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勵志演講

教師讀書演講稿

教師讀書演講稿(一)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與書共舞,體驗教育幸福》

幸福,無疑是一種體驗,教師的幸福是什麼哪?是能夠體驗到教育的幸福。也許有老師疑惑了,今天演講的內容不是讀書嗎?你怎麼說到幸福上去呢?別急,請聽我慢慢說來。

孟子說:「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均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對於前面兩種快樂幸福,想必很多老師都能體驗到,但是第三種呢?像我們這類面上中學的老師,能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感受,想必少之又少。我們「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幹得比牛累」,從早上6點工作到晚上10點,天天不是備課,上課,改作業,就是坐班,開會,連沒有晚自習的晚上還得要早早到教室,安頓學生,找學生談話,天天得提起百分精神看著那些調皮搗蛋鬼,就怕他們搞出一件事情,讓你飯也吃不香,覺也睡不好。而學生呢,面對你的教育,不以為然,我行我素。辛苦的付出得到的竟然是「我們不喜歡你這個老師」。這樣的生活,我們能夠算「得天下英才」嗎?我們能夠體驗教育的幸福嗎?不,不能!

這樣的生活很累很累,這是我在做老師,做班主任後非常強烈的感受。面對你天天辛苦付出的學生,體會不到半點的幸福,感覺的只有無盡的疲憊,無盡的煩惱,這樣的感覺讓我覺得可怕!我還很年輕,我以後的教育教學道路還很長很長,體會不到教育的快樂幸福,我整個的人生幸福又何在?作為教育者,我都是滿心疲憊,我怎麼能夠培養出身心健康的學生?

我教書是為了什麼?語文是什麼?教育是什麼?什麼樣的教學是理想的教學?什麼樣的教師是理想的教師?怎麼樣才能讓學生接受我的教育?我的幸福在哪裡?……對所有這些,我曾經痛苦地思索過,曾經力求尋找出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的模式。

困惑的我,把目光投向了書籍。我訂閱《語文教學參考》,《班主任之友》,我看李鎮西,於漪,魏書生,我讀葉聖陶,朱永新,蘇霍姆林斯基……我看大家們的教學快樂,我品大師們的教育幸福。看到別人是那麼快樂地教書,那麼幸福地去教育學生,我很是羨慕!從他們的幸福中,我明白了「教育在任何時候和任何地方都不是什麼已經完成的和完善的東西」(第斯多惠),哪有什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模式?哪有適用於任何教學內容和任何班級的教育教學套路?所有的教育、教學,所有的課程,其本身就是一個過程,一種動態,一種求索、努力和掙扎。在這個過程,有得有失、有甜蜜與憂傷、有幸福與苦難、有憧憬與代價。而要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就要學會給自己減壓,學會捨棄,捨棄疲憊,捨棄煩惱,減去沉重。「一葉落,荒蕪不了整個春天」,擁有一種陽光的心態,才能在繁雜的工作中體驗到工作的快樂;擁有一種陽光的心態,才能在喧鬧的生活中體驗到生活的寧靜;擁有一種陽光的心態,才能享受到一個教師的幸福。

幸福是一種體驗。這種體驗就是需要多讀書,多積累,增加文化底蘊。就這樣,我和書籍跳起了舞。我看文學、哲學,我讀教育學、心理學,課後,我也寫起了教後記,教育札記。我不斷地讀,不斷地思考,從書籍中尋找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慢慢的,我發覺自己工作起來順多了,教育學生的方法也多了,生活變得快樂了。

曾經聽說這麼一句話:我們社會的前進不在於忙忙碌碌,而是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我想,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在漫長的教育教學生涯中,體驗教師的幸福,不僅要埋頭苦教,更要抬頭看路。我們需要與書共舞。與書共舞,能矯正我們因忙碌工作而迷失的方向;與書共舞,能喚醒我們因忙碌工作而懶散的性情;與書共舞,能夠滋潤因忙碌工作而痳木的心靈。與書共舞,我們會一天天變得充實,與書共舞,我們能夠一天天懂得了人生的快樂,享受到了教師的幸福。

老師們,你們想享受這種幸福嗎?那麼,就跟我來吧,與書共舞,體驗教育幸福!

