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里,我們被要求去看《林清玄散文》。
讀《心田上的百合花開》一文,我看到了偏僻遙遠的山谷、高數千尺的斷崖——野百合追求美好願望的曲折道路。惡劣的生長環境,並沒有消磨它作為一株百合的天性——雖然它剛誕生時長得跟其他野草一模一樣。但一個堅定的念頭在它的心中悄悄萌生:我要開花,我要以以此證明我是花。為此,它「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陽光,深深地紮根,直直地挺著胸膛。」我想這篇文章就是表達此意:只有事實才能證明我們的能力!讀《桃花心木》一文,我想到了我們更需要一種獨立自主的心。依賴父母和老師,並不是我們的本性,但是要在父母的懷抱中度過,在一種不確定的生活中生存,我們則永遠會有一顆依賴的心。我們要想獲得自理能力,必須經過生活的考驗,擁有不確定的生活。從中深化了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對道理的理解。對於簡單的物質,更會有深刻理解。在生活中,我們不應該總依靠父母,無論在做什麼事,我們都應儘量自己動手解決;在學習時,我們不應該在老師不停的催促中,複習、做作業……依賴的心往往使我們經不起生活的磨練,但如果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就會從中顯示出優雅自在和勃勃生機……那時候正如文中寫的「種樹的人不再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
至若《生命的化妝》一文,先從自己對化妝的錯誤認識談起,認為「化妝再有學問,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實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應追求的」,這便引發了下文對化妝師的詢問:「到底什麼樣的人才算會化妝?化妝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麼?」而化妝師的回答讓作者感嘆不已,並從內心裡嘆服,認為化妝師是一個智慧的人。在這裡,化妝師談到:「化妝的最高境界可以用兩個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妝術,是經過非常考究的化妝,讓人家看起來好像沒有化過妝一樣,並且這化出來的妝與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現那個人的個性與氣質。次級的化妝是把人凸現出來,讓她醒目,引起眾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妝是一站出來別人就發現她化了很濃的妝,而這層妝是為了掩蓋自己的缺點和年齡的。最壞的一種化妝,是化過妝以後扭曲了自己的個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協調,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濃眉,大臉蛋時人竟化了白臉,闊嘴的人竟化了紅唇。」我想林清玄先生通過化妝師就是想告訴我們:最純真最美好的生命應該是像嬰兒一樣無邪的、美好的……自然才是真!就寫到這吧,水平有限理解不深啊!
林清玄文集讀後感(二)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氣的,在寧靜中透露著激越,在冷峻中保持著溫煦,在流動中體現著凝注。他繼承了佛家廣博的智慧與胸懷,輕輕一揮手袖,便裝凌雲的壯志,巧妙地幻化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雋永與人性的溫情。
他有一篇美作,名為《心田上的百合花開》。這篇文章深深的感動了我。一株小小的野百合,演繹出一段美麗而又令人感動的故事。一個小小的「心靈」,為了心中那個美好的願望,竟是如此的執著和堅韌。它,的確不是一株野草。
偏僻遙遠的山谷、高數千尺的斷崖,預示了野百合追求美好願望的道路必然艱難曲折。惡劣的生長環境,並沒有消磨它作為花——一棵百合的天性,雖然它剛誕生時長得跟其他野草一模一樣。但一個堅定的念頭在它的心中悄悄萌生:我要開花,我要以花作證。為此,它「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陽光,深深地紮根,直直地挺著胸膛」——與自然環境頑強地抗爭。
如果說與生長環境的抗爭,只是野百合為實現美好心愿邁出的第一步的話,那麼,野草的譏諷嘲笑、蜂蝶的鄙夷才是野百合面對的更嚴酷的考驗。野百合是執著的,野百合更是智慧的。面對野草的嘲諷譏笑、蜂蝶的鄙夷勸導,野百合堅定的信念始終沒有動搖:「不管有沒有人欣賞,不管你們怎麼看我,我都要開花!」
