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生死朗讀讀後感

生死朗讀讀後感(一)

當看到我最喜愛的凱特·溫絲萊特終於苦盡甘來捧得小金人,我知道和她一樣,很多人的等待是有價值的。奧斯卡終於做了一次正確的選擇,儘管直到此刻,我還沒有看《生死朗讀》這部電影,但是我相信凱特的選擇,正如她一直以來做的那樣。

自從在《泰坦尼克》裡看到這個當時過於豐滿的美女之後,我就迷上她的美麗,但是同樣美麗的是她的演技和她與眾不同的眼光,與其她很多演過商業大片的知名女優不同,凱特一直以來堅持出演文藝片,以至於《泰坦尼克》之後她竟然沒有一部像樣的商業大片,以她這樣的條件和資歷可以說極為罕見,這樣看來,她選擇下嫁給山姆·文德斯(《美國麗人》導演)也不足為怪了。然而這樣的才女數次提名奧斯卡每每鎩羽而歸,新世紀之後的奧斯卡一向青睞極具眼球牽引力和商業吸引力的美女(希拉蕊·斯萬克算是個例外,畢竟實至名歸),對於凱特這種堅持藝術創作的美女竟然數次視而不見,不可謂不惡劣矣。有意思的是每當戴上奧斯卡影后桂冠之後,一乾票房美女居然立馬成為票房毒藥,同樣也是新世紀頗為稱奇的怪現象,好在凱特肯定不會受此影響,因為她本來就不是票房巨星。

雖然一直想看到《生死朗讀》這部電影,只要看一看封面凱特和拉爾夫·費恩斯的樣子,就不得不讓人對這部電影充滿期待,但是數次掃片都沒有淘到,未免失望之極。於是決定要先找到這部小說先睹為快。

《生死朗讀》的小說很短,我幾乎用了半天就看完了,看完我得出一個結論,能夠支撐我幾乎一口氣讀完此書的一個最重要原因可能就是我一直是把漢娜當成是凱特的形象來讀的,這樣我看的時候才會如飲醇醪,當然這麼說並不是說這本書不好看,實際上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說,而且讀後會讓人回味不已。

據說影片製片人最早是希望凱特來演,後來不知何故又改為妮可·基德曼,恰逢妮可身懷六甲,於是又改回凱特。看完全書,我直感謝妮可的那個小孩,因為她挽救了整部電影,其實妮可也是我最喜歡的演員,但是喜歡一個演員並不是說她演什麼都是好的,都必須無條件接受。妮可出演那種神經質女人(如《小島驚魂》)和驚艷美女(如《紅磨坊》)自是形神俱備,但是漢娜這個形象對她來說顯然不如凱特來得好。

整部小說的最大懸念就是漢娜為什麼會數次誤解男主人公,並且會在法庭上毅然承攬罪責,最後男主人公發現了這個秘密原來是和他的朗讀有關,這個謎團才被解開,小說的包袱的鋪墊和抖露還是比較符合邏輯並有一定的吸引性。

小說對於男女主人公的性愛描寫並不是很多,因為畢竟這不是這部小說的主題所在,可能很多讀者或者觀眾都會認為這是一部愛情小說或者情愛小說,想必抱以獵艷心理看待的人也不在少數,但是想必這樣的人也必定失望而歸。

這不是一部講述愛情或者說畸形愛情的小說,這部小說甚至都不能算是一部贖罪類別的小說,在這部小說里,愛情和贖罪都只是構成小說主體的一部分,但是顯然還不是全部。

作為一部成功的小說,它所承載的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一個民族的精神救贖與理性思辨。毫無疑問,二戰之後對於納粹份子的清算在很長時間裡構成了對那個時代回憶的標誌性烙印,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納粹被作為一個整體永久性的被釘在歷史的審判台和恥辱柱上。

但是,人從來都是有著社會屬性和個人特性的,這點無論從當代資本主義的大同博愛還是德國人嚴謹的哲學觀里都得到承認的,只是這一普世原理在納粹標誌面前是否可以依然暢通無阻呢?我們已經有很多文學影視作品在嘗試法西斯主義下人性的檢討,但是對於那些被迫綁上納粹戰車的人,人們似乎還不願意去審視其作為個體的特性,對於這部分人歷史該如何去審判呢?顯然,《生死朗讀》作了一個有益的嘗試,儘管這種嘗試有著淺嘗則止的意味,但比起《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的蜻蜓點水又有了不小的進步。

當然考慮到當今社會對於那個年代不堪回首的痛心疾首,作者的上述嘗試並沒有太過於直白,從其情節設定來看,其將漢娜設定為一個文盲、一個弱女子,可見一斑,另外主人公始終是以一個旁觀者來看待審判的,作者儘量不用過於主觀和激動的字眼來刻畫這一段,和小說前半部分對漢娜的一舉一動都產生心理波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認為這不是作者不經意的寫法,作者在描述後半段的時候,很顯然的將自己放在一個局外人的角度,這樣寫一方面可以使得這種對審判的審視情緒變得比較中立,另外一個方面何嘗不也是作者對這種審視的有意保留呢?

