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經典美文

羅蘭:相敬如友

一位美國小姐在談話中聽我談起我的家庭生活,覺得很羨慕,說:「如果婚後都能像你這麼自由,我就小怕結婚了。」

說起來,我真算是很自由的。

我可以隨時想上街就上街,想訪友就訪友,可以打個電話說聲「我今大中午不回家吃飯了」,就不回家吃飯。可以隨興之所至,自己跑到山上去享有一個下著微雨的上午,也可以堂堂皇皇地去關於嶺或其他地方度個假。總而言之,我沒有什麼太大的牽絆。家庭的瑣事可以推得開,丈大也不限制我去做我要做的事,正如找不限制他一樣。我們共有一個家,但除家之外,兩人各有自己的另一天地,互不干擾。這當然是相當理想的一種生活,值得令人羨慕。

但是,話又說回來,我們可並不是從一開始就如此互不干擾的。不但不是如此,而且比一般夫婦更難相處。由於兩人個性都很強,受不了一點牽絆,但又不能很慷慨地任憑對方去為所欲為,所以不但痛感拘束難受,而且也不原諒對方想要自行其是的性格。總覺對方不能心甘情願地遷就自己是因為愛情不夠,又總覺自己受對方的約束是件很委屈的事。

所幸兩人還都有足夠的理智,認為既然結婚了,有了家庭,只好犧牲自己一點性格,遷就一下對方。所以一切按規矩做,該回家一定回家,非有必要,決不在外面吃飯。兩人生活步調力求一致,包括起居的時間,家庭的布置和娛樂方式。例如:我曾發現,「看哪一部電影」常是我們爭執的主題,結果我最後總是服從,不提任何意見。他個愛聽音樂會,那就不聽;他個喜歡郊遊,那麼不去。當然,這妥協與放棄也不僅是我單方面的。他也因為我不喜歡游泳而小勉強我陪他游泳,也因為我不喜歡跳舞而謝絕跳舞。

除娛樂之外,交友也互有讓步,有些他的朋友是和我談不來的,也有此我的朋友是和他談個來的;為了避免痲煩,索性雙方取得默契,找時間單獨與這兒朋友們來往。

孩子小的時候,他有他的一套有兒方針,既然他是一家之主,那麼我一切聽他主張。為了避免各行其是,也為了使家庭基礎更為穩固,在孩子小的時候,我索性放棄了工作,前後8年之久,專心持家。

這種完全透過理智來適應對方的情形,現在常使我們兩人覺得自豪而且應幸。兩人儘管個性都強,常因意見相左,而僵持不下,家中氣氛十分緊張,幾乎連離婚的念頭都有。但彼此卻都互有分寸,決不離家出上,決不廢弛家爭;薪水一定照常交給家裡,甚至愈是爭吵的時候,愈是不在外面吃飯。這種個走極端的自我約束,實在是很難做到的一件事。我們似乎都早已知道,如不是準備真的走向極端,那麼最好中自己先站穩腳步,留下餘地,不使事情鬧得尤法收拾。同時也是為了在對方心中建立信心,使彼此知道,無論發生什麼問題,雙方本身都有分寸,部不會過分,都把「家」放在第一位來考慮,決不會因為任何原因而胡作非為,影響到家庭或該子,更不會因任何原因而影響到彼此真正的感情。

這樣,經過多年的「奮鬥」,由雙方互不適應,到努力約束自己,到彼此在對方心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譽,實在是一段相當艱苦的過程。維持感情的平衡,家庭才可穩固,但這平衡是最費苦心與耐心的事,兩人部需準備足夠的細心來隨時調整不可避免的衝突與急躁,直()到互相了解,互相信任,才算穩定下來,這時才是「自由」的開始。

由於雙方互信彼此都有足夠的理智及對家庭的責任感了,所以現在,兩人可以恢復自由,找回當初的任性。想交什麼朋友,想到什麼地方去,想怎樣安排自己的書房,想寫信給誰,想安排何時去度假,想幾點鐘起床,幾點鐘睡覺,或索性半夜起來寫東西,都可百分之百得到對方的諒解與支持。他不會為我喜歡獨自撐著傘去兜雨以為我是在和誰嘔氣;我也不會為他經常不回家吃晚飯而懷疑他有什麼不軌行為。現在兩人偶爾談談自己的怪念頭,奇想法,彼此也不會再以為對方不適合做個正常家庭的一員,於是,這充分的自由就成為令人羨慕的了。

古人說,夫婦應該相敬如賓,以維持彼此間的尊重,由互相尊重而維持感情的長久。我卻覺得,相敬如賓未免太過疏遠,不如「相敬如反」。兩個人多年相處下來,既不可能一直維持戀愛時的百依百順,無條件服從;也不能聽任雙方熟不拘禮,變成疏漫無禮而天天彼此呼來喝去。最好的辦法是把這種必須維持久遠的感情之中加入幾分友情。相處多年,本來也該成為朋友了。朋友之間,了解與關切的成分多,愛戀的成分淡,有了解則有寬容。有信任,有原諒,比單純的愛情開朗得多,平易得多。家中由我們「朋友倆」共同主持家計,而又能夠互不侵犯對方的私生活。有「家」做為基地,兩人可以隨自己的愛好與願望去發展自己的所長,去過自己認為怡然自得的生活。這份特權的取得,說來輕易,但在我們卻是經過了近20年時間的忍耐與耕耘。

當然,認真說來,世間又哪一件事是不需先付相當代價的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