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敢於失敗
大家都知道成功的業務需要創新。那些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一點深入思考的人也會明白任何新生事物都帶有與生俱來的風險——它也許能成功,也許不能。人們有可能愛它,也可能恨它。所以創新就必須接受並擁抱風險和風險承擔者。
我和很多理解這一點的公司合作過,這些公司甚至會招聘對風險容忍度明顯較高的人。他們不想要那些周末打高爾夫的人,而是喜歡那些愛好攀岩、極限運動和冒險旅行的人。有時候他們甚至會僱傭這些人。
但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熱愛冒險的員工突然安靜下來,完全不像周圍人想像的那樣性格大膽。這些新員工成了模範公民。發生了什麼呢?
通常企業文化會成為替罪羊。每個人都會搖頭說文化是多麼難以改變——然後事情就到此為止了。可是更為困難的真相是,創新需要的不僅僅是敢於冒險。它需要失敗。但是有多少公司會獎勵失敗呢?
幾天前我想到一個念頭,我想像了一所夢幻般的學校,每年都會舉辦失敗周的活動。活動的重點在於鼓勵學生敢於失敗。每天下午,學生應該驕傲地站起來討論他們嘗試了什麼、他們是如何失敗的,他們從這次經歷中學到了什麼經驗。失敗越大,學到的東西就越多,獲得的獎勵就越大。這種練習的關鍵在於讓學生習慣於這種觀念:失敗等於學習。
在《ADAPT》一書中,作者Tim Harford在一個關於一長串失敗最終導致成功的故事之後描寫了這個漂亮、有效的方法。他認為我們並不想要隨機的失敗,而是想要那些肯定能夠從中學到東西、構思良好、大膽設計的嘗試,儘管它們無法在一夜之間就解決某個問題。
你不必大費周章地去尋找什麼神奇的失敗。畢竟,這正是推特開始的方式:它是在最初的一個想法出現後產生的——音頻部落格——這個想法被證明實現起來太過困難,而且缺乏吸引力。( )或者可以看看Change.org,這家競選平台鼓勵公眾支持Trayvon Martin的父母,讓公眾對學校膳食中的粉紅肉泥感到憤怒。在現在看起來,這是顯而易見的成功,但是你卻忽略了它在此之前三年半的努力。
Change.org的創始人Ben Rattray回憶說:「我們經歷了數不清的失敗。」
你不能只是慶祝成功——因為如果你這樣做的話,就釋放出了一個信號:我們這裡不想要失敗。可是沒有失敗,就沒有學習,也沒有真正的創新。所以僱傭喜愛冒險的人並不會解決你的問題,因為絕大部分冒險愛好者只是喜歡適當的風險,可是他們並不愚蠢。在一家成功導向的公司里,他們很快就會發現大膽並不被讚賞,也不被認為是學習,他們就會變得安靜,而且往往會徹底離開。
企業會發現這一點非常難以理解也很難以接受,我對此並不感到驚訝。它確實非常有違常理。為什麼要慶祝失敗?除非你可以認為它是一種學習,否則失敗就意味著浪費。但是我曾經合作過的最好的老闆總是在不斷地失敗。他的工作獲得了無數的國際獎項。是的,兩者之間存在著聯繫。而且他的幸運之處在於他供職的公司完全能夠理解這一點。
你是否敢於失敗
- 相關文章
- 推薦文章
- 熱門文章
- 您可能感興趣文章
- 九十九段精彩的人生感悟(四)
- 讓你的友誼保持一生的5大法則
-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 大學生十八條受益一生的定律
- 2013高三百日誓師誓詞
- 愛是藏不住的,閉上嘴巴,眼睛也會說出來
- 九十九段精彩的人生感悟(三)
- 在醒著的時間裡,追求你認為最有意義的事
- 你有沒有努力去當最後一個人...
- 看淡世間滄桑,內心安然無恙
- 南方周末2013新年獻詞
- 你早該知道的十件事
- 記憶被吞噬的母親
- 2012十大經典段子
- 讓人奮發圖強的勵志語句
- 讓男人魅力四射的100個經典原...
- 高三勵志:把心放寬
- 經典QQ個性勵志簽名(五)
- 人生感悟:六個字提高個人修養...
- 怎樣提高孩子的聽力記憶力?
- 經典QQ個性勵志簽名(六)
- 孩子過於敏感和脆弱怎麼辦?
- 寫給年輕的父母:包辦的惡果
- 經典QQ個性勵志簽名(七)
- 心結
- 思念老父那幾次痛打
- 讓我陪你慢慢變老
- 父母心聲:我們能擁有孩子多少...
- 春節回家應做的六件事
- 暖腳
- 行走的父愛
- 今後為父親做的事是陪父親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