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讀《絲綢之路》有感

我喜歡看書,但從不看歷史書,念書的時候,常常因為歷史考試成績太差而挨老師的手板。一直覺得冗長的歷史事件雖比小說包含更為完整的時間、人物、事件、影響,但用不摻雜觀點的態度平鋪直敘已然發生的故事,讓我覺得乾癟無味。歷史學,到底是一門怎樣的學科?「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是我所知道的唯一歷史學作用,而何謂興替,何謂歷史規律,不讀史的我便也無從得知。

《絲綢之路》如若放在一年之前來讀,我可能也會覺得難以下咽、無從下手,在這一年之中,我斷斷續續拜讀了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構建了基本的總量經濟學基礎,又涉獵了《未來簡史》等巨觀導向性書籍,將我的視角從微小的個人感官推向了巨觀範疇內的縱橫交錯。以經濟推動歷史進程為主線的《絲綢之路》,正是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路途上,利用宗教統一思想、戰爭掠奪資源、開闢貿易路徑獲得財富等手段,不斷地推動歷史的發展,而經濟行為的全球化則帶來更為密集的思想、資源的互動。「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欲望的驅使下,帝國不斷更替,文明不斷發展,世界瞬息萬變,而世界運轉的本質,卻從未改變。

歷史,並非單一的事實,而是融合了經濟、政治、宗教、軍事、文化、科技、醫療、環境的綜合體,在這個龐大的架構下,經濟基礎作為一切上層建築的決定因素,始終根據被稱作「絲綢之路」的貿易通道來分配著世界的財富,而世界的中心從始至終都是據此轉移的,改變的,不過是「絲路」的存在形式,從有形到無形,從陸路到海路,從馬匹到車船,從絲綢瓷器到黃金石油或是稀土。

隨著財富被不斷地發掘,人類由動物性逐漸向社會性發展,有了充裕的物質條件作為基礎,思想、文化、科技便逐一誕生、進化,同時又反向影響財富的再分配。在書中,可以看到人類對未知領域近乎相同的想像和恐懼、對新領域開拓的近乎相同的霸權和奴役、人們近乎相同的經濟行為,通過「絲綢之路」的連線力量,將貿易、思想、文化等等推向全球化,即意味著,連線將是合作共贏,破壞即是雙刃同傷。絲綢之路無形之中控制著國家的行為,掌握著世界的格局。

在這個網路信息高速交流的時代,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才能明辨是非,才能理解國家政策的動向,不被錯誤言論帶偏。自由的言論並不都是正確的言論,而學識、文化、道德觀念的總和才決定了言論的正確性,雖古語常說不知者不罪,但更應知道不知者莫妄言。你我不過如蜉蝣於天地、滄海之一粟,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雖不能一一歷過,但也萬莫如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唯有常學常新、常思常明。

歷史學,是一門包羅萬象的綜合學科,歷史規律從來不是單一的史實研究。各種因素盤根交錯匯成一個結果,它是過去、是現在、也是將來。所學的知識終有一天會被融會貫通,任何的疑問終會在某一些時刻得到又一種解答。這就是初讀《絲綢之路》帶給我的反思與體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