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手上拿了一杯水,接下來你要幹什麼
這個問題,最先是從一本書上看到的。我覺得特別有意思,於是問了很多人,他們的回答無非就是:喝了、倒了、潑了、撒了。於是,忽然想到了身邊一個哥們兒故事。
第一次遇見C,是在網上。那時我還在當老師,抽風想要去拍一部微電影,於是我在網上發了一個帖子,說如果你想拍電影,無論你是否有專業,只要你還有演員夢,都希望你能加入我的團隊。
C是一所酒店大學的學生,那裡的學生幾乎大學四年的狀態,都在玩著遊戲或者昏昏欲睡,他也是一樣,無聊的刷著網頁,然後思考著畢業後要去哪家酒店幹活。
C給我投了一份簡歷,然後很快的,我們就坐在了一起聊劇本。起初他只是想跟女一號搭戲,但因為他長的好看,我們幾個討論過後,堅定地認為男一就是他。就在他加入我們劇組的第一天,他開始勤勤懇懇的跟著劇組跑戲,一次半夜拍到了兩點多,寒風瑟瑟下,我和兩個攝像帶著他,拍天橋的戲,凍得手不停地發抖。進賓館後,很快,我們的手已經不能動了。他點了一根煙,淡淡的說了一個字:操。
我說,不行了吧。不行了以後就別走這條路了。
他說,凍得真爽。
半年後,我們成功開啟了第二個項目,拍攝第二部電影。C從主演,變成了幕後監製,他開始籌划著前前後後的事情:地點、時間、物資分配,偶爾,他還會提出一些分鏡頭的建議。再過了半年,我們成立了龍影部落工作室,C成為了合伙人,做起了真正和電影有關的事情。
第二年,C從酒店學校畢業,那一年,所有人都在討論去哪個大酒店當服務員,去哪個小酒店當經理,去哪個國家申請相同專業的時候,C毅然的開始走進電影圈,走進了博納,當上了製片人。因為之前大學四年有過一些電影底子,於是很快就被電影界認可。
過了很久,我們在一家酒店拍戲,看到了他的朋友,已經當上了經理。經理看到他,大喊,這不是C嗎?怎麼開始拍電影了!
C笑著應付了兩句,回到路上,他跟我說,要不是他當時來劇組實習拍戲,說不定也在做酒店。真的不知道現在的自己在哪裡。
我說,做酒店也挺好啊。
他說,那畢竟我不是太喜歡啊。
曾經有很多大學生問過我,我學法律的,以後能不能當主持人;我學美學的,以後能不能當歷史學家;我學電氣的,以後能不能當導演。看似完全不相干的職業,但我的回答都是,能。
因為這三個例子,分別是撒貝寧、易中天和高曉松。
我們走進大學校門,原本是想讓我們的視野變得更廣,可惜的是,當我們被迫或者不得不選擇一個專業的剎那,忽然發現,自己的視野變小了。我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要為專業課服務;我們的未來,一定要和專業有關;甚至找工作的時候,別人第一個問的是你是什麼專業。可是,誰規定,一個人大學被分配的專業就一定是自己以後要做的路。誰規定,一個人上的大學種類,就一定要從事相關的工作。
沒人。
或許,你學的是機械,可如果你喜歡英語,為什麼不在大學四年去自學英語,多參加英語社團的活動,去參加大家都能夠參加的英語比賽去證明自己的失利,然後通過這些比賽,認識一些圈裡面的朋友,從而淡然跨界。
或許,你學的是英語,但你喜歡影視,那為什麼不去讓自己多去劇組實習,多認識一些圈內的牛人,或者,趁著別人都在玩的時候,準備考一個電影學院的研究生。
我本科學的和英語沒有任何關係的專業,那年我參加英語演講比賽,現場幾乎都是英語專業的學生。當我勝過他們的時候,他們開始問,你又不是英語專業的,怎麼英語學的這麼好。
我說,因為我肯花功夫。你們每天學五個小時,我就學八個小時;你每天背一百個單詞,我就背三百個。
路是自己的,越走越寬,或者,越走越窄,是你自己決定的,跟你所擁有的無關。
既然如此,為何要用現有的東西,去限制自己的選擇和未來呢。
回到開篇的問題,如果你有一杯水,接下來你要幹嘛?答案很簡單,你要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和水沒關。這杯水,可以是我們的工作、是我們的專業,是我們的學校,總之,是我們現有的東西,可是,多少人都只是盯著這杯水,而忘記了自己真正生活的目的。
的確,當你有杯水的時候,你完全可以放下,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去跑去追去放肆去流浪去走南闖北,而不是因為一杯水,而停止了步伐,限制了你有的界限。
生命既然有無數的可能,那麼,為何要一杯水限制自己的步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