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雷雨讀後感(一)
拿到「雷雨」立刻放下手頭的事,一口氣讀完。
在封建權威的籠罩下,人們如同跌在沼澤里的馬,愈掙扎,愈深沉地陷落在死亡的沼澤里。掌權者也失掉了可貴的本真。周朴園生活在封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斷層中。年輕時,他曾經試過跳出封建的束縛,追逐自由,真心地對待所愛的侍萍,然而他的懦弱使他背叛了自己的理想,背叛了侍萍,飽受摧殘的侍萍便是這個社會的犧牲品。她沒有權力去愛她所愛,恨她所恨,而是將一切罪責都擔在了自己身上,這既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又是一位對封建權威的臣服者。
氣氛沉重得有些透不過氣來,人似乎在受著情感的捉弄,這是怎樣可憐的動物,帶著躊躇的心情,本應主宰自己,卻發現自己時常被環境所主宰著。在這樣的環境中,周府的豪宅,侍萍的陋室,極端的痛苦與愛情在一天中強烈的碰撞。隨著陣陣雷雨滾滾而來,抑鬱,絕望,充斥在空氣中,一幕幕就如暴風雨中的波濤,惡狠狠的撞向人們,人們無處可逃。
在這樣一群隨波逐流的人中,蘩漪是一隻獨自綻放的花,她更讓人們所接受,因為人常常身不由己,回歸到原始的路,流著血,不是恨就是愛,一切走向極端,要轟轟的燒一場,中間不容易有一條折中的路。當她嫁給了被封建思想腐蝕了多年的朴園時,她奮力地要跳出緊縮的牢籠。在茫茫尋找中,她陰錯陽差地愛上了丈夫前妻所生的長子,周萍。她的生命如火一般的白熱。也是一般短促。情感,境遇,激成一朵朵火花,在周萍身上交織成了最殘酷的愛和最不忍的恨。然而她很勇敢,站在滾燙的砂岩上,她用火熱的情和那顆強悍的心做了一回困獸之鬥。當時有許多女人也都有美麗的心靈,是環境的窒息使她們乖戾,抑鬱終身。蘩漪雖然最終回到了火坑,但這更值得人們去尊敬和憐憫。
如果說迷走在愛恨中的是蘩漪,那麼沉浸在自己的伊甸園中的就是周沖了。也許是從小的高高在上讓他一直被埋藏在理想的堡壘之中,對社會,家庭,以及對四鳳的愛情都天真得像是在心中編織的一個個美麗的童話。然而現實的殘酷讓他不得不感到理想幻滅的悲哀。從父親逼迫母親喝藥的那一剎那,他已經感受到了現實的醜陋。直到慈祥的母親變成了站在眼前神志不清的女人時,他的夢驚醒了,心中的激盪早已不再。終於,這個悲情故事在雷雨的轟鳴聲中達到了高潮,一根電線,結束了四鳳和周沖的生命,扼殺了蘩漪和侍萍的意志,擊潰了一個罪惡的家庭。周萍在知道自己的身世後,崩潰了。但他平靜得如一潭死水,也許是知道了自己的命運,終於可以不再被命運完弄,以死來結束自己內心的折磨是最好的解脫,這是大廈轟然倒塌後的死寂。
是時代和命運在扭曲的人性中塑造的這一齣悲劇。
話劇雷雨讀後感(二)
生命是一襲華麗的錦袍,她終究只是一朵錦上花,點綴在他奼紫嫣紅的過往,靜靜凋謝在撕裂中。——題記
外面暴雨如注,清涼的雨水滴落,仿佛芙蓉覃般微涼。一直以來,我都執意為自己筆下的故事勾勒出蒼涼的底色,認為世界上任何事都是無所謂的。就像匪我思存說得那樣:「僅僅是因為年輕,見慣了潑潑灑灑的奼紫嫣紅,於是就總惦記著那一句,付與斷井頹垣。」
然而在讀《雷雨》之時,面對那樣突如其來的結局,仿佛刺啦一聲,心裡有什麼被硬生生裂開來。曹禺就這樣將美好殘忍地撕裂開來,千瘡百孔,讓我有些措手不及。
