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力量讀後感(一)
公司,作為迄今為止最為廣泛高效的經濟組織形式,被看作是「人類的成就」。公司如何誕生?如何發展演進?公司的力量源自哪裡,公司的力量又如何改變了世界?所有疑問凝聚成了一個關於「公司」的故事。金蝶與央視聯合攝製大型電視記錄片《公司的力量》一一為我們解答。
「公司不舉,則工商之業無一能振;工商之業不振,則中國終不可以富,不可以強。」這是清政府駐英、法、意、比四國公使薛福成說的,也是我看完《公司的力量》感觸最深的一句話。
今天,「公司」一詞的出現是如此頻繁以至於我們有些熟視無睹。公司已經無處不在。我們的財富來源、創業理想、衣食住行、情感寄託、人際交往,都與公司這個組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當下公司無所不在的影響力令世人震驚。在數百家乃至數十家跨國公司左右著世界經濟運行的今天,公司已成為最重要的一種經濟組織。公司創造財富、提供就業、帶動經濟成長;公司推動創造發明、產生新的社會文化;公司改變社會秩序、影響制度建設。但同時,公司也放大了人類的貪慾,帶來權力失衡和貧富懸殊。
公司帶來了人類歷史上最快速的經濟成長,也將自己發展成一個超越社會控制的權力組織。伴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各國都不得不面臨一系列社會問題:貧富差距、勞資矛盾、貪慾膨脹、欺詐橫行等等。這是農業社會向工業時代轉型所必須經歷的痛苦,它們並非公司之惡、卻因公司而被加劇和放大。
公司讓人愛恨交織。公司一方面將一切明碼標價,是千夫所指的商業化禍首,另一方面又是大量新知識新技術的創造者,是科技創新和文化再造的助推器。公司似乎身不由己。自利的本能和道德的底線,讓公司自身矛盾糾結。作為有機體的公司,既有長大成人的衝動,也有成長的煩惱。無論我們是否喜歡,公司有自己的發展規律。當人們用貪婪和欺詐來解釋災難的根源時,當人們呼籲政府救市加強監管時,當人們擔憂下一次危機是否還會降臨時,我們必須關注和思考的一個對象就是這個與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關的組織,這個已經顯示了足以撼動世界的能量的組織:公司。
從中我們也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國公司一路走來的腳步,從官督商辦到全民下海,從國家壟斷到自由競爭,從中央計畫到市場主導,和所有向市場經濟轉型的國家一樣,中國公司歷經了發展模式的一次次試驗和修正。改革開放後,隨著個人的創造力得以解放,法治社會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國公司開始了真正的成長。
公司能擴展一個經濟單位所能掌握和支配的資源、分散商業活動的高風險。公司凝聚了生命個體,讓它變成強大於任何個人的經濟動力。公司使得血緣、地緣聯繫之外的陌生人之間的合作成為可能。公司實現了人類經濟生活的一個新篇章。經過幾個世紀的演變,公司已不僅僅一個經濟性組織,而已經成為介於國家和個人之間、在各個領域都極具影響力和支配力的社會性組織:促進自由公平的競爭、建立和完善法治社會、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提高社會的文明程度、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彼此間關係、改變國與國之間合作與競爭的方式……公司的力量日益壯大——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對各領域正向推進的力量之外,也不乏因公司自身弊病或制度環境而產生的負面影響。
公司的力量讀後感(二)
全球化日漸加速的今天,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數百家乃至數十家跨國公司正左右著世界的經濟運行。這個組織已經顯示了足以撼動世界的能量,人們不得不重新思考:公司到底是什麼對於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個人的幸福,公司究竟意味著什麼公司的驚人力量源自哪裡如果你閱讀了《公司的力量》這本書你就會有答案。
公司凝聚了生命個體,讓它變成強大於任何個人的經濟動力。
公司使得除了血緣、地緣聯繫之外的陌生人之間的合作成為可能。
《公司的力量》使我對公司的意義和發展規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公司是迄今為止最為廣泛高效的經濟組織形式,財富的主要創造者,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國家參與世界市場競爭的核心載體;能使公司充分發揮應有力量的根源,是適應時代前進、社會發展、市場變化、企業實際的管理;而要讓企業所有員工自覺實現管理目標,使公司成為時代的佼佼者,要靠不斷汲取先進文化並創造自己的獨特文化。
基於這種認識,作為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第五勘探隊的一員、領導班子成員,如何讓我們第五勘探隊力量更加強大,我感到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隊雖然是事業單位,卻是企業化管理,因此《公司的力量》對我隊各項工作有很重要的借鑑意義。
《公司的力量》告訴我們:「無人能夠左右變化,唯有走在變化之前。」只有「硬體」和「軟體」不斷適應市場需求,單位才能持續發展,長盛不衰。五隊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由局原綜合工程處、化驗室、測井站和後勤服務中心等實體整合建成了目前一個有鑽探、物探、檢測、基儲商貿5大實體構成的集各種地質專業於一體的一站式服務的綜合勘探隊。但是,跟我局其他單位比起來,還有一定差距,()單位優勢還沒有完全充分地發揮出來,有些方面還不能完全適應市場變化,個別專業人才缺乏,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不足等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
