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瞎子讀後感

瞎子讀後感(一)

《瞎子》寫了一個雙目失明的人經常收到別人的欺負,在一個寒冷的冬天被人逼著去討飯,結果死在了那個漫長的冬天。

這個故事給了我強烈的震撼。也許在那個弱肉強食的時代,瞎子的悲慘命運是必定的。尤其是在鄉間,沒用的人就等同於有害的人,他們只會浪費東西,就如同母雞把它們中間殘廢啄死一般令人恐懼,所以周圍那些粗胚子發洩他們的獸性,慘無人道地欺負他來取樂,有時候他們在桌上他舀湯喝的盆子前放一隻貓或一隻狗;有時候他們就弄些瓶塞子、木頭、樹葉子、甚至垃圾讓他嚼;有時候他們通過不停抽他的嘴巴來發洩心中的怒氣,直至他最後死了才了斷了他們對他的欺侮。看到這,我不禁覺得悲哀。他已經是一個雙目失明又失去了親人的殘疾人,為何他的悲苦命運並沒有終結。我悲哀的不是瞎子最後的死亡,而是人間已不復存在的溫暖。「人非草木」,陽光給了一切生靈或非生靈一顆炙熱的心。碧海藍天下,人類左胸膛的那塊冰為何化不了呢?

其實,我對瞎子的感情是複雜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我想,他的結局也許也是他自己造成的。他沒有辦法改變他所生活的時代,但他有權利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既然被姐姐收留卻是殘酷生活的開始,那為何還要寄人籬下?為何不改變那悽慘的命運?「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我想,當他那麼卑微地活著的時候,他其實已經是「死了」的吧。他的死在於他沒有為生存而竭力奮鬥。他就是當代的「溫室花朵中最醜陋的一朵」,我是痛恨無情的人們,但同時我也為他的不爭氣而悲哀!我認為,或許如果他改變對生活的態度,那他的結局也許會大不相同。那樣,等走到生命的盡頭,仍可說自己活得精彩過!

瞎子讀後感(二)

有一群人總是呆在永恆的黑暗之處,哪怕在歡樂氣氛中,也依舊是安安靜靜的待著,他們就是瞎子。

這群人在現實社會當中很受人們的同情,但在莫泊桑筆下的那位瞎子就更富有神秘色彩。

不知從何說起,想起他就能勾起我太多的回憶。他不是讓人打罵,讓人取笑的,他是值得人憐憫的,是值得人關懷的,他應該在昏暗的世界裡得到陽光、溫暖。在他的世界裡,有太多的無助和無奈。他無法得到社會的認可,無法得到親人的關心,就連他的母親對他也是兇巴巴的,無從知道他是如何熬過來的。文章一以揪心的一面來結尾,不僅讓讀者們在同情之下又多了一份可悲之情。

現在,我要從另外的角度來分析他。

也許在別人眼裡,他被人慘無人道的取樂,就應該獲得同情。但在其他人眼裡,他同樣是值得人厭惡的,因為,他的一聲不響,受盡別人欺負也不知反抗,同樣的人在他們眼裡他不僅是瞎子,還是聾子、啞巴。

但我覺得:他不聲不響的原因應該是:怕說出來的話()在引起一陣的諷刺和嘲笑,怕再因為一句話而讓別人抓住他的把柄;他不敢反抗的原因就非常明顯了:不僅是因為身體上的殘疾,也因為膽小,從某個角度來講他還是善良的,他不是不敢反抗,而是他怕因為自己眼睛看不見把別人打死,時間久了,他也就成了所謂的"懦弱"。

最後,就連臨死的時候也悶聲不響,最後換來的是被烏鴉啄走。換句話說,如果他的鄰居們對他好點,哪怕是一口飯,他也不至於有這種下場。

我想,這篇文章對現實生活中的人們應該是一個警鐘,告訴了人們這樣做的下場,讓一些還在虐待殘疾人的人們趁早悔改!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