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戰鬥,天天快樂;奮鬥一生,快樂一生。
—題記
俗話說:「英雄一世,坎坷一生」正是對習仲勛的評價,習仲勛是我黨一位高級領導幹部,是陝北革命根據地的創始人之一。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生涯中,習仲勛以實事求是的態度,衝破「左」傾思想的重重阻力,為革命建設與改革開放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受到了黨和人民的高度評價。
2013年10月15日是習仲勛同志誕辰100周年,通過「烽火陝甘,縱橫西北、國事春秋、主政南粵、勤政歲月、海納百川」六集紀錄片完整地回顧了習仲勛同志作為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波瀾壯闊,功勳卓著的一生。
習仲勛同志一生有著不平凡的革命經歷和兩個最大的亮點,習仲勛13歲入團,不到15歲入黨,19歲發動「兩當兵變」,21歲擔任陝甘邊蘇維埃政府主席。他和劉志丹,謝子長等人一起開創了陝甘革命根據地,又稱作西北革命根據地,後來成為中央紅軍和各路紅軍長征的落腳點和抗日戰爭的出發點。而在蒙冤十六年之後復出主政廣東,向中央提出廣東在改革開放中先走一步,採取特殊政策和靈魂措施,得到了中央和鄧小平同志的支持,直接促成了經濟特區的創建。而貫穿這兩個亮點的則是一條紅線,那就是習仲勛一生所堅持的實事求是的偉大精神。
欽佩與習老的少年立志,感動於習老的實事求是,折服於習老的無私無畏。欽佩之於,我不斷告誡自己:作為新一代青年,要以習老前輩為榜樣,堅定信念,立志報國,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建設做出自己的點滴貢獻。革命前輩習老在長達76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終保持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一切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努力為人民辦實事。新一代無產階級領導集體傳承老一輩革命家的精神,提出了轉變工作作風,實事求是,不搞弄虛作假,不搞形式主義,不走過場,力求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人民民眾為之鼓掌。這種工作作風將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深化。革命前輩習老真心報國,卻蒙冤16年,銳意改革,卻困難重重,面對心中的委屈和工作上的壓力他勇往直前。習老在蒙冤後復出,主政廣東,他積極探索,力求創新,採取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促進了經濟特區的創建。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今天,在社會深層的重大變革與戰略轉進的特殊時期,面臨著許多不可預料的問題,我們應該像習老那樣,在生活中受到委屈不抱怨;在工作中遇到困難不畏懼,銳意改革,勇於創新,一切的困難和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紀錄片看完了,習老前輩立志報國,實事求是,無私無畏的崇高品質卻深深地留在我的記憶中。習仲勛一生中長期擔任黨和國家領導職務,不僅在工作上實事求是、公正無私、作風嚴謹、清正廉明,在家庭生活中,他既是一位充滿愛心又體貼入微的好丈夫,又是一位和藹慈祥而又家訓嚴厲的好父親。他感情豐富、個性鮮明,既有錚錚鐵骨,又有綿綿柔腸;他愛憎分明,嚴慈相濟,既敢言敢怒,不顧個人進退得失,又寬厚大度沒有半點個人私隙。
習仲勛注意教育孩子從小養成節儉的良好生活習慣,他言傳身教,從點滴做起。他經常用「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言教育孩子,這種無聲的教育,使孩子們都養成了不浪費一粒糧食的好習慣。還記得齊橋橋回憶說:「儘管我們姐妹兄弟小時候沒有華麗的衣著,甚至比常人還要簡樸,但我們的學習都很好,內心是充實的,精神是健康的。即使是在最艱難被人歧視的日子裡,我們仍然是樂觀的,而且活得很有尊嚴。」
作為新時代的入黨積極分子,我們要吸收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身上的優點,努力學習和工作,勇於奮進。也許,你我只是滄海一粟,但如果每個人都盡力做好看似微小的事,擁有一顆純淨正直的心,我們的社會將被正能量所擁抱,「中國夢」不是夢,最終將會被「實現」所替代。
紀錄片觀後感(二)
這個寒假,我觀看了一部名為《圓明園》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由雨果觀賞園後的詩意評價作為開頭,將我們引入一個如同仙境般的世界,然後用大半的時間以一個傳教士的角度描繪了圓明園以往的輝煌,緊接著便開始英法聯軍燒殺搶掠的鏡頭,這一幕幕讓人心痛的景象,雖然很短,但已深深地刻入了我們的心中。最後的鏡頭便是現在的圓明園。
看完這部紀錄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悲憤。在觀看到英法聯軍焚燒圓明園的鏡頭時,我想說:這是我國建築藝術的精華,園林藝術的瑰寶,就這樣在一片火海中化為灰燼,這圓明園,建造歷時150餘年,投入的經費更是可以用「無數」二字來形容,而且,圓明園中的更多東西是用錢換不來的,如古老的青銅禮器,精雕細琢的陶瓷花瓶,歷代的名人書畫……這些東西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了就永遠沒有了。所以英法聯軍焚燒的不僅是無數的汗水和金錢,還是中國獨一無二的文化,更是全世界的一筆不可估量的歷史遺產。
