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蛙讀後感600字

讀後感600字(一)

讀完《蛙》,內心震撼,小說中的一一幕幕情節仍清晰地浮現在眼前。莫言下筆可謂是竭盡血腥殘忍之能事,字裡行間流露出一種變態與血腥,擅長用混亂的色彩進行故事的渲染,直教人觸目驚心。

在中國的傳統鄉間文化中,蛙一直是代表著生殖繁衍的標誌,依據文中姑姑所言,揭示了莫言所要暗示的標題:蛙。「蛙」與「娃」不僅音同,而且呱呱墜地的嬰兒與青蛙的聲音相同。九幕話劇《蛙》可看成是前四封信的補充和升華。書名是整部小說的主旨和濃縮。

莫言將背景鎖定在山東省高密東北鄉,採用一種第三者的視角去敘述那些驚心動魄且催人淚下的故事,主要人物是姑姑,一位身份複雜的鄉村醫生,她的人生歷程貫穿了整部小說。「姑姑」的身份特殊,抗日時她曾與父親勇闖平谷;因其男朋友王小倜逃到台灣而惹上一身罵名;一面行醫一面嚴格執行國家的計畫生育政策,她讓已經生育的男人結紮,讓女人帶環,甚至是將身懷六七個月的女人逼上絕路。直至步入中年時她與捏泥娃娃的郝大手結婚,也表示了她對自己所作所為的深深懺悔。

在情節描寫方面,莫言是十分成功的,他用一種殘酷無比的筆調淋漓盡致地描寫王仁美以及王膽的悲劇,讓讀者能夠感受到以王仁美和王膽為代表的「傳宗接代」傳統思想與國家所制定的「計畫生育」目標形成了鮮明對比。描寫姑姑所應付那些違政策者的人所使出的一些行為,在對自己侄媳婦王仁美以及王膽的行為上,為了讓他們現形而不擇手段,且不說顧及親人之間的感情,就連鄰里關係也破壞,在那一幕幕的追趕中,那一幕幕血腥的畫面,不禁讓人毛骨悚然,透心涼的人情味遭到政治壓迫下被傷得體無完膚。所以莫言的文學作品多少讓我覺得少了溫情,似乎將他的寫作情感用魔鬼般的瘋癲來展示。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莫言塑造的姑姑這個矛盾人物在前後期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從鐵面無私、果斷利索地一律將違反政策的人「趕盡殺絕」,與她後來老年時深深懺悔的形象截然不同,潛移默化中,莫言闡釋的人性也浮出水面。小說除了姑姑外,還塑造了許多很成功的人物,如小獅子曾也是計畫生育政策的擁護者和執行者,但是最後飽受無子之苦的煎熬,在內外壓力的形勢下,她選擇做了違抗者。還有,我最為喜歡的是「我」的前期王仁美,雖然她是悲劇收場,但是她是小說中做人做事最乾脆的人,嬉笑怒罵都很直率,不僅從她說話風格,最主要是做事體現出她的「真」,明知自己的姑姑是計畫生育的執行者,卻沒屈服當時的社會政策,儘管她的反抗沒有成功,還因此喪失了自己的性命。

在小說的結構上,莫言選擇的方式獨特,小說由四封長信和一個九幕話劇組成。每封信代表了不同的時代,是每一個時代的分水嶺。而且,通過以書信體的敘事方式使得該小說的空間更為廣闊,通過對杉谷義人先生的詳盡往事,莫言能自由地直抒胸臆的同時,也給細膩的心理活動描寫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礎。

讀畢全文,莫言通過《蛙》一針見血地剖析與批判人性與社會。雖然他是站在家鄉的背景寫故事,但是,卻讓我們能夠享受到站在人性的角度上思考。

蛙讀後感600字(二)

《蛙》是我閱讀的第一本莫言小說。因為是中國文學巨匠的佳作,我讀的非常仔細認真,不像以往瀏覽小說一目十行,了解大概的情節就行,而像讀技術參考資料似的不漏過每一個字,逐字逐句直到讀完全篇。按篇幅而言應該是我閱讀所有小說費時最多的一次。

莫言所說,他的小說就是講故事。《蛙》就是以他的姑姑一生所交往的人、經歷的事為主線,敘述了一個又一個故事。特別是關於姑姑所從事的農村計畫生育工作中所發生和遭遇的種種「亂象」的描述,看似離奇古怪,卻是真實情節的再現。