嚴峻的形勢要求我隊必須做大做強兼顧,更加注重做強的發展之路。要把我隊打造成具有一支真正強大的綜合性地質勘探隊伍,我們必須根據省局《十二五發展規劃》,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鑽研、特別能開拓、特別能奉獻」的精神,持續最佳化我隊發展戰略,全力推進軟硬體建設,確保幾年後,「硬體」達到全局領先,人才結構更科學,地質專業服務種類更全、質量更高,跟蹤服務更完善,贏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更強。
《公司的力量》闡明:管理就是效率,就是利潤;精細化管理就是最高效率,就是最大效益。近幾年來,我隊實施精細化管理,幾年內創出了年產值過億的好業績。然而,我們深知,單位仍然處於精細化管理的初級階段,粗放管理,經濟效益還未實現最大化,綜合管理水平與先進企業還有較大差距。我們只有不斷深化精細化管理,才能使單位力量更加強大。
公司的力量讀後感(三)
剛到宜昌工作不久,單位組織學習《公司的力量》一書。這本書是由中央電視台十集大型紀錄片《公司的力量》改編而成,是省委書記推薦閱讀書目,網上書評也非常高。粗略了閱讀了一下,該書確實有出彩之處,在採訪了5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9位商學院院長,逾百位來自歷史、經濟、政治、社會學等領域的各國資深學者的基礎上,回顧了公司在世界範圍內誕生和發展的歷史,提出不同的理解和精彩的闡述。書中圖文並茂,讓人自然而然感受到公司對市場經濟制度、思想意識文化、社會公眾生活等多個層面的影響。但是,因是電視改編,書中內容顯得比較鬆散,各種觀點進行撞擊。從文中所述的公司力量來看待公司對中國經濟改革發展的影響是值得思考的。
該書對公司的定義頗有意思,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五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看法,我有個感覺,他們都有共同的認識:市場經濟需要適當的政府干預;產權明晰的「公司制」比不明晰的「國有制」具有更大的優越性;公司也要同時考慮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等等。
思考這些認識,我們再回顧中國公司發展歷程。計畫經濟時代,中國沒有公司組織形式,但有國有企業,履行的是國家「生產車間」的職能,只是國家組織人口、履行職能的一種方式,為國家利益和公共事業服務。市場改革開放時期,這種狀況得到改變,一些國有企業改制成私有企業,同時民營化公司紛紛成立,共同參與市場競爭,為追尋自己收益而努力。一些國有企業做大做強,成為國家控制經濟命脈和上游產業鏈的新方式,為公共服務的職能有些削弱。
歐美的公司起源與此不同。學界公認公司是起源於荷蘭,一部分資本家為通過尋找殖民地,追求自由貿易的商業利益,而又避免失敗帶來的風險,發行上市公司的股票,集中小資本變大資本,並分散貿易風險。後來,英國等多個國家都紛紛推崇這種組織方式,日本光榮公司開發的《大航海時代》系列遊戲讓我們模擬感受了這個時代的特點。與過去公社、工場、莊園、政治、軍事組織相比,公司有長久的生命力和廣闊覆蓋力,很自然被公眾吸收並不斷加以改造。中國政府機關幹部多從古典經濟學廠商理論和發展經濟經濟學的觀點來看待公司,通過組織資本、土地、勞動力,配合技術和信息,創造生產力,增加地方稅收,給人民就業帶來機會。但是不可忽視百歲老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科斯的觀點,公司也是市場交易成本和企業組織成本孰低的產物。交易成本低,組織成本高人們會願意選擇公司制度,成立自己的公司參與市場分工,創造利潤。若組織成本低,交易成本高,人們寧願關閉公司,而是在一個大企業謀求高薪崗位,或者選擇依賴國家福利。湖南人,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國500強企業新華聯集團總裁傅軍多次在內部會議上說過,你不能給我創造利潤,給股東帶來利益,你就關門,我是不會在乎什麼臉面的。他這樣認識公司,所以鑄造了「商界湘軍」。
該書用較多的文字來敘述公司治理結構。我覺得公司治理結構是一個與民族文化非常有關聯的問題。從組織職能上比較公司和中國政府,股東會類似民眾,董事會類似黨委,監事會類似於紀檢機構,經理層類似與政府執行機構,最後還要加上獨立董事,與網路民意代表有相似的作用。同樣這套體制,前者產生於中國文化,後者誕生於西方國家經濟發展中。因為公司組織治理與中國體制有些相同之處,市場經濟改革中很容易就被接受並改造了。不過,運行機制的不是很理想,還很不穩定待修補。前段時間發生,國美集團大股東黃光裕和管理層陳曉之間的爭奪公司控制權事件就是一個佐證。公司治理下的內部管理問題也非常重要。一個完整的公司,經理層需要考慮生產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行銷、財務管理、戰略管理等5個問題。不同行業的公司在這五個方面有不同側重。
政府和公司的關係。公司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它通過創造財富,凝聚資本;分配收入,服務就業;獲取利潤,追逐利益。大型跨國公司甚至影響國家關係和國家安全。政府要恰當引導公司支持地區經濟發展,如以稅收來支持地方公益事業,創造就業機會,參與地方社會管理;監督公司經營過程中過度消耗資源,增加社會隱性成本;違反法律法規,損害公共利益;扶持公司發展,避免公司破產造成的消極影響。公司是科技創新的主要力量,但是科技創新有失敗風險,一項套用研究要發展成熟要政府、學校和公司共同努力。
公司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未來路在何方還很難說。最後,又想起制度經濟學家諾思的觀點,有效率的組織是經濟成長的關鍵。公司是否是有效率的經濟組織?從今天來看,公司這種組織形式不辜負人們對它的選擇,確實是財富創造的關鍵,是生存就業的關鍵,是社會發展的關鍵。但是,它是否永遠那樣適合中國社會的土壤,還需要在不斷創新中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