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一)

再次從網上下載《蘇霍姆林斯基的100個建議》這本書的有關章節,剛好看到了「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才是真正有效的」這個問題。關於教育的方方面面的問題,書中有很多想法和見解。許多寶貴的經驗仍然能夠為我們所借鑑。看這樣的書,領人感悟到了很多東西,作為一名剛剛參加教育共作的我,在讀到這本書時候,被深深的觸動了。下面我就根據自己讀到的內容,談談自己的感受:

蘇霍姆林斯基在第一個建議中提到,「我們作用於學生精神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師的話語、周圍世界的美和藝術的美……」因此,我覺得世界上沒有最好的教育方法,只有適合的教育方式。

古人有一種說法:「樂人易,動人難。」也就是說,讓人開心容易,要想感動人很難。其實我覺得,樂人和動人是語言的兩種不同風格,幽默的極致也能動人。雖然,我們達不到如此境界,可是我們應該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我想,一個語言貧乏單調、枯燥無味的教師吸引的學生恐怕也很有限。作為一年級的語文教師,我覺得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應該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無論我們採用的是哪一種風格,只要能吸引學生就是成功的語言。一年級的剛從幼稚園充滿童真童趣的生活中過渡到一年級,難免會有很多的不適應,尤其是拼音教學枯燥乏味,知識點碎而且冗雜。作為教師應該採用多種多樣的方式讓他們慢慢適應慢慢習慣。教育方法在這時就顯得尤其重要。說到這個問題,就又回到了「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才是真正有效的」,我想這應該是教師共同關注的問題吧。我覺得要想成為真正的教學能工巧匠,只有自己在其中傾注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的教學方法,應該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現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充斥耳目,別人好的東西應該吸收借鑑,但決不能生搬硬套。一年級的教學更應該如此,只有在教學時想方設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千方百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有可能會為孩子的求學之旅鋪一條大道。才有可能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二)

《蘇霍姆林斯基的100個建議》這本書裡面,談了關於教育的方方面面的問題,有很多閃光的東西,當然不是金子,雖然存在國家、社會、民情、地域等種種因素的差異,但書中許多寶貴的經驗仍然能夠為我們所借鑑。看這樣的書,領人感悟到了很多東西,作為一名剛剛參加教育工作的年輕教師,我讀這本書的時候,被深深的觸動了。下面我就根據自己讀到的內容,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世界上沒有好的教育方法,只有適合的教育方式

蘇霍姆林斯基在第一個建議中提到,「我們作用於學生精神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師的話語、周圍世界的美和藝術的美……」

古人有一種說法:「樂人易,動人難。」也就是說,讓人開心容易,要想感動人很難。其實我覺得,樂人和動人是語言的兩種不同風格,幽默的極致也能動人,例如馬克吐溫的《競選州長》,當你讀到:「9個剛剛在學走路的包括各種不同膚色、穿著各種各樣的破爛衣服的小孩,衝到一次民眾大會的講台上來,緊緊抱住我的雙腿,叫我做爸爸!」在捧腹大笑的同時,你的心裡能不一陣波瀾起伏嗎?

我想,一個語言貧乏單調、枯燥無味的教師吸引的學生恐怕也很有限。作為教師,我覺得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應該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無論我們採用的是哪一種風格,只要能吸引學生就是成功的語言,教育的方法我不敢妄言,只是感覺如果這種教學方式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就是好的方法。

二、課堂質量是我要誅求的目標

在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本書中,我還讀到這樣一段話「『批改作業本占去了全部業餘時間。』……面對著一疊疊作業本要批改,不止一個教師會不寒而慄,這不僅是因為要耗費許多小時的勞動——令人苦惱的是,這是一種單調的非創造性勞動。」