整部小說在前半部行雲流水的寫作,使得讀者對這段忘年戀產生無限遐想?試想誰在年輕時沒有像邁克那樣去對一個成年的成熟女性產生那樣的遐想呢?這段文字寫得貌似輕鬆,但是作者巧妙的設下了伏筆,等到筆鋒突轉的時候,讀者才會發現很快將墮入一個不曾構想的深淵。前後半部的強烈反差使得整部作品帶有極強的戲劇性,也使得女主人公的自我救贖產生了莫大的悲劇效應。

最終邁克沒能等到漢娜的出來,而漢娜究竟是死於自己的贖罪感,還是死於對自己心愛的人冷漠的失望呢?這些都無從從小說中尋求索引,但是當小說結尾,邁克孤獨的站在漢娜的墓前時,他的心中會追憶當年的美好時光嗎?他會為自己的置身事外而感到負罪嗎?

不管怎樣,我想漢娜都會寬恕他的。

生死朗讀讀後感(二)

這兩天,看了兩部電影,一部是《未知死亡》,另一部是《生死朗讀》,未知死亡是記憶碎片的印度版,其中的動作和悽美的愛情讓人感嘆。而生死朗讀則法人深思,記憶最深的主要有三點:

第一是關於個人的尊嚴,漢娜是一個文盲,但是她對知識非常渴求,在集中營時她會讓很多小女孩為她朗讀,跟男主角在一起後,也喜歡聽她的朗讀。但是也許在當時的社會秩序下,沒有文化就沒有尊嚴,於是漢娜盡力掩飾自己的缺陷,甚至最後付出了終身監禁的代價。她走在一條偏執但值得尊重的道路上,她也不得不面對沒有解救教堂里的猶太人的處罰。

第二是關於法律與正義。漢娜得到終身監禁的結果讓人唏噓,「納粹」、「兇手」,這些稱呼強加到漢娜身上有邏輯但是卻無道理,有邏輯是因為漢娜確實間接參與了戰爭,無道理的原因正如該片導演史蒂芬·戴德利所說「並不是每個人天生都是劊子手,更多的人都是不知不覺就參與到了罪惡之中,像漢娜一樣,他們其實也是受害者,只是沒人關注過他們而已。而實際上他們往往付出了更為慘痛的代價。」

對漢娜的判決是「合法的」同時也是「不正義的」。如果法律無法理解民眾當時的環境以及她當時所處的複雜關係,那麼審判其實就是一種暴力——勝利者對失敗者的暴力。有句話說「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只有善德不足以處理國家的政務,只有法令不能夠使之自己發生效力。法律是剛性的,但是如果缺乏了靈活性也就成為被人利用的工具。也許英美法系的判例能夠解決這種矛盾吧。

第三是關於沉默。影片的悲劇,其實正是因為男主角麥克的兩次沉默:第一次,麥克知道了漢娜是文盲,卻沒有告知法庭這一事實,而選擇了沉默;第二次,漢娜在監獄裡學會了讀寫,並給麥克寫來了字型蹩腳但飽含希望的書信,但麥克卻選擇了沉默,沒有給出漢娜最需要的回應。馬丁·路德金說過:「歷史將記取的社會轉變的最大悲劇不是壞人的喧囂,而是好人的沉默。」男主角的沉默,看似是為了保住漢娜的尊嚴,實則是一種逃避現實,當一個人無法直面人生的慘澹和心中的真實感情時,悲劇也就自然產生了。

生死朗讀讀後感(三)

摩尼教把世界看成善與惡、光明與黑暗這樣兩個部分,這種看待世界的方法能夠讓大多數人感到滿意。無論是古老相傳的民間童話,還是韓國和台灣的肥皂劇,女主角往往善良的像天使下凡,而頭號反面人物又窮凶極惡地好似吃人的黑巫婆。這種極善與極惡的強烈對比以最簡單易懂的方式滿足了戲劇角色衝突的需要,也滿足了我們內心對真善美的渴望與追求。

善與惡就這麼涇渭分明麼?

