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傳讀後感1000字(一)
《阿Q正傳》最初發表於《晨報副刊》,後收入《吶喊》。是魯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說。魯迅在談到這篇小說的寫作動機時曾經說過,主要是為了揭示「國人的靈魂。」(《阿Q正傳·英文版序》)魯迅在這篇小說中表現出來的改造「國民性」的思想;魯迅對阿Q表現表現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態度。
小說的中心人物是鄉村流浪漢阿Q的。《阿Q正傳》通過阿Q和他周圍人的冷漠形象地揭示了中國農民的痳木和不覺悟,揭示了人性的弱點。也折射出中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致命弱點。
阿Q是一個貧苦的流氓無產者的典型。
阿Q是個受壓迫的農民。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無名無姓。有個姓氏卻被趙太爺剝奪了。只能靠打短工為生活。——「別人舂米,他便舂米;別人插秧,他便插秧。」
阿Q性格的最主要的特徵是「精神勝利法」。所謂的「精神勝利法「就是在現實中無法獲得滿足只好在精神上、在幻想中尋求自我安慰。小說中的《優勝記略》和《續優勝記略》都是他的這種精神勝利法的表現「行狀」。歸納起來,精神勝利法的主要特徵有:自欺欺人、自我安慰。阿Q只求在精神上戰勝對方,既自尊自大,又自輕自賤,死要面子又欺軟怕硬,痳木健忘而糊塗終生。比如,被人打了,就用「兒子打老子」來自我安慰;別人說他混得差,他就用「祖先比你闊」來搪塞。具有驚人的健忘症。前面被人打了,轉身之間忘得一乾二淨。轉嫁痛苦,耍無賴。畏強凌弱是他性格的重要特點之一。剛剛被強者假洋鬼子用「哭喪棒」打得鼻青臉腫,轉眼之間就去欺辱小尼姑,強行摸小尼姑的頭,還說「為什麼和尚摸得,我摸不得」。偷了別人家的蘿蔔,卻要蘿蔔說話。等等。
但「精神勝利法」不是阿Q最根本的特徵,他的根本性格是缺乏起碼的自我意識和個性意識。
阿Q的身上還有封建的正統思想和傳統意識。他認為,凡是革命都是與他作對,革命黨捉住都要殺頭。這體現了阿Q身上的保皇意識。他自己雖然經常受到別人的侮辱,但卻以欺侮女人為樂。並且認為「女人是禍水」,自認為「男女之大防甚嚴」,超過了古今的聖賢。儘管到處流浪,還要傳宗接代,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就是這種宗法家族思想的體現。
阿Q參加革命,其實對革命並不了解,一個把自由黨變成了「柿油黨」的流浪漢眼中的革命,是完全根據自己的本能來確定其含義的。在阿Q的眼中,革命就是古代戲曲中的場面——「銀盔銀甲。三尖兩刃刀」;所謂的革命,就是搶得財產,把秀才家的寧式床搬來;就是搶得女人,把秀才老婆和女兒等女人搶來,享受他得三妻四妾式的帝王生活;就是仇殺,把秀才等殺掉,把王胡殺掉;就是欺壓別人,讓小D搬東西,搬不快就打。所以,阿Q的革命一旦成功將比失敗讓人更加可怕。
阿Q性格有著深刻的文化根源。它與中國歷史,特別是近代中國屢遭外國侵略的屈辱歷史相聯繫。是那種雖然破落,但還自認為是天朝上國的鴕鳥精神的折射;它也是中國小農經濟社會的產物。中國小生產者的保守落後、不覺悟等弱點使阿Q這樣的農民更容易染上「精神勝利法」。同時,阿Q的性格還與傳統的儒家文化尤其是道家和釋家文化相連線。迴避現實和不敢面對現實,是阿Q和傳統的道家和釋家文化的相通點。
《阿Q正傳》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魯迅寫作這部小說的目的,就是要揭露「國民的劣根性」,因此,阿Q的性格就是現代中國國民性的象徵。小說特通過阿Q身上的「精神勝利法」揭露了中國的民族劣根性,揭示了病態社會人們的病苦,「以引起療救者的注意」。阿Q時代屬於過去,但阿Q性格包含的內容並未絕跡,所以現在阿Q是現代中國國民的靈魂。魯迅對阿Q性格的揭露,意在對整箇舊社會的批判,對整箇舊的意識形態的批判。這體現了魯迅深刻的啟蒙主義的思想。
《阿Q正傳》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
阿q正傳讀後感1000字(二)
魯迅的《阿Q正傳》我已經讀過許多次了,至今依然還沒能完全弄懂其中的深意。大概是我自己頭腦特別笨的緣故吧,不像有些人那樣,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奧妙,一眼就能挖掘出它的現實意義來,並讓它創造出價值,帶來豐厚的社會財富(其實就是他自己的財富),同時也宣傳了我國偉大的文學家魯迅,為我們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大廈的建設壘了n塊磚,加了m片瓦。我實在是非常佩服這些高明人士的頭腦和眼光的。
也許是因為我曾經讀了幾本古書,中了舊思想的毒,思想比較保守,屬於呆子一類,故從來只知道有為聖人立祠(如武侯祠——武侯可能是「智聖」),為鬼神立廟(如文昌廟、藥王廟等),而從不知竟會有人為阿Q這樣的不知名氏不知行狀更無豐功偉績且曾被拉到十字路口槍斃示眾的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建祠立廟的。然而,在我國的靈秀山水地紹興,卻有一家「土谷祠」專門為阿Q建立起來了。土谷祠是魯迅小說里阿Q住過的地方,是在未莊的。它何以會出現在紹興,我不得而知,也許這是分店或者連鎖店吧。但我又太孤陋寡聞了,沒聽說過哪裡還有一家土谷祠,這到現在為止應該還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的。也許未莊就是紹興,紹興就是未莊吧,但我又不懂考古,也沒有考證過。究竟土谷祠為什麼會開在紹興,那就只好等淵博的學者們來考證考證了。總之,現在紹興就是有這樣一家土谷祠。