這讓我想起一則黑色幽默,說有一位中學語文老師英年早逝,死後在人們辦喪事的時候,突然詐屍,從棺材中坐了起來,邊上的人都嚇呆了,兩股顫顫,手足無措,幸好,這位老師一個熟悉的朋友較為鎮靜,扯起了嗓子喊道:「那個,某某某老師,快來改作文。」話音剛落,屍體應聲而倒,再沒反應。這當然只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從中可以看到許多老師在作業堆中疲憊不堪的影子。

蘇霍姆林斯基提出了減輕老師負擔的三個方法:第一、在每堂語法課上抽出一定時間,讓學生書寫和記住可能犯語法錯誤的詞語;第二,為家庭作業的完成做細緻、周密的準備工作,以防出錯;第三,定期抽查:教師有時收幾個學生的作業本批改,只有測驗時才全面批改所有學生的作業。

前兩個方法是避免學生作業出現大量錯誤,教師批改起來才能健筆如飛,節省時間。我覺得,這是向我們課堂要質量的另一種說法,()課堂質量上去了,批改作業的時間少了,等同於我們教師的生命就延長了。所以,可以這樣說:「課堂質量是教師生命的延長線。」後一個方法的提出,我覺得可以稍作修改,採取平時分層次、不定期抽樣檢查,測驗時候進行全面批改的形式。

三、使自己的教學更加有效

在探討「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才是真正有效的」這個問題時,書中還有這樣一段話,非常詼諧有趣:「我不由得想起波蘭的著名教育家亞努什·科爾恰克的話:『指望別人給你拿出現成的思想,無異於讓別的女人替你生產你懷胎的孩子。有些思想是要你自己在陣痛中去生產出來的,這樣的思想才最寶貴。』如果你們想成為真正的能工巧匠,那就不要等待『別的女人替你生產你懷胎的孩子』。只有你在其中傾注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的教學方法,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比喻生動形象,很能發人深省。確實,現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充斥耳目,令人眼花繚亂,我們不能盲目地跟從,一味模仿不是明智地選擇,我想說:「克隆永遠到達不了藝術的高峰。」別人好的東西應該吸收借鑑,但決不能生搬硬套。

那什麼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學方法呢?我個人認為,除了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傾注自己的智慧、自己活的思想的教學方法之外」,還應該有一個基本準則,那就是能最大程度發展學生能力、挖掘學生潛力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方法才應該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追求的終點,但這個終點不像是高山,我們爬一輩子、幾輩子也不一定能到達頂峰,而且,個人的頂峰又不等同於全社會的頂峰。我覺得,在教學這條路上,只要你遵循上面提到的這兩個原則,才可事半功倍。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三)

建立師生之間的情感橋樑。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第75條「教師要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中提到「教師要有學習的願望,要有對知識的渴求和理解智力活動的奧秘的志向,只有這些小路攀登,才能使你到達教育技巧的頂峰——即師生之間心靈交往的和諧的境界。我想告訴你,年輕的朋友一個簡單而又極其複雜的教育秘訣。這個秘訣就是只有教師關心學生的人的尊嚴感,才能使學生通過學習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質來說,就在於讓兒童始終體驗到自己的尊嚴感;我是一位勤奮的腦力勞動者,是祖國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兒女,是一個有著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斷取得進步的完美的人。我認為這個秘訣非常重要。我們完全應當建立師生之間的情感橋樑。那種只要帶領孩子去玩,和孩子們一起分享快樂就行了的觀點,顯然是錯誤的。要建立與孩子間的真正友誼,是要用我們的力量,我們的思考,我們的智慧,我們的信心和我們的情操去鼓勵孩子的行為和情感。為了建立師生之間的偉大的友誼,教師必須付出巨大的精神財富。

要想建立起師生間友誼的橋樑,我們的教師必須付出真誠的、真心的愛。世界上有著各種各樣的愛,而教師對學生的愛則更加高尚。這種愛集中地反映了社會進步的要求,蘊含著更加廣泛的社會意義,這種愛,是教師與學生心靈之間的一條通道,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有了它,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愛,贏得學生的依賴,使學生樂於接受教誨,收到其最佳的教育效果。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