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逝讀後感(一)
我原是沒資格對魯迅的《傷逝》發表任何感慨的。從前沒有,那是因為十二、三歲的年齡還不懂得涓生的的矛盾和子君的悽然;現在不應有,那也是因為太過體驗他們的思想弱點,感嘆魯迅先生的細膩描寫,而慚愧自已不知該如何表達?
從昨晚掌燈時分,一口氣讀到凌晨,一遍一遍,再逐字剖析著,就恍若文中的涓生和子君就是現實中的他和我。早上上班時,我還拉住一個同事,不管她願不願聽,也強硬將整個故事的心理情節給她複述一遍。不知是我講的字句不漏還是她也有觸語生情的心態,總之,她聽得入神,連連稱這與現代的愛情婚姻沒有什麼區別。我便說,也許愛情原本就是沒有時代沒有年齡沒有國度的吧。但一想到現實中的他,那個連「因為,因為我已經不愛你了!」都不敢說的他,我心裡便黯然了……再回到電腦邊,我怎麼也坐不住,我聽到我心裡仍然在不停地訴說著……
《傷逝》是魯迅先生唯一以青年戀愛和婚姻為題材的作品,這是一篇悲情小說。作者以「涓生手記」的形式,回顧從戀愛到感情破滅這一年的經歷,用涓生的切身感受來抒發他曾有的熱烈的愛情,深切的悲痛和願入地獄的悔恨。
雖然涓生的故事發生在「五四」年代,在那個黑暗社會裡,戀愛和婚姻問題不可能是一個獨立的問題,他們感情的破滅似乎還可以歸罪於社會解放的過程。那麼現在呢?21世紀的愛情,創造在一個更進步更自由的時代,他們不會再經歷涓生的社會迫害,不必為「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的苦惱,也無需為求生而象涓生那樣「向著這求生的道路,是必須攜手同行,或奮身孤注」的決擇。但是,我們今天的愛情,卻因更加自由,一任的夢想還是重複著涓生的故事,一樣的愛了,逃了,最後拋棄他們曾經深愛過的女人,任她們自生自滅……
從涓生的個性心理描寫,我真實地感受到相愛至分手的殘酷,而血淋淋的愛情正是那個提倡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最後卻為了求生而離開子君的涓生親手埋葬的。涓生因為尚未忘卻的翅子的扇動,這在文中多處提到,而他又以為他的翅子又因子君「只知捶著一個人的衣角」而比先前頹唐得多……於是決定「那便是雖戰士也難於戰鬥,只得一同滅亡。」在決定著他們只有分離才能開闢新的道路時,他又意識到「----我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責,懺悔了……」這個時候他有一絲不捨,其實,他早預到子君沒有了他,只有死。因為子君「她自始自終,還希望我維持較久的生活……」就算這樣,涓生還是因為早晨的時間多,而計畫在閒談中,故意提起往事,似一個隱形的壞孩子,把那翻在心裡折騰過的「所謂不虛偽的真話」對子君說了出來,而子君聽後「她的臉色陡然變成灰黃,死了似的」。直到「子君卻不再來了,而且永遠,永遠地!……」,涓生這才意識到當初以為「將真實說給子君,她便可以毫無顧慮,堅決地毅然前行,一如我們將要同居時那樣。」恐怕是錯誤了,因為子君「她當時的勇敢和無畏是因為愛」。涓生最後雖然也悔恨和悲哀了,但卻只能換來子君永遠的空虛,歡欣、愛、生活已經全都逝去了。這個時候,我想人只有在失去時才感到存在的可貴,這句話便是真理了。
再回顧涓生對待子君愛情的過程,這裡可以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陰暗面。追求子君的時候「照見我含淚握著她的手,一條腿跪了下去……」,如此經典的場面在21世紀已經視為珍寶,更何況在那個世俗的年代。也難怪日後竟成了子君溫習的必修課,「我的言辭,竟至於讀熟了的一般,能夠滔滔誦。」。而涓生後來卻只當作是淺薄可笑的電影一閃。如此純真熱烈的求愛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踐踏了。其實我也不懷疑那個場面的真實,只是很明顯,涓生衝動的,甚至是不負責任的浪漫熱情,只能維持到得到子君的愛時,就成了「被質問,被考驗」的負累了。
