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魯迅希望讀後感

魯迅希望讀後感(一)

郁達夫說過,要想通過閱讀來了解中國,只有一條捷徑,就是讀魯迅,讀懂了魯迅,也就懂得了中國的一半。我想是這樣的,倘若讀懂了魯迅的很多作品,也就基本懂得了他心中若隱若現的希望。

《希望》寫於1925年1月1日,魯迅在《(野草)英文譯本序》裡說:「又因為驚異青年之消沉,作《希望》。」魯迅一貫鍾愛青年,他把民族振興的希望和光明的未來寄托在青年身上,因此青年的每一點變化都牽繫他的思想,影響他的情感。

魯迅說:「文學,總是環境的產物。」魯迅在寫《希望》時,正是段祺瑞把持中華民國政權,北京又處於中國近代史上的又一個黑暗時期。於是魯迅在無聲的吶喊,想以《希望》喚醒被痳痺的青年。

魯迅的散文詩,是在唱那希望之歌,迎接勝利的曙光。

魯迅希望讀後感(二)

魯迅寫這篇文章時的心情正如他在《南腔北調集<自選集>自序》中說:「見過辛亥革命,見過二次革命見過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看來看去,就看得懷疑起來,於是失望,頹唐得很了。……不過,我卻又懷疑於自己的失望,因為我所見過的人們,事件,是有限得很的,這想頭,給了我提筆的力量。『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虛妄在我理解就是不真實,不存在。魯迅引用裴多菲的這句詩是想說,絕望是不真實的,不存在的,絕望里本身就藏著希望。()希望也是不真實的,希望里也藏著絕望。當一個人內心很絕望時,其實恰恰是他對人,對事寄予最多,最高期望之時;而當一個人內心充滿希望時,其實他也面臨著失望乃至絕望的風險。沒有純粹的絕望,也沒有絕對的希望。絕望和希望可以相互轉化。

作者在文中說自己的心在用希望的盾抗拒空虛的暗夜的襲擊時陸續變得寂寞,平安,失望了。雖然青春早已逝去了,但自己依然在抗爭,是因為相信深身外的青春固在。然而,現在連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了,難道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嗎?作者正是驚異於當時青年人的消沉,作了本篇文章。但是,他又對自己的失望很懷疑,因為他的見聞有限,所以他覺得希望還是存在的。「我」還在這不明不暗的虛妄的世間活著,「我」應與那身外的青春,即進步的青年們一起去戰鬥。這樣,「我」就可以擺脫寂寞和衰老,讓生命重新煥發別樣的青春,改變這暗夜。

既然青年都消沉了,「我」就自己肉搏這空虛的暗夜,擲一擲身中的遲暮。而當我真正肉搏這暗夜時,真的暗夜卻沒有了,隱匿了。事實證明,「我」在實踐中驗證了裴多菲詩歌的正確性。「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我」看到了新的真實的希望。

在著篇文章中,我們看到了一個不屈不撓的鬥士形象。魯迅正是這樣一個思想界,文藝界的鬥士。他對當時的社會現實有著冷靜的思考,清醒的認識。他是站在時代的高端,走在抗爭的前列,力求喚醒一個個愚昧、痳木的靈魂,拯救一個沉睡的民族。然而「高處不勝寒」,正因為他的思想超越了普通人,超越了時代的局限,他成了一個孤獨的清醒者,孤單的鬥爭者。一個人面對各方面的壓力和痛苦。雖然也有過彷徨、失望,但依然沒有放棄希望和鬥爭,依然在用一支支筆作為自己的匕首、投槍在戰場上揮灑著,引導國民突出重圍。《希望》這篇文章正是魯迅頑強鬥爭精神和旺盛生命力的真實寫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