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藍色多瑙河有感(一)
《藍色多瑙河》是一首由奧地利著名作曲家小約翰施特勞斯創作的圓舞曲。在《時代廣場的蟋蟀》中,塔克聽了柴斯特用翅膀拉出的《藍色多瑙河》,讚嘆不已。今天,在我們的閱讀課上,老師也為我們播放了這首被人們譽為「奧地利第二國歌」的《藍色多瑙河》。
這首圓舞曲由序奏,五個小圓舞曲和尾聲組成。隨著一聲輕而徐緩的聲音,黎明的曙光撥開了河面上的煙霧,喚醒了沉睡的大地,多瑙河河面上波光粼粼,水波在輕柔地翻動著。遊人們走在多瑙河畔上,翩翩起舞,陶醉在大自然中。蜜蜂嗡嗡地叫著,風兒吹動著樹梢。桃花,梨花,杏花都綻開了笑臉。輕盈的曲調像春姑娘在高高的山上對著多瑙河招手。小姑娘和小伙子們歡樂舞蹈著,衣飾飄飛著,將我們帶入了爛漫無比的遐想之中。彎彎曲曲的藍色航道上,一艘艘輪船穿梭而過,泛起了一層層漣漪,發出了美妙動聽的回聲。河面上小鳥清脆的叫聲和著浪花的聲音,讓人沉浸在田園詩情之中。尾聲階段,作品用連續的顆粒性節奏表達了人們的歡樂之情,接著以快速的節奏收尾。
這真是一聲美妙動聽的曲子!難怪當初塔克老鼠會驚嘆不已!現在,我對蟋蟀柴斯特更加佩服了,它真是個音樂天才啊!
觀藍色多瑙河有感(二)
也許是因為對藍色的情有獨鍾,初次聽到《藍色多瑙河》我就在想那一定是一片透明的藍,一片平和的藍,一片神秘的藍,於是我的心裡便更多了一分對《藍色多瑙河》的喜愛與好奇。
當有幸對她進一步了解的時候,我才知道那現實中的多瑙河居然與我想像的有天差地別。
管弦樂曲《藍色多瑙河》是奧地利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的得意之作,亦是一首典型的維也納圓舞曲風格的管弦樂作品。施特勞斯因多去旅行演出,使維也納圓舞曲風靡全歐洲,且被譽為「圓舞曲之王」。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憧憬的色彩,這種色彩和現實中我們所感受到的也許有所不同。就像藍色多瑙河,()現實當中,也就是施特勞斯看到的多瑙河並不是藍色的,恰恰相反當時的多瑙河在人們看來是混濁昏暗的,並且經常洪水泛濫,正是這種可怕的顏色深深的留在了他的記憶中。施特勞斯把《藍色多瑙河》幻化成燦爛的音符,譜寫出的他心目中真正憧憬的多瑙河,藍色晶瑩地猶如博大的母愛般透徹心扉。
作品的主體是五首小圓舞曲地連綴,前有小序曲,後有結束部。
小序曲中小提琴拉出輕微的顫音開始,微微泛起波浪的多瑙河在藍色的序幕中拉開。之後的五首小圓舞曲都有兩個主題思想,輕快的節奏,明朗的旋律,似乎呈現出多瑙河時而活潑充滿生氣,時而健美蓬勃向上,時而典雅高貴大方,時而優美楚楚動人,時而樂觀熱情洋溢……最後,樂曲在歡騰熱烈的氣氛中結束。
1867年施特勞斯首次征服巴黎,《藍色多瑙河》從那裡流向世界各地,施特勞斯與他的多瑙河輝煌至今。奧地利的著名音樂學家普拉維這樣說:維也納人甚至開始熱愛他們那條曾經可憎又可怕的多瑙河了,正是因為施特勞斯,人們願意把多瑙河從心裡看成藍色。一首樂曲可以迅速將一條河流的形象和色彩改變,這是上帝都不具有的力量,但確實是音樂的力量,也是施特勞斯的力量。
這樣的多瑙河在人們心中流淌至今,乃至之後無窮無盡的悠悠歲月……音樂美化著我們的世界,充實著我們的思想,因為音樂,世上有很多我們至少還可以保持一份最美好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