他們相愛的時候,涓生是這樣形容的,「去年的暮春是最為幸福」,但就算如此愉悅時,他們走在路上,他仍會覺得到時時遇到別人的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可見,子君給他的幸福並沒有堅定他的愛情,他的勇氣在很早時段都已經暗地裡隱藏著不穩定性。可恨的是,這個時候涓生並沒有顯示出在分手時「所謂真話」的勇氣,我想倘若涓生真是那種「是的,人是不該虛偽的」,那麼他當時更應該對子君講出他的心態,似乎在後來的描述中,他的各種對子君不滿情緒他都有所隱瞞,當然除了分手那一次來了個真實的。如果在當時尋住所的路上,他也來個真實的表白,或許會讓子君明悟一些,或許將不會有後面的草率同居,更不會淹沒子君死的悲劇。因為當時境態的子君卻是「大無畏的……坦然如入無人之境」,子君的愛是那樣的純真,那樣的執著,她的眼裡只有他,她的世界唯有愛情。
傷逝讀後感(二)
在魯迅的小說中,《傷逝》是最令我喟嘆的一篇,看過後很久都不能釋懷。子君給了我相當深刻的印象,她的溫順、柔和和悲哀的死亡令人不勝感慨。涓生和子君本性上都是善良的人,為什麼子君會在這個小圈子中一步步走向滅亡呢?究竟是什麼害死了子君呢?「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句表達上還略嫌生澀的話曾令涓生非常高興,他從中看到了子君的獨立和堅強。然而,事實上子君是沒有學會獨立的。所謂「獨立」應該是自己主宰自己,而這一點又建立在有能力養活自己的基礎上。可是子君不行,她首先沒有維持生計的本領,所以她剛從家庭中脫離出來,又把自己全權交給了另一個人來主宰。表面上看來私奔是一種了不起的舉動,實際上卻只不過是一次權力的轉手罷了。她拒絕做一個封建家庭的乖女兒,卻心甘情願地做了小知識分子的家庭主婦。倘若子君目光遠大,投奔一個成熟的,有經濟能力的人,也尚不致落到如此田地。
可惜涓生也不過只是一個思想尚還幼稚,卻又自以為進步的青年。他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進步思想,但又喜歡將生活理想化;另一方面他又很貧寒,經濟上十分拮据,還沒考慮清楚麵包和愛情的關係,就不負責任地接子君一起生活。他將子君理想化了,他以為她是堅強、獨立、富有進步氣息的新女性,他不知子君的勇敢完全是出於對他的信任和依賴。一旦子君見了他的無力,見他也必須為生計奔波,她也不得不為他變成一個家庭主婦。涓生和子君其實都厭倦這種生活,但他們都無力改變,當現實和理想產生了太大的落差,子君便逆來順受了,然而涓生卻不能忍受,他認為子君違背了他的理想,於是歸咎於她。
再加上子君非常的軟弱、善良,他趕她,她就走了。其實他們合築一個家時子君也賣掉了自己的金首飾,她完全有留下的權利。但子君壓根兒沒想到這些,她歸根到底太幼稚,太單純了,她過於浪漫,看愛情重過一切,所以當涓生說不再愛她時,她便心如死灰,什麼都不想爭取了。究其根本,子君和涓生都是太幼稚的人,只是子君要更淺一些。她似是而非地學到一些新鮮的思想,造就了一種浪漫的氛圍,這種對愛情的嚮往使她敢於衝破封建家庭的牢籠,然而她只知依靠涓生,以他為一切的出發點。說明她還未擺脫封建夫權思想的束縛,她適應不了社會,看不透生活,最終便被生活所吞噬了。
傷逝讀後感(三)
