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登湖讀後感(一)
近日以來,反反覆覆地讀著徐遲譯本——梭羅的《瓦爾登湖》,真的很感動。
早在一百多年前,梭羅用他樸素的文字,描繪出瓦爾登湖大自然的無窮魅力,他與孤獨為伴,但並不消沉,他孩子般的純真擁抱著大自然,用獨特、睿智的思維,積極探索著人與自然的關係,堅定地維護著自然的古典生態。他相信:人類唯有在大自然中才能保有自己的純美天性。所以熱情地謳歌著心中的女神——瓦爾登湖,這又何嘗不是每一個人心中應保留的一塊聖地呢?
我確信那是一個睿智的老人。我知道他在瓦爾登湖獨居時年紀並不大,即便死去時也稱不上「老人」,但他卻給我一種唯有老者方有的廣博、沉穩和智慧的感覺。
關於對梭羅的印象,我是很矛盾的,他那麼熱烈地愛著自然,用孩子般的想像遨遊並描繪著自然。我在認定他有著老者的平和睿智的同時,腦中又時時會浮現出這樣的一個身影:一個孤獨的孩子,獨自漫步湖邊或徜徉林中,沒有驚慌,也不顯無助;看著那蓬勃華麗的生長著一切,內心充滿著喜悅,似乎他也參與了創造,他也可以隨之生長起來。那份自在自得讓他儼然成了山林之王;然而他又斷不肯凌駕於萬物之上的,他只想做自然永遠的孩子。
是的,他是自然的孩子,但這不是一個對世界的新奇嘰嘰喳喳叫嚷個不停的孩子。我常常驚詫於他的那份好奇與平靜。他靜靜地打量著一切,不管是喧囂的城市,還是靜謐的山林。他靜靜地思考,思考著人類偉大的創造力,也思考他們唯我獨尊的行徑。他是人類的尊者。他以一顆安靜而純粹的心靈,以一顆高貴而智慧的頭顱俯看著茫茫眾生。他在工業革命初期便預見到了一兩百年後的今天的現狀。他關懷著人類,又蔑視著人類。他擔心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會隨著人們功利目的下的發展而消逝,瓦爾登湖也將要成為記憶之湖。甚至記憶都會淡去,直至不復記憶。
以前,我一直熱愛故鄉農村的生活,甚至如今也經常夢回故里,也曾在春日的餘暉下去鄉間小路散步,觀賞小草野花;冬日去山澗小溪,遊覽溪邊枯黃的野草和朦朧的冰凌……儘管我生活素淡,在簡單中體味著生命的純粹,但塵世中凡俗事物依然可以令我焦頭爛額;我喜歡山野,卻不一定能夠真正歸隱田園。如今居住的小城,城市化建設日新月異,帶給人們只是房價的居高不下與上班族急促的步伐、車水馬龍的喧鬧繁華,喜歡的鄉間曠野早已漸漸退出人們的視線,如今只有從心裡保留著那份淡泊寧靜的嚮往與追求,在閱讀中體會那種安詳靜謐的意境……歸根到底,一句話——生活在經濟飛速發展社會裡的我們,無非是想保存著一種清野的夢幻慰安自己罷了
梭羅是把瓦爾登湖當作情人來愛的吧。因為愛之深切,所以筆下如此傳神:
「我從它的水面上又看到了同樣的倒影,我幾乎要說了,瓦爾登,是你嗎?
這不是我的夢,
用於裝飾一行詩;
我不能更接近上帝和天堂
甚於我之生活在瓦爾登。
我是它的圓石岸,
瓢拂而過的風;
在我掌中的一握,
是它的水,它的沙,
而它的最深邃僻隱處
高高躺在我的思想中。」
梭羅的瓦爾登湖——穿越時空,散發出永久的魅力;它無疑是現代人的心靈家園;梭羅便具有了獨一無二的氣質和迥異於常人的偉大。
我想,我會經常光顧梭羅的瓦爾登湖——去感悟一百多年前睿智的思考者的坦誠與無欲。
瓦爾登湖讀後感(二)
合上《瓦爾登湖》墨綠色的封面,一股清涼的湖水已然匯入心間,澄澈見底,將心境蕩滌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纖塵。正如徐遲先生在《序言》中所說:「《瓦爾登湖》是一本靜靜的書,一本寂寞的書,一本孤獨的書,是一本寂寞、恬靜、智慧的書。」它只適合在「寂寞和恬靜」時閱讀,靜靜地讀,讀得靜靜。我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瓦爾登湖》是屬於心靈的。
這本書的封面上有這樣一幅耐人尋味的圖片:兩行向遠方延伸的鐵軌中間,立著無數挺拔的大樹。這是否是本書在以一種含蓄的方式暗示著我們別的一點什麼?梭羅說:「來到這片樹林是因為想過一種經過省察的生活,去面對人生最本質的問題。」我在想,在現實的世界裡,現代文明改造和穿越自然環境之前,是否也該多一些自省與自察?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瓦爾登湖》又是屬於現時代的。
由此,《瓦爾登湖》在閱讀空間中占有兩個起點和終點,那就是心靈和現時代。
梭羅原是個要在人世有所作為而不是個出世的人,然而在兩年多的湖邊生活後,他看破了「紅塵」,感到人世擾擾,榮華富貴,不過是一個人的貪婪,他要對之心平氣和,一無所求。當然,一個人從對人世有所求到無所求,這是一場艱難的心路歷程。今天,我們觀照梭羅的這條起伏的心靈歷程,不知能否多一分理解和感悟。在這個豐富多彩的時代裡,要一個人對生活無所求,那是苛刻,但對「所求」多一些節制,則是理性。我們無法也無需戒絕自己對生活的「所求」,但同時是否也該有些出世的精神來面對這個不復簡單的世界?在越來越考究的生活中,心靈的羅盤仍固執地指向簡單和質樸。因此,斑斕的VCD節目和濃釅的咖啡之外,讀一讀《瓦爾登湖》,讓心沾染一點湖水的靜謐清涼,多一分恬淡與灑脫,少一分浮躁,其實不是時髦,而是必需。
種豆、築屋、焙制麵包,對大多數享受城市文明的人來說,都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在今天,城市生活越來越便捷和考究的今天,又有誰嚮往這些呢?而且在地皮越來越緊張,自然生態環境日益萎縮的今天,有此夢想的人又能到何處實現呢?
