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麗塔讀後感(一)
第一次讀李速的電影《洛麗塔》觀後感,我沒有什麼反應,或許是讀得有些粗心,或許是時候未到。第二次讀時卻幾乎要涕泣了。
「我望著她,望完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一生最愛的人就是她,可以肯定,就像自己必死一樣肯定……」。是怎樣的一種深情,怎樣的一種愛,可以讓韓柏道出如此決絕的言語?我想一定是一種深入骨髓之愛!
面對如此深沉之愛,百鍊鋼心也要成繞指柔腸。試問誰能夠無視,誰能夠誰能夠無動於衷?
然而有人無動於衷:洛麗塔。——這個被韓柏深愛著的小女孩。她說她沒有愛過韓柏。
是因為年齡太小而無法領會情之深意之切還是她真的就沒有愛過韓柏,我並不太感興趣。我只對於韓柏的絕望心語倍感唏噓——當你愛一個人愛到徹骨,愛到沒有退路,她卻告訴你從沒在意過你。這是怎樣的一種失落?這意味著你對她的愛不過是一廂情願,你所有為她的痴情於她無關。她是你的全部,而你不過是她生命中一個小小的驛站。
世上沒有哪種愛能夠真正做到不求回報的付出的。愛如同一場投資,亦如一個賭注,如果我們押上了全部感情,是因為滿懷信心,也期望獲得相當的回報的。如何能夠接受打了水漂的結果?這對你何啻是釜底抽薪?愛於是成了一個人的獨舞,最為孤獨的堅守。
如果,她的無動於衷能夠減弱你對她的愛戀,那麼只待時光之流慢慢洗去情傷,終極是能夠重新開始,去尋覓另一段愛情。但實際上往往是不僅不能夠絲毫減弱,還愈加添增思戀的分量。因為付出了全部的愛,心已經虛空了。此時你是無心的人。你的心在你愛的人那裡。所以你無法將她忘記,你便也無法接納另一個人。這是愛情最為悲切的結局。
那個你愛的人或許就在你的面前。你卻只能絕然相視,不能愛她。橫亙期間的或許不過一片紙的距離,卻勝似萬水千山、今生來世的距離。這是何等的一種絕望!
洛麗塔讀後感(二)
用了整整一周的時間,斷斷續續讀完了電子書《洛麗塔》,因為時間的不固定,只能在睡前倚在軟枕里讀上一小段。這部書描寫的是一個中年男子亨伯特愛上14歲幼童洛麗塔的故事,亨伯特為了獨占洛竟違心娶了她的母親,作為繼父的監護權而接近洛並實施他內心的種種陰謀。納博科夫的這部作品曾一度遭到非議,成年男子猥褻幼女,更何況這個女孩在書中是他繼女的身份,這在社會輿論方面是不被認同的亂倫。在哪個國家都有背於宗教或道德。洛麗塔這三個字被標以各種聲色輿論。中國人曾以:一樹梨花壓海棠,這種近乎鄙視嘲弄的口吻來定議西方的洛麗塔。
通篇看完,除了對主人公那短暫而明亮的生命悲哀外,我更多的是讀到一個沒有道德規範的亨伯特虐心的愛戀。在人類的歷史上,道德規範著我們做人的原則。超越便是大不逆。卻從沒有人真正關注到我們的內心。也許亨的做法過於激進,甚至有些低級和下流。但是一切都是因為他深愛著這個童話一樣透明的洛麗塔。
悲哀的是,從頭到尾,上演的是一個人的愛情。那個在亨看來純真的天使,那個迷人的小妖精。只是和他玩了一場遊戲。可這遊戲卻註定一場繁華落幕後的極盡殘酷和悲涼。
洛麗塔讀後感(三)
「洛麗塔,我的生命之光,我慾念之火,我的罪惡,我的靈魂。洛——麗——塔:舌尖向上,分三步,從上顎往下輕輕落在牙齒上。洛。麗。塔。」這段情話是中年教授亨伯特的內心自白,也是《洛麗塔》的開篇之語。
這本書又名《一個白人鰥夫的自白》,小說以獄中懺悔的形式敘述了主人公漢·漢勃特的一生。主人公亨伯特犯下了殺人的罪行,在獄中寫下了這部自白,回顧他與洛麗塔的一切的一切……整個故事都是由亨伯特的口吻來回憶的。