在悲憤的同時,我也深思:為什麼中國自己的珍寶存放在清皇帝的離宮中,卻能被西方人輕易地掠奪和焚燒呢?答案正是清政府太軟弱無能,國力太衰敗,使得西方列強的鐵蹄能肆無忌憚地在中國領土上踐踏,如入無人之境。為了不受外族的侵擾,我們的國家應該更加強大,而少年強則中國強,我們現在要好好學習,長大爭取為國家做貢獻。
紀錄片觀後感(三)
一位西方的哲人說過「有兩種東西,我們越是反覆的思索就越會發現它永遠新穎,並不斷增長對它的讚嘆和敬仰:一個是頭上的星空,一個是心中的道德。」而共產黨人頭上的星空是信仰,心中的道德是為人們服務。
「沒有信仰人會活得很飄」這是時代楷模郭明義的一句話。是的,我也深深的認同他的話,沒有信仰我們總會容易迷失,甚至會對善惡的評判失去平衡。人具有社會性,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因此,我覺得人活著並不總是為自己活著,應該為社會有所作為。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應該得到統一。一輩子很短,如果用他來謀取物質的享受和個人的利益,生命如隨水而逝的落花留不下一絲痕跡。一輩子也很長,如果把個人的奮鬥融入人民的利益與黨的事業中那就成為了信仰的堅守,在信仰的堅守和傳承中一輩子就成為了永恆。
信仰是對萬事萬物存在唯一性真理的堅定不移的認定。因此,我覺得一個人活在世界上擁有信仰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信仰,有向善的信仰,否則會使人踏入絕境。在當代我覺得對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信仰就是正確的信仰
信仰的力量是強大的,在近代飽受欺凌的苦難的中國,無數仁人志士為了救國不惜以犧牲生命為代價,是什麼支撐著他們的這種精神?我認為是一種信仰,那就是為國家人民幸福生活奮鬥的信仰。在1921年,一件開天劈地的大事變發生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了。它為國家和人民帶來了黎明的曙光,也燃起了無數人的希望。無數的共產黨人讓我明白了信仰的偉大力量是多麼的無窮。也真是這種信仰實現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築造了中華民族的崛起。信仰使得生於大地主家庭本可享受榮華富貴的澎湃放棄對農民的剝削,主動消除剝削制度,成立第一個蘇維埃政府,成為一個為人民謀利益的領袖,並最終獻出自己的生命。信仰可以使十五歲的劉胡蘭在敵人的鍘刀面前堅貞不屈,視死如歸。信仰使一位平凡的戰士--雷鋒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的事業中,他在日記中寫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片土地,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著生活的崗位,如果你要告訴我們什麼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揚那最美麗的理想。()他是平凡中的偉大,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滴水,但要升華成雷鋒式的一滴水,是需要用信用去淨化,用奉獻去呵護,用執著去努力。當代雷鋒郭明義也是平凡的崗位上為人民作出不平凡的貢獻。
如果說在革命運動高於天的時代誕生的英雄為共產黨人的信仰繪就了基本底色,在激情燃燒的歲月湧現的典型為共產黨的信仰構築看精神高地,那麼新時期與時俱進的改革開放新時期總是站在時代前列的先鋒則展現出共產黨人為黨的永葆先進純潔和優秀的歷史畫卷。
有人會覺得共產主義信仰太過於虛無與飄渺,我想他們看了《信仰》紀錄片之後便不會再有這種感覺。對於共產黨的信仰雖然在不同的時代背景有不同的具體內容,但是本質卻是一致的,那就是為人民服務,為中國的崛起而艱苦奮鬥。在和平年代我們不需要像過去戰爭年代無數的令人敬仰的革命先烈那樣,拋頭顱灑熱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為人民服務是當代共產黨人的信仰。人民,就是共產黨員的上帝,所以的上帝都比不上他那樣神奇。王進喜,焦裕祿,孔繁森,錢學森,鄧稼先……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員為中國建設新中國付出了他們價值。
我們不必追求轟轟烈烈的豐功偉績,我們只要用我們自身的行動去影響和帶動他人來作出自己的貢獻並證明在中國大地上還有這樣前撲後續的共產黨員為人民和黨的事業努力著,讓人們相信這是真實的。我覺得這要每個人都能有這樣的信仰,那麼建設一個和諧的、健康的、繁榮的、民主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便會實現。
看了這個記錄片之後,更加堅定了我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仰,堅定了為人民創造幸福生活的信仰。在我的心中深深植入了人民這個核心,我將會在日常實踐中貫穿為人民服務的核心並為之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