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每當我讀一本新書,獲一份知識的時候,我心中的那種快樂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正如培根所說;「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教師,要想能夠適應新的教育形勢,就必須讀書加以補足,況且,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沒有一個淵博的大腦是不行的。讀書讓我們能夠很好的乘上時代的風帆,才能夠讓自己的職業生輝。

博斯威爾有這樣的一句話:「每天讀上五小時書,人很快就會淵博起來。」我們的教師每天很多時間都用在教育教學中,或許不可能這樣的投入,但是只要書籍在我的心中,我每天抽出一點點的時間,我就可以補足自己的不夠,因為知識是來不得半點虛假,更不能是道聽途說。

我們可以從教育理論書籍中獲得理論的指導,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指引方向;我們可以從名家名著中或者精神的營養,為我們的自身素質的提高獲得高品味的營養;我們可以從眾多的書籍中找到人生的意義,生命的詮釋,心靈的感動。

一句諺語這樣說:「生活中沒有書,就好像天地間沒有陽光;智慧中沒有書,就仿佛鳥兒沒有翅膀」。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是以禮儀大邦聞名於世,我們的民族從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席以待」、「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就深刻反映了這一點。讀書才能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常關係的準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能真誠待人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是內在優秀品質的外化。讀書是提高個人修養的必然途徑,是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完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愛國、氣節;奮發、立志;改革、創新;勤學、好問;勤儉、廉介;敬長、知禮「等傳統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國魂和精神。構建和諧社會,正是需要我們廣大的人們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知書達禮。作為人師的教師,也唯有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夠更好的為社會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讓我們堅信自己的信念不會改變,讓我們在讀書中感受人生的哲理。

教師讀書演講稿(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審老師:

大家好!再次接到參加演講比賽的通知後,我熟思了很久,這次的文稿寫出來,能否完整地展現我的想法,我真得沒有把握,但是,既來之,則安之,我也想借這個機會說一說與孩子們一起讀書的感受,懇請專家和各位評審老師多批評指正!我演講的題目是《共讀與共贏》!從這個題目中不難看出,我的觀點是:與孩子們一起讀書,絕對是一種共贏的效果,無論是自己的學生還是自己親生的孩子,都是這樣的結果!

先說一件和自己的學生一起讀書的往事吧,那件事給我的觸動真的不小!事情要追溯到2001年的春天,國中語文教研員蔡老師到我們學校去聽課,領導安排我來講這堂課,根據教學進度,適逢我講《楊修之死》這篇課文。我自認為對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比較精通的,所以,事先並沒有在備課上下多大的功夫!那個時候的授課,對於啟發學生思維這一環節要求的不高,()我只是照本宣科地理順了文章的結構,並解決了字詞,之後就讓學生們自己讀課文。在學生們讀書的過程中,我在黑板上寫下了這樣一個問題:楊修為什麼會死?然後等學生讀了一會,我就讓大家開始討論!學生們有的沉思,有的翻課本盲目地找答案。

本來,按照我的估計,學生們的回答基本上是偏離不了」楊修本人恃才放曠「和」曹操嫉賢妒能「這兩個答案的,因為,在我的腦海深處,這本也就是導致楊修死亡的根本原因。我信心滿滿,期待學生們能按照這個思路來回答,答完這道題,所有的教學環節就全部完成,我也就可以順理成章地下課了,想到這裡,我不免有些得意,講這麼一堂課,太簡單了!誰知,一個我最信任的學生的回答卻讓我大吃一驚!他說,羅貫中的本意並非是夸楊修聰明!其實,他很傻,並非真的聰明。聽了他的回答,我的腦袋當時就」嗡「地一聲,心想,孩子,這是在聽課啊,你可別給我砸了鍋!

心理是這麼想,但我還是硬著頭皮請他來說一說自己的理由。於是,那個學生不緊不慢地說出了一番令我在以後的教學甚至是做人上都將畢生銘記的話。

他說,楊修雖然是高智商,學識淵博,但是這不代表他就一定是個聰明人,他若聰明,就不會糊裡糊塗地捲入到曹操繼承人爭奪這件事當中;他若聰明,就不會在曹操的食盒上寫下」一人一口酥「這五個字,難道說,曹操身邊能人眾多,就止他一個人了解曹操的真實想法嗎?其實不然,能人到處都是,只是別人比他更了解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再說一說他最後的死,曹操是以他禍亂軍心為理由殺了他的,虧他自己當初在埋葬曹操身邊侍衛的時候說過」操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這句話,你知道曹操居心叵測,陰險歹毒,自己卻偏偏往槍口上撞,難道這就是聰明的表現嗎?所以說,他很傻!