亨伯特出生在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長得英俊高大。十幾歲的時候曾想與他的初戀女友發生關係,但是最終由於客觀條件的限制,沒有做到,在得知了初戀女友的慘死之後,他的心中留下了難以抹去的陰影,從此便對所謂的「性感少女」產生了不可遏止的迷戀。長大之後的亨伯特一直放縱遊蕩,後來為了追尋某種家庭的限制結了婚,但是沒過幾年,妻子便背叛了他,嫁給了別人。而亨伯特事業有成,來到了美國。打算開始新的生活。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成為了黑茲太太的房客,而黑茲太太是一個寡婦,帶著一個十二歲的女兒獨立生活,這個女兒就是洛麗塔。()從第一眼看到洛麗塔開始,亨伯特的眼中便不再有其他人。他發瘋一般的想像著她,意淫著她,他把自己的對洛麗塔的種種想念寫成了日記,這種類似瘋魔一般的日記記載著他對洛麗塔的「愛情」。日子本可以這麼按部就班的過下去,他可以把洛麗塔當作他的夢中情人,而不做出任何非禮的行為,只在日記當中記錄著這罪惡的一切。
只可惜日記出賣了亨伯特,夏洛特(原來的黑茲太太)無意中發現了這本日記,憤怒不已,決意要和亨伯特離婚,讓自己的女兒離開這個「魔頭」。亨伯特哄騙她說那只是他虛構的小說而已,但是沒有效果,夏洛特一怒之下出走,出了車禍橫屍街頭。在書的序言當中,作者已然交代了男女主角的結局,洛麗塔難產而死,亨伯特死於血栓。
然而對這部作品的理解決不能僅限於作品本身給人的直接感受。要全面讀解這部小說,我們還應了解這樣一些背景情況:在一篇論述《洛麗塔》的文章中,納博科夫曾告訴我們他最初的靈感來良於一幅前所未有的由人猿在強迫調馴下作的畫:「這幅素描顯示了囚禁那可憐生物的籠子的鐵柵欄。」顯然鐵柵欄被人猿當成了現實的必然限定。這幅畫對一個感覺到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各樣——政治的和心理的、社會的和個人的——囚籠的作者來說極富啟悟,同時也給我們理解《洛麗塔》提供了一個切人點——漢勃特的人生囚籠;此外在《洛麗塔》之前,納博科夫曾寫過一個短篇《失望》,其瘋狂而自覺的主人公——能看得出是漢·漢勃特的前身——設計了一項複雜的罪行,但這「完美的罪行」及記載犯罪實施的日記卻顯示了主人公無法理解:偶然的現實是不能操縱的,以及「藝術的創造遠比生活現實來得真實。」這一認識在《洛麗塔》中得到了更為全面的展現。
在作品中可看到,漢勃特在他的初戀情人安娜貝爾為他在欲望和占有之間設立了溝壑以後,竭力想跨越這溝壑:他始終在尋覓「寧芙」,甚至不擇手段——委屈地娶了洛麗塔之母夏洛特並幻想著謀殺。可在到達了欲望那欣悅的彼岸後,漢勃特卻處在了一個不停地逃跑——躲避的痛苦過程中,最終只是在監獄中他才從反思中懂得了是欲望而不是占有(也即是藝術創造而不是現實)才是一種追求的境界,才是真正的超越現實,所以在監獄裡「只有詞語可以玩弄」的漢勃特用語言倒是成功地把他和洛麗塔擺渡到了那種「想像的極樂」境地。由此,漢勃特的性的欲望就成了對藝術創造欲望的一個隱喻。
我倒是並不覺得亨伯特和洛麗塔有多可恨,如果說可恨的話,書中只有奎蒂爾是非常可恨的,其他的人,不管是誰,都只是自己欲望的罪惡的犧牲品罷了。每個人都有自己丑惡的一面,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犯下難以饒恕的罪惡,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審判者,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社會在這方面,引導一個良好的風氣遠比經濟的增長意義深遠。作者一開始就說,讀者可能不會喜歡一部描寫精神病的作品,但是我的初衷只是為了我們可以注意到生活中的危險之處,如同亨伯特這種心懷不軌的男人,如同黑茲太太這種自私的女人,如同洛麗塔這種任性的孩子,生活中其實並不少見。而我們作為一個承擔著社會責任的成年人,不管是對自己還是他人,都有必要避免悲劇的發生,為培養出更好的下一代而努力。
再來說說語言吧,作品當中運用了大量的暗示,諧音,比喻之類的方法,唯一我覺得不滿意的地方是感覺作者總拿亨伯特和愛倫?坡比較,愛倫?坡的確娶了不滿十四歲的維吉尼亞,但是愛倫死的那麼悲慘,我實在是不忍心拿他的故事來比喻文學作品的主人公。另外,我始終覺得這本書不是商業色情的產物,它描寫的只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