《生死朗讀》中凱特·溫絲萊特飾演的女主角漢娜曾是一名納粹集中營的女看守,她參與作出的一些決定直接斷送了一些人的性命——尤其是當關押「犯人」的教堂起火時,為了怕「犯人」逃跑,她和其他看守拒絕打開教堂大門,任由關在其中的「犯人」們活活燒死。毫無疑問,她是有罪的,理應受到審判。但是,電影審判前的一系列鏡頭暗示著,這個坐在被告席上的中年德國女人似乎並不像想像中那樣窮凶極惡。

溫絲萊特的表演很到位,她捧得奧斯卡影后桂冠實至名歸。她飾演的這個女人顯然不是個殺人狂,眉宇間總是露著堅強,做什麼都透著認真。她願意幫助街上素不相識的生病男孩,一個離群索居的中年女人,整天要一個十幾歲的男孩為她朗讀詩歌、小說、戲劇……,與男孩親熱卻拒絕對方的低俗小說,這說明她有愛心、對生活的美有著執著的追求。在漢娜看來,文字是美麗的,不識字是人生最大的羞恥,她會為了遮掩自己不識字而放棄升職,放棄在法庭上為自己辯護,哪怕被冤入獄也決不肯承認。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看起來嚴肅認真、熱愛生活、善良無害,甚至有一點勇士氣概的平凡的女人,卻漠視「囚犯」的生死,()在法庭上以職責不許作為抹殺生命的堂皇理由。電影中法庭一段很精彩,溫絲萊特完美詮釋了漢娜的痳木、茫然和彷徨——對草菅人命的痳木、對自己所犯罪行的茫然和對法官要求驗證筆跡時的彷徨。她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罪究竟在哪裡——一切都是按照規章制度去做的,自己只是盡力做好了本職工作。

阿倫特說,極權統治發明了既無法懲罰也無法饒恕的罪行。這種超出了現有道德範圍的極惡無法用自私、縱慾、貪婪、怨毒、嗜權這些動機來解釋。的確,在電影中,我們看不到女主角身上隱藏著什麼窮凶極惡的東西,她甚至是一個具有很多美德的人。她不畏懼死亡,在法庭上冒著被絞死的風險直陳其事,寧願背負不應有的罪責也不肯坦白自己不識字。這和同在法庭上坐著的其他女看守的醜惡嘴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漢娜內心中顯然認為真實和知識是可以用生命去扞衛的寶貴東西,是不能褻瀆的,所以影片最後她脫掉鞋子,藉助壘起來的書完成了自縊。

法西斯極權統治把一部分人歸為可以直接抹殺的非人的東西,並且以制度的形式把這一意識形態固化下來。漢娜作為一個納粹制度中某生活的普通人,也是一個納粹制度的運作者。她不需要通過自己的主觀意願就可以犯下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罪行。

在這樣的專制制度下,個人負有怎樣的道德責任?我想,電影中穿插的法律專業學生之間的討論其目的怕也是意在探討這個問題。其中一個學生以結果的慘烈推出目的的邪惡,我認為有些偏激。我覺得,漢娜之所以成為邪惡的化身,不是因為她具有什麼普通人難以企及的理想或思想能力。恰恰相反,她在邪惡當道時為虎作倀,是因為她失去了判斷是非的思想能力。因為她是個文盲,無法通過閱讀「知善」。思想對作惡有遏制作用,因為思想可以產生關於善惡的辨別能力。

我主觀認為,電影安排男主角——這個對漢娜知根知底的法學院學生——去聽審判,從內心掙扎到選擇隱瞞真相,既是想滿足漢娜隱瞞文盲的心愿,也與他對漢娜的「惡」有了新認識有關。邪惡因動機的膚淺而平庸。漢娜所體現的平庸的邪惡在於她的無思想,甚至無動機地按照罪惡統治的規則辦事,並因而心安理得地逃避一切道德責任。如果不幫助她認識到自己行為所隱藏的邪惡,她一輩子也不會悔悟。認罪是救贖的開始,坐牢只是形式,要幫助她自我救贖,首先必須讓她「知善」。男主角承擔起這個任務,寒暑不易地給她寄朗讀帶,幫助她識字,完成從不知罪到知罪的蛻變。漢娜最終明白了自己的「惡」,真真正正完成了自我的審判,原本痳木的心感受到了痛苦的折磨。她開始害怕面對生活,希望能夠得到寬恕。她的自殺,既是逃避,也是一種自我的解脫。但是,不被寬恕的靈魂沉重的無法飛向天堂,男主角責無旁待地帶著她的懺悔飛往美國,找到了當年的倖存者。二人之間的對話很有意思。最終,倖存者沒有收下漢娜的錢,卻留下了裝錢的茶葉盒,錢被捐給了幫助讀寫的猶太慈善組織。不收下錢,是因為個人無法代表整個猶太民族乃至整個人類對那一段歷史進行審判和寬恕;捐錢給幫助讀寫的慈善組織,以漢娜的名義,是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漢娜也是受害者,希望這樣的悲劇再也不要發生。我是這麼理解的。

最後,我認為「生死朗讀」比「朗讀者」更貼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