不事張揚的野百合,用自己的行動默默抗爭,獨行其道,終成「正果」:「它終於開花了,它那靈性的潔白和秀挺的風姿,成為斷崖上最美麗的顏色。」這花是信念的結晶,是心血的凝聚。野百合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價值。正因為這美麗來之不易,所以當百合谷成為人們的「聖地」之時,每一朵野百合都能謹記第一朵百合的教導:「全心全意默默地開花,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文章通篇運用擬人的手法,通過層層襯托,塑造了一個充滿靈性,大智大慧的野百合的形象。百合谷其實就是一個充滿世事艱辛的大社會的縮影,野百合的遭遇何嘗不具有人生奮鬥的典型意義:一個人社會價值的實現,只有一種方式,那就是「以花來證明」。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台灣文壇,林清玄這個土生土長的作家,以其鄉土氣息、傳統情懷、民族意識以及他獨樹一幟的禪佛文化,成為台灣最為多產而且作品暢銷的作家之一。林清玄多次提到影響他性格和寫作風格的母親。他說,小時候母親曾告誡他,寫東西要「有趣味的你要多寫一點,與別人分享;辛酸的少寫一點,留著自己晚上回房間裡哭就行了。因為人生已經夠艱辛了,人家來讀你的文章,應該從你的作品裡得到安慰,得到啟發,得到提升」。而《心田上的百合花開》則巧妙地將趣味與辛酸結合起來,以趣味抒寫辛酸,使人從中「得到安慰,得到啟發,得到提升」。他認為人的富有即是人心靈中某些高貴物質的展現。野百合的形象,正是林清玄心中的「富人」的形象。林清玄就是企圖用文學的語言,表達一些開啟時空智慧的概念,表達一個人應該如何捨棄和實踐,才能走上智慧的道路這一生活哲理。
在林清玄看來,人生的美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欲望、物質帶來的美;第二個層次是文化、藝術、文明帶來的美的滿足。第三個層次是靈性、精神的美,這是最高境界的美。他信奉「盡心就是完美」,而野百合就是這樣一個因「盡心」而近乎「完美」的形象,真正實現了「靈性、精神的美」。
《心田上的百合花開》所展現的正是林清玄追求的做人最高境界: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大其願,堅其志,細其心,柔其氣」的人生準則在野百合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林清玄文集讀後感(三)
初讀林清玄先生的散文,並不能體會其中的意境,只是覺得好。如今再次帶著紙葉香氣的書卷,清幽而大氣的文段細看去我竟也能領略出幾分道理來。
「醉後方知酒濃,愛過方知情重;生命中有很多事,你錯過了一小時,很可能就錯過了一生。」他在《少年游》裡如是說。年輕時能有怎樣的豪情?年輕時何曾考慮過一生?年輕時從不吝嗇時間,卻不曾想過「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無奈。年輕時從不憐惜自己,憑著滿腔沸騰的熱血就足以闖蕩一整個青春,我們放肆的笑過、哭過、痛過,卻終也在跌跌撞撞中尋得了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在閒暇時,一杯茶,一張躺椅,一抹陽光和幾朵雲彩,一本有些泛黃的書便是一個世界。林清玄先生的散文總安靜地傾吐著平凡的故事,像是一本素描,沒有過分的張揚和炫彩的點染,卻那般真實,輕描淡寫的勾勒幾筆便是人生。
親情與鄉情是不能少的。母親紅木書櫃裡一本破舊的國語字典,一張變了顏色的「白雪公主泡泡糖」的包裝紙,帶著一點母愛的甜意,在已有些模糊的童年記憶里發酵。他曾說:他出門旅行時總帶著一杯故鄉的水土,那會給他力量,因為那裡面承載的不只是故鄉之愛,還有母親的祝福。總有一天我們也會離開那一片土地,帶一杯故鄉的水土吧,還有那鄉情和親情的味道。
他說:「登山專家只看見山頂,不像我們能享受海拔五百的樂趣。」我們都被叫做「征服」的欲望驅使,我們努力想達到「高處不勝寒」的境界,卻日漸遺失了知足常樂的平和心態和平和心境。我們對半途中的風景視而不見,卻殊不知,沒有了平靜的心,宏偉的目標也只能變成空想。待何時,我們才能在繁雜的塵世中尋得一份安逸從容,重溫「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的淡然心境。我們都活得太匆忙。
他說:「安靜無言並不是陷入空白,而是有一個更深廣,更澄明的存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太多的流言閒語,有太多的抱怨和吐槽,請選擇沉默吧,沉默才是最有力量的語言。面對誤解,請選擇沉默吧,清者自清;面對挫折,請選擇沉默吧,去找尋解決方法;面對辱罵,請選擇沉默吧,智者不爭。
他說:「人世里的波折其實也是和果樹一樣。有時候我們面臨冬天的肅殺,卻還()要被剪去枝椏,甚至留下了心裡的汁液。」人生的挫折困難終是會如期而至,我們會跌倒,會受傷,會絕望,但我們也終會在經歷一次次「冬天」後漸漸成長。永遠保持春天的心情等待發芽的人,才能勇敢地過冬,才能在流血之後還能滿樹繁葉,然後結出比剪枝以前更好的果實。相信吧,那些流過的淚,在下個春天來臨時,會是最好的肥料。
林清玄的散文總是清幽而大氣,寧靜中透露著激越,像是無邊的茫茫林海,散發著淡淡的沁人心脾的草香。他的口吻總是不容置疑,像一個來自林間的守林人,平靜又深沉的敘著人間平凡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你,是我,也是他。他的故事,也是我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