聽完了他的這一番陳述,聽課的蔡老師帶頭鼓掌,所有的學生也一齊鼓掌,而我的冷汗卻嗖嗖地往外冒,心想,你小小年紀就能把問題看得這麼透?但是,我當時沒有做任何表示,草草地下了課。課後,我急忙把他叫到辦公室,就問他是誰教他課堂上這麼回答問題的,他說,爺爺在家裡經常給他講三國的故事,還告誡他,做人千萬不能學楊修。我把他表揚了一通,就讓他回去了。而自己卻久久陷入了沉思。與其說是沉思,倒不如老老實實地說是在心頭自我反省了一通。我想到了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這部小說里寫曹操去世的時候寫過這樣的兩句詩:書生輕議冢中人,冢中笑爾書生氣。是啊,我們這些做語文老師的,並非講述完一篇課文,就算真正完成了教學任務,用現在的觀念來解讀,那就是」和諧、高效、思維對話「是否真正落到了實處!那堂課,我想,若干年後,我的學生們或許早就忘記了,因為,那本也就是一堂普通的課。而我,卻終生難忘,我真的覺得,那堂課上,我才是真正的學生,我的學生其實才是真正的老師!古人說,學無止境,我必將終生銘記這句話。

和學生共讀,那一次,我實在是受益匪淺。

時間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轉瞬間,我的女兒已經5歲了,每每提及她,洋溢在我心頭的就全是溫馨與甜蜜了。由於在鄉下工作,每星期才只能陪她兩天,心頭總難免有些愧疚。所以,呆在家裡的日子,我儘量多陪她一起讀讀《幼兒畫報》,然後做做遊戲。她是非常喜歡和我一起跑跑跳跳的,她的性格實在太活潑。記得那次一起讀《江雪》這首詩,她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非要我反覆地給她讀——」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讀了幾遍,我懈怠了,耍個小聰明,讓她自己讀,她眨巴眨巴眼,就開始了!」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小兔子毛!「我當時聽了一愣,不是這麼說的啊,詩怎麼能這麼背?我有點惱火,卻沒發作,只是問她。而她,理直氣壯地說,雪啊,就像小兔子毛啊!

我就喜歡這麼背!之後,自己就在那裡反覆重複背誦。我頓時恍然大悟,沒錯的,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她這麼一來,不比課堂上讓學生硬生生地去造句子好得多嗎?想到這裡,我轉怒為喜,也跟她一道開始」瞎背「起來。夜深了,我和她媽媽一起鬨她上床睡覺,我又重複白天」小兔子毛「這幾句,她就咯咯地笑,笑得那麼開心。她睡了,嘴角分明帶著微笑。我想,在這個夜晚,在她甜蜜而又美麗的夢裡,她一定會夢到紛飛的雪花,雪地上蹦蹦跳跳的一隻小兔子,還有她在那裡快樂地追逐,無憂無慮地玩耍吧。夜深了,我坐在燈下,仔細品讀白天的甜蜜,我想到了一位先哲說過的那個詞語——」教無定法「,這話真對!用什麼樣的方法去教學生是最好的?我估計沒人敢輕易地回答。記得以前在寫教案的時候,每每遇到」教學方法「這個環節的時候,總是應付了事,現在想來,這還真是一門大學問。看來,和女兒一起讀讀書,讀讀畫冊,也有這麼大的收穫嘛,真是學無止境啊!

古人說,書山有路勤為徑,這是勉勵後人讀書當勤奮;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則說,」銜觴賦詩,以樂其志「,這是把讀書當做淡泊名利,陶冶情操的一種生活方式。而我則想說,工作的時候,多和學生一起品讀品讀文章,用心教教學生,把你的一身本領好好施展出來;回家的時候,有時間多陪陪孩子,一起讀讀書,這是一種天倫之樂啊。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能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個道理吧!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