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一座城池讀後感

一座城池讀後感(一)

「我其實從來不相信鬼神,但是我從小就固執的認為,空間是固定的,而時間是抽象的。就是說,在一個固定的空間裡,有不同的事物和我們分享這不同的時間。我們是不能彼此看見的,在大部分的時間。而我們是不能和比我們更加未來的事物分享這時間,就如同在另外一個時間裡,那批事物總是和過去的事物分享著這時間。

而時間其實是一個靜止不動的東西。只是我們誤解了時間的意義,讓時間不斷向前移動。空間的固定和時間的精緻又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靜態。好比我在某個時間看見了之前發生的事情,而其實在我們看來,是因為那件事情留下了太多強烈的精神力量,讓它能夠長時間地停留在空間和時間的某個交叉里。而與此同時,在我們看見以前發生地事情正感覺到恐懼的時候,那件事情在那些事物的那個時間裡,正在真切地發生著。無論是戰爭或是謀殺或是交通事故,因為一個人或者很多人的精神在瞬間釋放了,也就是說,他們死了,但又不是正常死的,所以留下了強烈的訊號。

這些訊號有時候異常地強烈,但是他不能做出任何事情。就是說,他只能藉助在他出現的那個無限個時間裡的無限個事物中以自己的力量去完成某些事情。這取決於那訊號是否強烈到可以控制在同一個空間裡的不同的時間裡的另外一個生物。

這樣就很好解釋很多恐怖的事情。那不是發生在同一個時間的事情,卻在同一個空間裡出現了。時間和空間的運作是那麼複雜,你總要允許在這複雜的平衡里出現一點失誤,就是你看到不同時間裡發生的一個正在發生的事情。」

我認為這就是這本書的中心,也就是作者對時間和空間的理解,但這段冗長的理論,相信很多人都跳過了。我也是看過幾遍後才重新理解這段話的。

小說一共寫了三次爆炸。第一次是工業區化工廠的爆炸,第二次是大榮液化氣站的爆炸,也就是大榮公寓的由來,第三次爆炸出現在小說結尾的高潮部分,並且第二次和第三次商店都在混亂中被洗劫一空。

根據我的理解,這三次爆炸是同一場爆炸,只是這場爆炸發生在了三個不同的時間裡。由於這一爆炸蟬聲了強烈的精神力量,導致了「我」和健叔等人在某個時間看見了之前發生的事情。

證據就是:三次爆炸都引發了人們爭相出來圍觀,並造成了治安癱瘓,商店被洗劫一空,更重要的是,三次爆炸都遇到了一個女孩,雖然第一二次作者並沒有說出,但她肯定就是永久妹妹。

而這一座城池,就是作者所說的時間和空間在運作中出現失誤的那一點。在這座城池裡,發生在不同時間裡的事物在同一空間裡交錯地發生了。

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永久妹妹和C的關係。其實,永久妹妹就是C。

證據就是:永久妹妹的男朋友阿雄,他是一個藝術家,他能做出將頭插在操場上一個鐘頭然後自己爬出來,從內褲里掏出一條保護動物的橫幅這樣的驚人舉動,你們有沒有聯想到什麼呢?你們還記不記得「我」和C在英語提高班的時候的那個白痴英文老師所舉行的結業考試嗎?第一名是「我」而我做了什麼呢?「我」從口袋裡掏出一盒火柴,然後將裡面的火柴拿走,將空盒子給了句老師。正是這白痴的舉動,卻引發了句老師的大加讚賞,而且給了一個A+,並說,這是老師一直想要的感覺。而那個用衛生棉做了一個沙發的傢伙,也得到了老師的讚賞。你有沒有發現,這些舉動和那個白痴阿雄的舉動是那樣的相似。C當時正是因為這點才喜歡上了「我」,並且達到了近乎崇拜的地步。由此可見,永久妹妹喜歡上阿雄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小說最後一句:「你是害怕了嗎,還是別的什麼?」

最後的情節其實和「我」與C上到高樓的最頂層這一段相似。最頂層跳樓的視窗透過來的光芒溫馨而又安詳,暗示了另一個世界的入口,「我」當時想要上前看看,擺在面前的有兩條路,向前走到那窗戶口,或者下樓,後來我感覺C緊緊的抱住我的後背,並最後把我從頂樓拉了下來。

而本書最後時,擺在「我」和永久妹妹面前的還是有兩條路,一條是往城池外走的,一條是回到那一座城池的,「我」把選擇的權利讓給了永久妹妹,說:「明天一切都恢復正常了。」永久妹妹先是選擇了向城外走的路,跑了大概二十步,她忽然又停下來,說:「轉過來跑。」很顯然,永久妹妹在私奔和回城池中兩條路中,選擇了後者,最後,她也是緊緊的抱住了我,於是我轉身,在她耳邊說:「你是害怕了嗎,還是別的什麼?」

這樣的結局算是一種悲傷的結局吧,因為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因為無論如何,哪個方向,最終都是走不出這座城池的,因為你心中的那個圍牆始終在包圍著你。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城池,當你想逃避時就會躲進去,有的人躲得時間長,有的人躲得時間短,而「我」好像一直都沒有走出來。

一座城池讀後感(二)

讀完韓寒的《一座城池》,我長長地呼出了一口氣。可是心卻怎麼也輕鬆不起來,人性中醜陋、中國現實社會中不均衡、一些年輕人的盲目、一些官員的腐敗、一些社會的病態,在他的《一座城池》裡表露無遺。

兩個誤認自己犯罪殺了人的「逃竄犯」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開始一段生活,然後經歷這個城市裡的人生百態,看到這座城池裡的黑暗。