《傷逝》是魯迅先生唯一以青年戀愛和婚姻為題材的作品,這是一篇悲情小說。作者以「涓生手記」的形式,回顧從戀愛到感情破滅這一年的經歷,用涓生的切身感受來抒發他曾有的熱烈的愛情,深切的悲痛和願入地獄的悔恨。
雖然涓生的故事發生在「五四」年代,在那個黑暗社會裡,戀愛和婚姻問題不可能是一個獨立的問題,他們感情的破滅似乎還可以歸罪於社會解放的過程。那麼現在呢?21世紀的愛情,創造在一個更進步更自由的時代,他們不會再經歷涓生的社會迫害,不必為「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的苦惱,也無需為求生而象涓生那樣「向著這求生的道路,是必須攜手同行,或奮身孤注」的決擇。但是,我們今天的愛情,卻因更加自由,一任的夢想還是重複著涓生的故事,一樣的愛了,逃了,最後拋棄他們曾經深愛過的女人,任她們自生自滅……
從涓生的個性心理描寫,我真實地感受到相愛至分手的殘酷,而血淋淋的愛情正是那個提倡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最後卻為了求生而離開子君的涓生親手埋葬的。涓生因為尚未忘卻的翅子的扇動,這在文中多處提到,而他又以為他的翅子又因子君「只知捶著一個人的衣角」而比先前頹唐得多……於是決定「那便是雖戰士也難於戰鬥,只得一同滅亡。」在決定著他們只有分離才能開闢新的道路時,他又意識到「----我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責,懺悔了……」這個時候他有一絲不捨,其實,他早預到子君沒有了他,只有死。因為子君「她自始自終,還希望我維持較久的生活……」就算這樣,涓生還是因為早晨的時間多,而計畫在閒談中,故意提起往事,似一個隱形的壞孩子,把那翻在心裡折騰過的「所謂不虛偽的真話」對子君說了出來,而子君聽後「她的臉色陡然變成灰黃,死了似的」。直到「子君卻不再來了,而且永遠,永遠地!……」,涓生這才意識到當初以為「將真實說給子君,她便可以毫無顧慮,堅決地毅然前行,一如我們將要同居時那樣。」恐怕是錯誤了,因為子君「她當時的勇敢和無畏是因為愛」。涓生最後雖然也悔恨和悲哀了,但卻只能換來子君永遠的空虛,歡欣、愛、生活已經全都逝去了。這個時候,我想人只有在失去時才感到存在的可貴,這句話便是真理了。
再回顧涓生對待子君愛情的過程,這裡可以看出他矛盾自私的陰暗面。追求子君的時候「照見我含淚握著她的手,一條腿跪了下去……」,如此經典的場面在21世紀已經視為珍寶,更何況在那個世俗的年代。也難怪日後竟成了子君溫習的必修課,「我的言辭,竟至於讀熟了的一般,能夠滔滔誦。」。而涓生後來卻只當作是淺薄可笑的電影一閃。如此純真熱烈的求愛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踐踏了。其實我也不懷疑那個場面的真實,只是很明顯,涓生衝動的,甚至是不負責任的浪漫熱情,只能維持到得到子君的愛時,就成了「被質問,被考驗」的負累了。
他們相愛的時候,涓生是這樣形容的,「去年的暮春是最為幸福」,但就算如此愉悅時,他們走在路上,他仍會覺得到時時遇到別人的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可見,子君給他的幸福並沒有堅定他的愛情,他的勇氣在很早時段都已經暗地裡隱藏著不穩定性。可恨的是,這個時候涓生並沒有顯示出在分手時「所謂真話」的勇氣,我想倘若涓生真是那種「是的,人是不該虛偽的」,那麼他當時更應該對子君講出他的心態,似乎在後來的描述中,他的各種對子君不滿情緒他都有所隱瞞,當然除了分手那一次來了個真實的。如果在當時尋住所的路上,他也來個真實的表白,或許會讓子君明悟一些,或許將不會有後面的草率同居,更不會淹沒子君死的悲劇。因為當時境態的子君卻是「大無畏的……坦然如入無人之境」,子君的愛是那樣的純真,那樣的執著,她的眼裡只有他,她的世界唯有愛情。
