著對無產階級的愛以及對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信心,這份執著,令人敬佩。

此外,他的遠見卓識,他對於問題的深刻見解,也讓我十分驚訝。他對於資本主義的剝削本質的揭露,以及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闡述,尤其是對資本主義剩餘價值和資本周轉等等的論述,無不顯示了超群的分析能力和思辨才能。雖然對於計畫經濟的構想有些不符合中國的國情,但是他的這些思想在21世紀的今天仍然能指導社會主義建設的方向。

《資本論》,作為馬克思一生最偉大的主要理論著作,也是他用畢生心血寫成的一部光輝燦爛的科學巨著,第一次深刻地分析了資本主義的全部發展過程,證明這一發展的方向必然引導到社會主義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確立。《資本論》武裝了無產階級,成為無產階級進行革命鬥爭的強有力的理論武器。給全世界無產階級的貢獻了一部最重要的科學文獻。

《資本論》對資本主義進行了徹底的批判,資本主義很聰明地從《資本論》中汲取營養,促進了其在自身範圍內的進一步發展。馬克思認識到了經濟過程的動態性,並預見到了經濟周期的存在,而且發展了關於經濟活動的封閉理論。這同時也體現出了他是第一個將經濟和歷史聯繫在一起的經濟學家。

資本論是寶庫,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際套用,我們都可以從資本論得到教益。對個人來說,資本論比其他的經濟學著作都實用,國富論、經濟學原理等教會我們理論和方法,資本論卻直接教給我們致富之道。

資本論直接分析的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資本主義——英國。直接分析的是社會上存在的兩大階級——窮人和富人。分析了富人和窮人不同的行為方式,分析了富人和窮人對待同一政策的不同態度,總之,馬克思使用可大量的數字和史實,說明窮人越窮富人越富的秘密。

我沒有見過任何一本經濟學教材象資本論這樣直接交給你致富之道的——富人緊緊圍繞資本,而窮人被富人利用(沒有資本)。資本論最具特色的地方在於:它實實在在的提供資本主義社會運行的現象和規律,揭示了富人致富之道。

這實在是太有現實意義了:富人在不斷鼓勵工薪階層消費,電器、汽車、旅遊、貸款,所有這些,都是為了不讓窮人有資產,而富人自己,卻總是在積累資產。看看身邊的工薪族,好不容易湊了點錢,富人就賣房子給你,還提供貸款,讓你負債的同時,還讓你自以為房子是「資產」。資本論中對此有直接的論述:提高房地產價格,可以讓工人為了買房工作更久,而且通過賣房,資本家可以得到更大的資金去繼續投資。馬克思激烈批評這一觀點,而現在,這一幕正在中國上演。

中國的高房價突如其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是地產商無良?其他行業的資本家也高尚不到哪去,這個理由不充分。是成本高?房屋建築成本低幾乎已是不爭的事實。是地方政府的腐敗行為?其他產品怎麼沒有價格奇高的現象。是剛性需求?有點說服力,不過還需要指明這個「剛性需求」到底是什麼,全世界都需求,為什麼唯有中國這麼「剛性」。馬克思在百多年前的分析也許會給我們一點啟示,鑒於這個問題的「熱度」,我想多引用幾句原文,再說說我的理解。

資本論第二卷:

「資本主義建築業主,他的職業是為市場建築整排的房屋或市區,就像單個資本家作為承包人從事鐵路建築一樣」——房地產商百多年來就是這個職能啊!「」以前,一個建築業主為了投機,也許同時建築三四棟房屋;現在,他卻必須購買大塊地皮(通常以99年為期租用),在上面建築一二百棟房屋,因此他經營的企業,竟超過他本人財產的二十倍到五十倍「」這筆基金用抵押的辦法借來,錢會按照每棟房屋建築的進度,付給建築業主……任何一個建築業主不從事投機建築,而且不大規模從事這種建築,就得不到發展……信用制度的發展使他可以不用自己的資本而用別人的資本來預付、來冒險。「

最關鍵的:」建築本身的利潤是極小的;建築業主的主要利潤,是通過提高地租,巧妙地選擇和利用建築地點而取得的「。

第三卷

」建築投機的真正主要對象是地租,而不是房屋。「」一部分人向另一部分人要求一種貢賦,作為後者在地球上居住的權利的代價,因為土地所有權本來就包含著土地所有者剝削土地、剝削地下資源、剝削空氣,從而剝削生命的維持和發展的權利。「

高房價的秘密在這裡被揭示了:建築成本根本不能解釋這個,因為房屋本身的利潤是很低的,我們付出的高價主要是土地的」附著物「,在馬克思那裡,是」地段、地下資源、空氣「,在當代中國,是」地段、戶口、就近入學權……「,是作為」生命的維持和發展的權利「。

你躺在手術台上,你敢和握有手術刀的人討價還價嗎?他在威脅你時還振振有詞:政府別干預啊,咱是自願的市場經濟!!和國外比,至少人家沒有戶口和就近入學的教育權掛在房子上吧!我們不僅僅是買房,我們是買綁在房子上的」基本生存和發展權「。不受管制時,我們不得不」自願「付出一切——除非出國!

以上這只是在讀完《資本論》後對房價高漲不下的一點小見解。總之《資本論》是馬克思用畢生精力著述的偉大的科學巨著,是人類歷史上經驗和智慧的結晶,是對國際工人運動鬥爭經驗的總結。它的出版,宣判了資本主義制度的末日,為無產階級革命指明了正確的方向,因此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