那麼土谷祠里供奉的是什麼呢?我沒去過,不大清楚,大概就是社神穀神吧,好保佑當地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然而,我們精明的商家,好像還沒這麼博愛,眷顧到上至神只,下及黎民。但裡面又不供奉阿Q,因為他不是聖人,他們為阿Q立這一家土谷祠,只是因為這是阿Q曾經「下榻」的地方。()就這問題我想來想去,最後總算想通了:所謂的「土谷」者,土地和稻穀者也。而現在保佑土地和稻穀之神,就是錢爺爺、孔方兄,亦即財神爺。試想那土谷祠的老闆、廟祝,不就是在這萬能之神的保佑之下獲得建屋買房的土地和吃飽肚子的稻穀嗎?至於阿Q和魯迅,只不過是財神爺香案上的香爐罷了,就專門等待那些熱愛魯迅、熱愛文化、熱愛旅遊的「香客」們前來上一炷香。想通了這些,我就更是對那些老闆和廟祝佩服得五體投地了:他們既保佑了自己的土谷,也給當地帶來了土谷,而且讓「香客」們獲得了無價的精神享受,就像是善男信女們禮拜禱告完畢之後的精神上的舒坦一樣。他們建立了這土谷祠,真是利己利人,利國利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真真足可為聖人矣!
上面說了這麼多,仿佛都是從「耳聽為虛」的東西上引發的。紹興土谷祠的情況,我只是從那些寫得繪聲繪色的旅遊指南中的介紹和遊人的敘述中得知的,自己並未去過,看什麼時候去瞻仰瞻仰吧。然而,魯迅的小說《阿Q正傳》卻是「眼見為實」的。阿Q有一些名言,那就是「我們先前——比你闊多啦!你算是什麼東西!」或者是「我的兒子會闊得多啦!」可是阿Q先前是不是很闊,他的兒子(不知道他有沒有兒子)會不會更闊,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阿Q的現狀很糟,這從小說中就能看出來,不用多說。阿Q的這些名言我好像不只是在小說里看過,仿佛在現實的世界裡也能經常看到、聽到過。也許是人們引用了阿Q的名言,並發揚了阿Q的精神吧。有時候,我很覺得咱們中國人對外國人的態度,很像阿Q對未莊人的態度,很落實了他名言裡的精神。每當我們提起——尤其是在外國人面前提起——我們祖先的豐功偉績和他們所創造的燦爛的華夏文明,我們都總會禁不住油然而生起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因為我們的祖先繁榮起來之時,外國「諸夷」還處在蠻荒落後的時代——這種遙遙領先於外國的局面,從秦漢一直持續到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康乾盛世」。因此,現在我們能很自豪地在老外面前說:「我們先前——比你闊多啦!」(鑒於友好和禮貌,我們省略了「你算是什麼東西」,但有衝突時,這不客氣的話仍然是不會省略的)。所以,我們老是炫耀我們祖先的「四大發明」。然而,現在,我們卻總是對外國人——不管是哪一國的——青眼有加,幾乎到了諂媚討好的地步了;而對本國的同胞,卻動輒白眼相向,甚至大打出手——就像阿Q對小D和王胡。也許他們都學過阮籍發明的特殊眼球運動,或者這早就成了一種遺傳功能了。
不過,儘管我們習慣了炫耀過去,陶醉於n年前的繁榮昌盛,習慣於今天對外國人點頭哈腰,但我們畢竟還是自強不息的,這看我國經濟飛速增長的勢頭就知道了——如果連這點也沒有,那距離亡國就不遠了。因此,我們有些樂觀的預言家便斷言:「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或曰:「未來的全球化就是中國化!」我聽了這些偉大的預言,感覺好像是聽著阿Q在喊:「我的兒子會闊得多啦!」可是既然那些預言是出於那些思維清晰頭腦聰明的分析家、預言家之口,我仿佛就沒理由不相信了。因為我沒有他們那樣的清晰的思維、聰明的頭腦和敏銳而且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而且我看著國家確實是一天比一天強大起來,這仿佛也就印證了那些偉大的預言了。是的,我們的兒子會闊得多!然而,這又像是以前有些同樣偉大的預言家看著這世界一天比一天壞,就預言1999年某一日(忘了是哪一日了)是世界末日一樣,那時也確實有很多人相信的。但我是從上世紀走過來的,也經歷了1999年的那一天。而我到現在居然還沒有死,世界居然也還在。
話說了這麼多,不知有沒有掃了各位遊客的雅興;或者妨礙別人眯縫著眼睛享受幾百年前的繁榮盛世和夢想著幾十年後一統天下的大同世界;或者打擾了諸君做眼球運動。所以我還是儘快閉嘴吧,否則要該槍斃的就不是阿Q,而是我了——而我是知道我死了之後是沒有機會在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女)的。而且我也要學得聰明一點了,與人們一起高唱:「土谷祠不倒,阿Q萬歲!」;也只能與人們一起陶醉於我們祖先的繁榮盛世,並神往於那些偉大的預言了。
但是,我只想說:「魯迅精神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