那是一個罪惡的世界,給人一種無路可逃的感覺。同樣的背景,同樣的起緣,匪我思存筆下的愛情是冰雪中的點點溫存,即使痛了也是幸福;而在曹禺的筆下卻只剩刺骨的疼痛,是可以凍結一切的寒冰。劇中,社會和家庭給予一群人的悲哀,在你尚未察覺之時,就已被展現地淋漓盡致。他們的確可以在黑夜裡去尋找一個真正的光明,但那對於他們而言太難了。
我悲憫周朴園,他一個人獨撐到劇終,何嘗不是一種孤獨和煎熬。他可以自私絕情到大年三十把侍萍趕出家門,任其自生自滅,這樣薄情寡意的人,又有什麼資格得到真正的愛?他對舊時的留戀反而顯得有些可笑了——那些家具,那些擺設,那些習慣,還有那些照片和舊時的回憶。那是一場精心謀劃的騙局,要騙的人卻只是他自己。劇中,始終沒有人走進過周朴園的心裡,是他不願讓人走進,因為他對愛情是灰心的,認定了不管怎麼樣,身家利益總要排在愛情前頭。然而機關算盡,他卻不是最後的贏家,心中無愛,何其可悲!
我亦悲憫侍萍,她是一個滄桑的女子,沒有幸福的過往,卻有悽慘的命運。三十年前的她,應是微揚著臉,眉目間黑白清晰分明的吧,她眼中的世界也該是黑白分明的。然而三十年間,悲慘的命運使她磨滅了僅剩的稜角,成為一顆滑不留手的鵝卵石。三十年後的她,最習慣的動作已成了低頭。她不停的容忍,不停的退讓,委曲求全,哪怕那把刀刃上銹出血來。因為她還在期待著什麼,所以才安憑寂寞如雪,仍舊是從頭再忍。一切恍然如夢,她僅存的期待也被現實打碎。是的,她不曾料到,原來她只是他的錦上花,盛放絢爛過,撕裂後只能靜靜凋謝。紅顏已逝,韻華不再,往事成非。
我甚至悲憫蘩漪,這個被愛情傷得體無完膚的女子,卻有著同年輕人一樣純真的愛。她在無人可愛中尋找自己唯一的愛人;可找到的卻是錯誤的愛。她是一個被愛折磨卻沒有出路的人。如果對於一個人來說,愛都成了奢侈的事情,那麼她的幸福也就遭到了質疑。她追求自己的幸福,不希望任何一種幸福從指尖流過。可惜,就是由於她對愛的執著,讓她所謂的愛情邁向了黑暗的深淵。這樣的一個女子,雖不似生長在陽光下純潔的百合,但卻是讓旁觀者永遠不能輕易靠近的帶刺玫瑰。
還有周萍,那個懦弱得幾近使人唾棄的角色,似乎一直都處於一種想要逃離一切的狀態里,他有著對生命的無限渴望和追求。但是痛苦卻始終沒有流淌的出口,他只能反反覆覆地掙扎著。其實,他只是在命運的衝突里偏離了原有的軌道。然而那個世界卻沒有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他拿他所有的一切,去換取他沒有的,得失只有他自己知道。
還有周沖和四鳳,他們單純、清澈,他們的眼睛無法看到掩藏著的波濤洶湧,一心只勾勒著幸福的輪廓。然而,天意撥弄,一錯再錯,一路行來,風雪多明媚少,終是梨花如雪空寂寞。
劇終,所有的愛情都凋零了,頹廢地躲在牆角邊喘息。繁華一夢,什麼都沒有留下,一切被註定了的就這樣永遠被註定了。仿佛是一場噩夢,醒來後,蕩漾在心裡的是水似的悲哀。然而當我們將所有的沉重與痛楚都交付文字,然後返回現實中來時,我們有多幸福,就要多幸福。
話劇雷雨讀後感(三)
但凡家族式的故事,總是離不了悲劇的結局。《紅樓夢》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它之後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巴金著)、《金粉世家》(張恨水著)、《京華煙雲》(林語堂著)都是這樣,一個封建式大家族從興盛到衰落,一直到崩潰,就是一個悲劇。