於是,他們的愛情走向在開始就已經有了明顯的差別。子君是義無反顧的,從他們最初交際半年時的對話,她分明地堅決地沉靜地說「我是我自已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直到面對涓生熱烈地追求,她果斷地捨棄家人,將整個社會拋在身後,毅然地跟著涓生。這是一種對社會的背叛,是不符合大眾化的,是當時那個時代不相容的,但子君卻堅強地選擇了那樣沒有退路的愛,其中的勇改和無謂又豈是你我能體會的?但涓生最後卻用「所謂的真話」把她推向地獄,雖然文中沒有交待子君的死因,但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在當初他們同居時,她的叔子已經不認她做侄女,可見家庭反對之強烈。那么子君被涓生「逼」回到足以被唾沫淹死的家族中,私訂終身、未婚同居,這諸多罪狀,還不夠她死一百回嗎?這便是涓生悔悟時說的「我沒有負著虛偽的重擔的勇氣,卻將真實的重擔卸給她了」,這重擔也便真的「壓」死了子君,毀滅了涓生贖罪的機會,完全破滅了他們的愛情。從而更加突出了涓生的不負責任,自私陰暗,這也正是魯迅先生的一慣寫法,不同的是,這次揭示的是人性弱點的陰暗面。
繼續進入他們的同居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涓生「漸漸清醒地讀遍了她的身體,她的靈魂,不過三星期……揭去許多先前以為了解而現在看來卻是隔膜」的心理描寫中,文中用了一個情態副詞「漸漸」,寫出了時間的流動性,這裡似乎也暗喻著涓生的愛情觀隨著時間而變化著,也意味著激情過後浪漫不再的趨向必然。於是,在鍋碗瓢盆的真實生活中,涓生不滿子君「管了家務便連談天的工夫也沒有,何況讀書和散步」,這樣的生活似乎與涓生想像的全然不同,其實就現實來說,這只是婚姻的必然,是家庭生活的前提,可見涓生同居之前並沒有細想過,只是更加突出他的草率和衝動以及不負責任。而子君本身也甚至為著「和那小官太太的暗鬥」而不樂。環境總是會改變著一個人,在那個時代的婦女終是不能完全獨立出來,之所以在今天的社會中,也依然適合那些不滿「全職太太」,認為老婆被家居生活熏得「庸俗不堪」的男人們的真實寫照。為什麼現代女性總是要走出家庭,要走入社會,是否她們都曾猜透過子君的悲劇起源呢?人原本是一個個體,即使你是多麼地愛對方,你也不能將自身溶納入愛人的骨髓,只有愛的不失去自我,你才能應付不變中的萬變,才不會走入象子君一樣,一旦失去愛情就失去自已的可憐境地。
在涓生失業的心態變化里,他因為子君頻頻催他吃飯,而「在坐中給她一點怒色」,而委婉地經過說教讓她明白之後,卻又因不定時吃飯,菜冷而苦惱,甚至想著「自覺我在這裡的位置,不過是叭兒狗和油雞之間」。讀到這裡,我有些為涓生悲哀,情由心生,我以為人最大的敵人,莫過於自已。在我看來,子君愛他的心以及家居的煩碎依然是那麼可愛,即使他微有怒色,她也溫婉地表現出「可是沒有說」。反倒是涓生自已以為子君「大約很不高興吧」,涓生因為失業環境的改變,因為生活的節拮据,而自以為是地猜想著子君的變化,這在後面的日子突出地更為明顯。「我終於從她言動上看出,她大概已經認定我是一個忍心的人。」「但子君的認識似乎只是淺薄了起來」。這裡面的「大概」、「似乎」都是涓生的澺想,所以,這也便是他親手毀滅的過程,因為他沒有戰勝他自已。
