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十八屆三中全會觀後感

十八屆三中全會觀後感(一)

秋葉正紅之際,反響空前的中國新一輪改革洪波湧起。11月9日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將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並作出總體部署,這一恢宏的歷史性主題另全中國人民都感到興奮和期待。肩負13億中國人民的殷切希望,中國改革再次楊帆起航,心有夢想的改革者將一起遠航。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說的那樣「我們必須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三者之間的關係,以更打的政治勇氣和智慧,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社會創新活力。」這,就是新一代改革者的光榮使命。

一個人,只有在不斷的反思中才能進步。一個人,只有在深刻的反思中才能進步。近期黨召開了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下就是我的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一些心得體會。

十八屆三中全會是我國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在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國改革開放進入關鍵時期的一次重要會議。改革的實踐在基層,基層改革者任重道遠。我們不會忘記,35年前的改革開放之初,是安徽的農民對包產到戶的大膽探索,掀起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中國30多年改革的豐碩成果都是建立在許許多多基層改革者的作為之上的。如今,全面深化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積極探索,不斷完善。是否能讓更多的基層改革者找起來,點燃他們心中的機器。從而進一步推動改革的深化,將成為本次本輪改革邁向成功的關鍵。

推進農村改革,是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時間繼續向前推進的必然選擇。對於擁有一個農村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來說,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最艱巨的任務是在農村,最深厚廣泛的基礎也是在農村。我國應該繼續堅持鄧小平總書記的倡導,繼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必須把握農村改革這個重點,在統籌城鄉發展上取得重大突破,為農村改革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新的陽光。

近年來,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金融風暴」的陰影,還停留在人們的心中。政治、經濟領域的巨大變革,還讓人們心有餘悸。以及自然災害和風險的打擊,更使得人民感到無助和害怕。面對如此嚴峻的考研,我們黨屹立不倒,代領人民衝出困境。在如此困難的處境裡,我們黨集中力量辦了幾件大事,妥善應對了幾件難事,完成了非比尋常的重大任務。在處理這些事件中,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得到進一步的鞏固,我們黨的執政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我國各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的到進一步增強。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地位得到進一步提高。這次會議專題研究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問題,充分體現了我們黨一貫高度重視農村、農業、農民工作的戰略思想。認真積極貫徹「三農」方針。

全會突出強調,在國際發生變化的新形勢下,必須毫不動搖的推進農村改革的發展。要充分發揮基層的作用,讓一切心有夢想的基層改革者脫穎而出。中國改革進入全面深化的新時期,要突破的不僅有思想領域的條條框框,更有實現利益的盤根錯節。我們黨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艱苦奮鬥,改革創新,求真務實,與時俱進,不斷完善自我,以一名合格黨員的身份要求自己。

十八屆三中全會著重注重民生問題,改革農村,努力實現全面小康。農村發展是我國發展的戰略基礎。我們必須鞏固和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必須切實保障農民的權益,始終把改革創新作為農村發展的根本動力,必須統籌城鄉發展,始終把加強和改善農村工作的領導作為推進農村搞個發展的政治保證。

十八屆三中全會將開啟金融體系重大變革,建立錯款保險制度成為切口。家裡錯困保險制度是推動更深層次金融改革的先決條件,有助於抵禦改革產生的各種風險。這次會議是1978年鄧小平讓中國踏上經濟改革開放之路依賴最重要的三中全會。此次會議的重要性在於,中國正處於一個拐點上,而這個拐點是中國領導人所不能忽視的。

從十八大報告提出「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從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以推進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為主題,到國務院會議討論建立社會救助制度,我們能看到重要不斷推進社會公平正義的清晰軌跡。

人民期望,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平準則」為改革凝聚更大的力量。

十八屆三中全會從各個方面關注民生,在各個方面最大限度的保障農民的利益。堅持貫徹落實社會主義國家政策。

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落下帷幕,但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依舊留在我們心中。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首的中央領導團的帶領下,我堅信,我們中國會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中國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我們有足夠的能力和實力向著已開發國家的行列邁進。

十八屆三中全會觀後感(二)

改革是「大刀闊斧」還是「摸著石頭過河」還需謹慎。

歷屆的三中全會,無論是政治體制上的改革還是經濟體制上的革新,在中國的歷史上可謂是改革的轉折點,十八屆的三中全會,又會是一輪新的改革的里程碑,大家期盼的、等待的更多是涉及民生、涉及經濟以及與發展不相適應的政治體制的變革,改革是否是「大刀闊斧」還是「摸著石頭過河」還沒定論,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文化已經由過去的單一儒家文化形成了多元化的雜交品,老百姓的需求從政治上的主導作用發展到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多元化需求,改革初期,小平同志對改革提出的是「摸著石頭過河」,那是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驗期,政治體制與經濟體制改革的「淺水區」。我國的改革應該說經歷了陣痛期、舒緩期,到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已經是進入理性期、成熟期,社會經濟的改革與發展帶給了老百姓富裕快樂的生活,但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的法制建設、監督體系、行政行為、黨的建設、民主建設等許多領域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與快速發展的經濟形勢不相適應,幹部與民眾之間的距離在逐步拉大,主要表現在分配不公、行政審批的重複與繁瑣、幹部的作風並沒有多大改善、個人的才能不易得到認可,從這些現象反應出我們在幹部的提拔與任用上,最基礎的勞動成果與收益的匹配上,監督體系的完善上,預防和懲治腐敗上等等方面還還有視角的盲區和制度的缺失,這些問題已是三中全會後,本屆黨和政府亟待探索與改革的問題,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

改革不外乎破舊立新,革除弊端,標新立異。破除與社會經濟及政治發展不協調的東西,使發展的渠道更順暢,達到行政成本的降低和社會效益的提高,創設良好的和諧、穩定、平安的社會環境,更有利於老百姓快樂健康的生活與工作。但,筆者認為,改革也應「投石問路」,慎之又慎。

改革應是理性的。需要睿智與冷靜,某些領域更應理性思考,特別是涉及公益與民生,公益行業影響的不是一代兩代人的問題,或許幾代人甚至萬代人,這些領域的改革應採取「投石問路」穩妥推進的方式進行。

改革也是野性的。需要勇氣與膽略,在行政審批事項上、在幹部的教育、選拔、監督管理上,更應下重手,出很招,「大刀闊斧」改革,簡化審批「流量」,強化權力監督,把老百姓的心靜下來,把老百姓的怨氣消消,讓大家看到真正公平、公正的黨和政府的形象。

總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需要睿智、理性,也要勇氣與膽略,謹慎而行方為好。

十八屆三中全會觀後感(三)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民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民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我們深深知道:每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每個人的工作時間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文段)

這次十八屆三中全會規劃好了路線圖,我們要朝著這個路線圖全面深化改革。我們的改革已經進行了35年了,還將繼續更好地進行下去,一系列的新目標、新要求,一系列的新舉措、新部署,都離不開億萬人民的共同努力。

全面深化改革得肯硬骨頭,離不開億萬人民。我們改革已經35年了,現在正處於攻堅期、深化期,容易改的已經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硬骨頭需要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黨政公職人員起示範作用,並帶領全體人民一起肯硬頭,真正實現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社會各個領域,離不開億萬人民。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深化改革不是只針對經濟領域或市場領域的簡單改革,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的總體的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涉及面廣,任務很艱巨,需要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真正實現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監督工作,離不開億萬人民。(習近平)我們一定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黨政工作人員始終在人民的身邊工作,需要我們全體人民的監督,確保各項改革能保質保量的完成。

只要我們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規劃好的藍圖進行全面深化改革,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近在咫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