《雷雨》也是一樣的,不同的是,曹禺先生用不同於小說的文學劇本的形式講述了這個悲劇故事。更令人覺得奇巧的是,僅僅是一天的時間,就揭示出了30年的恩恩怨怨,只有8個主要人物,他們之間的關係就像一個蜘蛛網,紛繁複雜。讓人覺得刺激緊張,加上「雷雨」式的渲染,更覺得讓人震驚,令人潸然淚下。
曹禺先生在《雷雨》序中說,周蘩漪是一個最具有「雷雨」性格的女人。()嫁給周朴園,本應相夫教子,可是,周朴園對她的壓迫,周萍,也是她的所謂繼子的出現,令本應壓抑的愛情之火瞬間迸發。她可以說是對愛專一,因為周萍愛上四鳳的時候,她千方百計要抓住這份愛,即使這份愛早已不屬於她。在風雨交加的夜晚,她披頭散髮地出現在四鳳家的視窗時,在她當著周沖的面失去了母親的本性,揭穿她還忘不掉周萍的愛時,也同樣是愛,讓她突然像暴雨一樣瞬間爆發,也讓她走向了悲劇的邊緣。
周沖,是一個充滿陽光又有著悲劇情結的人物。他心裡有著浪漫的夢想,有著美好的空間。他愛著四鳳,這也是他17歲的初戀。花季雨季,誰沒有做過美好的夢?可是,悲劇的是,就是他的美好的夢。他明白,他最愛的女孩心裡有著他的哥哥,他同父異母的哥哥,可是,他沒有放棄這個夢。當夢境破碎的時候,他在說:「不,不,我忽然發現……我覺得……我好像我並不是真愛四鳳;(渺渺茫茫地)以前——我,我,我——大概是胡鬧!」也許,他愛的,並不是四鳳本人,而是那一個永遠也無法實現的夢。這個時候,也是他夢醒的時候。而這個夢醒,也是他的悲劇。他很可愛、很可憐、很可悲,他為自己的愛獻出了生命,不知道四鳳會不會感受得到。
周朴園、魯侍萍。三十年前的相愛,三十年後的反目成仇。其實這個故事,是再也屢見不鮮的。富家子弟愛上平民丫頭,不知是真愛還是玩弄。本應是人人羨慕,卻成了常見的結局。就好像現在嫁入富家豪門,不到幾年就被人遺棄是一樣的。悲劇的起始也源於他們,或許,就沒有周萍與四鳳的那段孽緣,如果沒有他們,周萍與四鳳只是朴園與侍萍愛情故事的翻版,也正因為有了父輩的孽因,這一對同母異父的親兄妹才有了這有因無果的悲劇愛情。蘩漪也是這個悲劇的攪局者,是她將這個悲劇更近了一步。魯貴也是悲劇的催化劑,如果他不將四鳳送到周家做著和她的母親一樣的工作,重複著和她的母親侍萍同樣的命運,她也不會遇到周萍,更不會有著這樣的悲劇。魯大海也是造成他們悲劇命運的因素之一。悲劇的是,他與周萍同父同母,卻要面對不同階級之間的衝突。也是階級的懸殊,構成了周萍與四鳳悲劇愛情的一個原因。
《雷雨》是個悲劇,8個人物,各有各的悲劇。是時代,是當時的社會,是人物的性格,構成了這個悲劇情結。我們可以抱怨為什麼曹禺先生塑造了這麼一個讓人心堵的結局,我們也可以抱怨為什麼命運將這幾個活生生的人推向悲劇的火爐。我們可以為悲劇命運流淚,但是我們不可以陷進悲劇的陰霾當中。作為文學作品,我們也不能一味追求大團圓結局,雖然人們樂於接受,但是,悲劇自有她的魅力,不然,一些作品不會流傳到現在。悲劇可以令人回味,可以令人悵惘。只要你的心境是樂觀的,你可以不被悲劇的結局所影響。只要我們肯以陽光的心情面對生活,再悲劇的故事,它也是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