現代生活給人類提供了幾乎隨心所欲的舒適,水泥建築抒情地摩天,水泥路面光潔少塵,而地下水卻在不斷地下沉,天空出現臭氧空洞,酸雨腐蝕我們的視覺。我們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時,又給自己埋下了生態陷阱,因而只能用回歸自然來安慰自己的無奈。我們的祖先在被自然奴役時,敬畏自然,崇拜甚至神化自然,而作為子孫的我們,卻顛倒過來,蹂躪、奴役、稱霸自然。
然而笑容還沒來得及綻放,歷史這塊魔方已經從正面翻轉到反面:水土在流失,大地在沙漠化,物種在減少,人間變成污染的煙塵世界,自然又在嘲弄企圖稱霸地球的人類了。
如果我們少一些貪婪,少一些索取,如果人間多一處瓦爾登湖,人類就會多一條後路。這該是《瓦爾登湖》的一句隱語吧。《瓦爾登湖》是吉林人民出版社「綠色經典文庫」中的第一本,這樣的定位,也是編者的一番良苦用心吧。
梭羅在書中這樣表述:「不必給我錢,不必給我名譽,給我真理吧。」我想,這真理該是:熱愛自然,創造生活。
瓦爾登湖讀後感(三)
很慚愧,對於這本璀璨的不朽之作,過去我只是從有關的書刊上看過一些介紹。在老師的推薦下,暑假裡我的手中就有了這一本徐遲先生翻譯的最新修訂本。
正如徐遲先生在序中所說,這是一本寂寞、恬靜、智慧的書。
「我引以為容的是,有一來客用黃色胡桃葉當作名片,並在上面寫下了幾首斯賓塞的詩,我把它當做我的陋室銘:
『人們來到這裡,充實了小屋,
不需要多餘的款待;
休息就是盛宴,一切順其自然,
最崇高的心靈,最能怡然自得。』」
「我希望我們的農夫在砍伐一個森林的時候,能夠感覺的那種敬畏,就像古羅馬人在一個聖林裡間疏林木以使其透光的時候所感覺到的敬畏一樣,因為他們覺得這個森林是屬於一些神靈的。」
「有一千個人在伐著罪惡的枝椏,卻只有一人在猛砍著罪惡之根。」
「我喜愛我的人生中有閒暇的餘地。有時,在夏季的一個清晨,我像往常一樣沐浴之後,坐在陽光融融的門前,從紅日東升直到艷陽當頭的正午,坐在這一片松林,山核桃樹和漆樹的林中,坐在遠離塵囂的孤寂與靜謐中,沉思默想。」
「所謂明天,即使時間終止也永不會來臨。使我們視而不見的光亮,對於我們就是黑暗。當我們清醒時,曙光才會破曉。來日方長,太陽只是顆啟明星。」
梭羅在《瓦爾登湖》詳盡地描敘了森林中的自然環境和他在瓦爾登湖的生活。他來到了瓦爾登湖,「是因為我希望能謹慎地過活,而對生活的基本現實,看看自己能否學到生活必定會教我的東西,以免臨終時才發現自己原來沒有生活過。」7月4日,恰好那一天是美國獨立日,他住進了自己蓋起來的湖邊的木屋。()在這木屋裡,這湖濱的山林里,觀察著,傾聽著,感受著,沉思著,並且夢想著,他獨立地生活。
他在書中寫下如何建築木屋,種豆,鋤草鬆土,閱讀或者在雨後穿越荒涼的曠野和沼澤,以及在黃昏中逡巡在的門口,隆重地守侯那些決不會來的客人。有許多篇幅是關於動物和植物的觀察記錄。梭羅在這裡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觀察鳥類、動物、花草和樹木的變化,以致於很多的人誤將此書理解成一本有關自然的文獻,而忽略了其中的美感。
梭羅筆下的瓦爾登湖千年如一。風中山毛櫸的甜香,赤楊或白楊搖曳生姿,豆子的柔美吟唱,貝德福或康科德的鐘聲,遙遠山脊上的微藍,古代的醉鬼和宴飲者的頑固的精靈,菲茨堡鐵路上呼嘯而來的汽笛,在不同的時間來到湖邊流連……
哈丁曾說過《瓦爾登湖》內容豐富,意義深遠,是簡單生活的權威指南,是對大自然的真情描述,是向金錢社會的討伐檄文,是傳世久遠的文學名著,是一部聖書。梭羅在瓦爾登湖畔居住的兩年又兩個月里,僅用很少的時間憑藉自己的雙手維持生計,而將大部分時間用來接近自然、探索自然,最後使自己和自然融為一體。梭羅面對著湖,眺望著湖,他思考,他沉思,由感性變為理性。
儘管我們不能夠像梭羅那樣去體味孤寂的山林生活,儘管瓦爾登湖已經永遠的消失,但這些都不能阻礙我們在自己的內心裡擁有一泓清澈的瓦爾登湖,時刻都能讓心靈得到淘滌,按梭羅所說,到你的內心探險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