以至於後來,只有逃出家門,「終於在通俗圖書館裡覓得了我的天堂」,而這天堂原來也只是為著「裝著兩個鐵火爐」,並非為了看書的高尚。更說他出走的心態,「逼迫我不能在家庭中安身,但是往哪裡去呢?」這又一次體現了他的自私,他在回到家中「領略冰冷的顏色」,在意識到子君「很帶些恐怖的神色」時。難道他沒有想過,他的出走只會讓子君更為痛苦,而他尚且可以去找「天堂」,那麼他的子君呢,那個拋棄一切跟他走的女人呢?她又往哪裡去呢?深愛著涓生的子君面對男人的變化,依然溫順地守著那個家,「近來也間或遇到溫暖的神情,但這卻反而增加我的苦痛」,憑著子君對涓生的愛,這小小苦痛變化又怎能逃過她的眼睛,於是「已經引起她的憂疑來」。
這一長段有許多涓生的心理描寫,雙方一直按照心裡的猜測來對待對方,看似溫情,你為我想著,我為你想著。其實他們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無論涓生心理活動是多麼矛盾、掙扎、無奈,但他卻一直未向子君交流過,他們已經缺乏了最重要的關係──勾通。以至於後來涓生考慮著「我覺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們的分離」,而且認為子君「她應該決然捨去」。在這裡他又是用了「認為」二字,他一向只是單方面地考慮了他的立場,仍是自以為是地代著子君去「安排」與她分手後的生活。「……況且你已經可以無須顧慮,勇往直前了……但這與你倒好得多,因為你可以毫無掛念地做事……」而結果的事實卻是子君只是勇往直前地奔向死亡。
可憐的子君面對這變故的到來,也「只有沉默」,我想在這個時候,以子君的聰明,她已經看出了分手是涓生希望的,要她勇往直前地離開他,也是涓生希望的,所以她選擇了沉默,以慣有的溫順成全了涓生的「偉大」,儘管她「瞬間便又蘇生……在饑渴中尋找著慈愛的母親,但只在空中尋求,恐怖地迴避著我的眼」。她「尋求」著卻不敢看涓生的眼睛,因為她一方面想著曾經與涓生的恩愛,似乎還幻想著會有轉變的奇蹟;另一方面卻對涓生的絕情失望,恐怖地不敢相信,不敢直視這殘酷的真實。令到涓生在最後時刻也再次逃避「我不能再看下去了」,也只有在這裡,涓生似乎還存著一些良知,最後卻也被小品文的登出給擠兌了。
而子君在默然中成全了涓生翅子的扇動,離開了。涓生卻只沉浸在「我預感到這新生面便要來到了」,這是多麼鮮明的對比和諷刺啊,一個是死,另一個卻是新生。涓生這種近乎輕鬆的心態,令到我認為他後來對子君死的懺悔都含著虛偽的成份。()再則,在子君活著的時候,他已經看到了子君的死。而當有人告訴他子君確實死了時,他卻驚得沒有話,還不自覺地問是否是真的?可見子君離開他後,他並沒有真正為她的處境為她對他的全部的愛分析過。
文中描述子君的心理活動很少,我們只能從涓生的想像中來尋找她的影子,但她的形象卻是鮮明無比的。尤其是於她的死對涓生全部的愛更是做了一個永恆,「子君總不會再來的了……她的命運已經決定她在我所給與的真實的---無愛的人間死滅了!」而這種美好東西的毀滅,才更激起讀者隨之而來的悲情意識,也許這正是揭示出悲劇人物形象的實質吧,令到我不免再次為之噓唏心痛了。
這篇讀後感寫得特別慢,寫著寫著總是會停下來出神地體會一下他們的意境。我在個人感情里似乎偏向著子君,更多的是在遣責著涓生,我腦子裡一直閃現著最近一部電視劇的題目《與愛同生》。而子君在她離開人世的那一瞬間,是否也念過這個詞呢?與愛同生!多麼富有震憾力的堅強。
而涓生的愛情用現代化簡單的詞來概括,那就是,由衝動的愛開始再由理智的現實來結束,如此看來,在今天這個社會似乎也無可厚非呢?
但我們應該值得借鑑的是,既不能象子君那樣愛得失去了自我個性,也不能象涓生那樣輕率地開始。還是那句老話:沒有足夠的水,就不要走進羅布泊。既然兩人決定了相愛,就應該相互扶持,共同進步,哪怕結局是一同滅亡,也要與愛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