有過「知青」經歷的我,曾目睹耳聞農村的計生工作,莫言講述的故事絕不是虛構杜撰出來的,在領略莫言所講的故事的同時,當年我所在的生產隊那些不願做「結紮術」的適齡已婚婦女被健壯的「基幹民兵」連拉帶扯弄上馬車,有哭鬧不從的甚至被抓著胳膊拎著腿「抬」上車,一路顛簸強行押送到公社衛生院做絕育手術的情景也活生生的浮現在眼前。社員無奈的調侃道「和劁母豬一樣」。

我相信莫言記述的是生活中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發生過的故事,所以語言樸實,語句流暢,讀起來讓人容易理解接受。如有虛構,故事的情節不可能顯得那樣的充實,難免流露輕薄,如是杜撰,所涉及的人物的心理活動也不可能刻畫得那樣真切,難以掩飾輕浮。所以讀過後,有如身臨其境的感覺。

我曾聽過一位「古典武俠言情小說迷」講,看了那麼多書後,他也能編寫出一部經典的古代武俠言情小說。聽後,我十分驚愕,沒有歷史知識,沒有文學積澱,憑空遐想編造出來的作品,難道會有讀者嗎?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後生可畏啊!

中國的文人,近代的、現代的不知有多少,唯獨莫言獨領風騷,令人肅然起敬。他的成功,在於他寫作的真實。貼近生活寫真寫實說真話,才能贏得讀者的認可,作品才有市場。

真善美與假惡醜充斥在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弘揚真善美鞭撻假惡醜是歷史賦予作家社會責任。一個人、一個社會團體、一個政黨、一屆政府的所作所為,都會成為歷史的記載,歷史的評價是公允的,作家的作品應該是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好作品必將流芳百世,那是不以個人的意願所決定的。

真的不知道有多少人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知道獲獎者的尊姓大名的也是屈指可數,可我知道了中國的作家莫言享有此殊榮。中華文明對人類社會曾做過巨大的貢獻,期盼泱泱的文化大國出現更多的象莫言這樣的文化人。

蛙讀後感600字(三)

最近在讀一本莫言的新長篇《蛙》,這篇小說是一部徹徹底底以「人」為主題的小說,獲得了第八屆矛盾文學獎。

故事發生在山東省高密東北鄉,這是莫言許多小說中一貫用到的場景。「姑姑」是一位身份複雜的鄉村醫生,她一生坎坷的命運貫穿了整部小說。「姑姑」的身份特殊,抗日時她曾與父親勇闖平谷;因男友逃到台灣惹上了一身罵名;在年輕時她曾是計畫生育國策的支持和執行者;人到老年時她面對「我」的超生卻睜隻眼閉隻眼。

除了「姑姑」,小說還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姑姑」同事「小獅子」年輕時也曾是計畫生育的堅決支持者和執行者,但嫁給劇作家「我」之後,始終受著膝下無子的煎熬;在巨大的思想壓力下她接受了牛蛙公司的「代孕服務」,並成功得子。在形勢的巨變下,「小獅子」從計畫生育國策的執行者搖身一變為「違抗者」,其間經歷了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巨大壓力;「我」的前妻王仁美和王膽是「計畫生育」政策盲目執行下的犧牲品,也可稱之為是「傳宗接代」傳統思想的犧牲品。莫言在小說中用幾近殘酷的筆觸詳細描寫了王仁美和王膽的死,給青年「姑姑」塑造了果斷痲利、鐵面無私的形象,同時也試圖詮釋人性在巨大的政治壓力下被扭曲的一面。「姑姑」年輕時的豪言壯語與年老時的唯唯諾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變化中闡釋了生命的堅韌與堅強:生命的堅強與脆弱會因環境而變,因此人性的諸多因素也並非一成不變()。

整部小說的結構也較為獨特,由四封長信和一個九幕話劇組成。四封長信分別代表了四個時代,每一封信都是一個時代的隔離帶。書信體的敘事方式給小說的表達賦予了更廣闊的空間,利於作者更自由地直抒胸臆,也給細膩的心理活動描寫奠定了形式上的基礎。九幕話劇《蛙》可看成是前四封信的補充和升華莫言在小說中暗示了其標題:以「蛙」為書名,極有隱喻意味。「蛙」之神形皆有生殖意,「蛙」可同「娃」和「媧」,「媧」是古之神女,化萬物者,書名是整部小說的主旨和濃縮。

相比莫言的其他小說,《蛙》對人性的剖析與批判更為深刻,對社會的剖析也一針見血。通讀小說,我們能感覺到作家雖然始終在寫家鄉的故事,卻已經跳出了故事的本身,站在人類或人性的角度去寫「人」,我想這應該是許多小說作家應追求的目標。

莫言的小說《蛙》深刻的剖析了人性,雖然是在寫家鄉的故事,但是仍然深刻的表達出了一部人性的故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