這就是故事的情節,雖然十分簡單,可是卻如同一個巨大的垃圾桶,裡面裝著各色各樣的垃圾,灰色的生活,灰色的人生。沒有希望的,卻又讓人常常想入非非的世界。充斥著的永遠都是無法言訴的、幽默下的沉重,讓人捧腹大笑之餘,更加多的是沉思。

尤其是結尾,雖然顯得有些倉促,但是對無政府主義的描寫,也有些深刻。人是不能脫離規則而存立的,失去了束縛那麼世界就會亂套。韓寒想表達的也許是,人沒有絕對的自由可言,絕對的自由並不能存立,尤其是對於中國人本性里有這樣適應自由的基因,如果給他們絕對的自由,那麼他們所做的事情,所帶來的後果是不能預計的。

一座城池,一個畸形社會的縮影,韓寒強烈地抨擊構成社會主題的小居民的低素質。本書大量描寫了發生一系列事故後「圍觀者」的心態。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在大榮公寓樓下的雜貨商店發生的火災,民眾關心的是看消防車怎麼滅火,而不是火是不是會燒著人。在原本很小的火災中,以一個老太婆的一臉盆水的潑出而結束了這場火災。而民眾居然想出了以老太婆擾亂治安來制止老太婆繼續救火。在大火撲滅之後,消防車為了不讓圍觀看如何滅火的觀眾失望,居然開起消防龍頭,而之後十秒鐘人群的散開又預示著什麼。這一連串精彩的描寫不禁使我搖著頭想著眼前的一切。

韓寒的《一座城池》用幽默的語言去刻畫令人沉重憂傷的社會縮影,正如韓寒親自提筆寫的序言:這部快速而緩慢的,幽默著憂傷的小說,純粹的是不需言多餘的序言的。

一座城池讀後感(三)

這個暑假難得靜下心來讀一本書,真是苦中有樂,苦讀不懂書中的真諦,樂在邊讀邊笑。

初讀《一座城池》,讀不出些什麼,只是笑。

再讀《一座城池》,有點疑惑,還有笑,笑以後,是一陣淒涼。

後讀《一座城池》,嘗到的,是酸味,還有羞愧。

《一座城池》也許我永遠也不能完全讀懂,也許韓寒也不懂。

貫穿著這本書的,是韓寒的幽默,與其說是幽默,不如說是黑色幽默,諷刺。

讓我挑一些出來說說吧:

文章一開始,寫了主人公到達了一個「全新」的城市,主人公在這個城市裡遇到看爆炸的人群,收費奇高的酒店,毆打顧客卻放著《讓世界充滿愛》的日本料理店,puma等名牌的仿製品,中獎後玩文字遊戲把獎金縮小十倍的工作人員,夢中抓住買了電視的「我」的那些以公謀私的警察,給健叔看病的醫生,樸實單純的同桌最終跳樓,在大榮公寓下的店鋪著火時救火的老太太遭到人的鄙夷以及消防員說的話,呼喚和平友愛的行為藝術家阿雄被人們冷嘲熱諷,「我」曾經在上海交的女友以及工業大學裡的三個妹妹(不含永久妹妹)的拜金愛情觀,路面結冰後在橋下歡欣鼓舞的人們和吊車師傅,都從不同側面反映了社會的黑暗。但是這些東西對於我們來說,已經是習以為常了,可是當事情都發生在作者身邊,發生在同一個城市裡面,便使我們覺得荒唐了,這個城市,也是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的縮影,而這個城市裡面的人性的敗壞,這個社會的病態到了哪個程度,也使我們不得不深思。

一場一盆水就能解決的「火災」,居然引來了民眾們的圍觀,偏要看消防隊員們的表演,充分誇張地演示出了人情世故。

整本書,都在寫社會,而我們發出的笑聲,也是在笑這個社會,笑這個社會的荒唐,但是我們為什麼不覺得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也很荒誕呢?()那是因為我們都習以為常了,這個習以為常也許是最恐怖了,因為我們對這個社會的各種醜惡的現象都接受了,我們對這些東西都痳木了,該是多恐怖的事情。

書裡面有一個片段,寫的是作者住的公寓旁邊的一個森林,都被圍牆圍住了,進不去,到後面,作者發夢,看見自己進去了,而且他本來就在裡面,而且還出不來。其實這個森林,也是社會的縮影,寫的是一個人在社會裡面,看著這個社會,但也永遠逃離不了,作者在森林裡面不斷地跑,不斷地找出口,也寫出了,社會裡面的人,我們所有人的無助和無奈。

文章的結束,由一個爆炸開始,在爆炸裡面,人們想到的不是怎樣解決問題,而是不斷地掠奪錢財,試問,在這個時候,錢財有什麼用,但是貪婪的人性已經使人們想不到這些了,街道阻塞,法治管理癱瘓,道德約束不堪一擊,人們自私的醜態,也跟隨著這個爆炸,爆發了。主人公拉著女友C的手,不斷奔跑,也跑不出困境,說明了人,無論怎樣掙扎,無論怎樣逃離,無論對我們所處的社會多麼的不滿,也是不能擺脫這個社會對我們的束縛的,這使人多無助。

文章的字裡行間都寫出了韓寒對社會的不滿,雖然讀起來的感覺覺得很輕鬆,但輕鬆之後有一種不能言語的沉重,這本書寫出來的東西,我還不能完全弄明白,這個問題太沉重了,韓寒寫出這麼的一本書,批判社會的書,是他的個性所在,而我,作為一個處於這個混沌社會的一員,已經沒有可以清晰地理解整本書的能力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