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北京青年影評

北京青年影評(一)

趙寶剛導演的電視劇《北京青年》中的四個小兄弟,為了重新走一次青春,他們有的放棄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的愛情,有的離開了優越穩固的公務員崗位。咬咬牙決定一切從頭再來,去最艱苦的地方做起,拼殺、吃苦、流淚;去好好體會生活帶給他們的酸辣苦鹹,讓遲緩的心跳再有澎湃的激情。雖然在現實生活中,這一做法像神話,可影視里養眼的帥哥美女依然吸引著大眾的眼球。

看電視,聯繫實際,總是能給我們一些有用的東西。近日,我們街辦將有五位大學生村官到崗,他們抱上了人們夢寐以求的不鏽鋼的飯碗,可以一勞永逸的過上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男孩子因為有了穩定的工作,後面的美女就會成群結隊;女孩子有了穩定的工作,就會找到自己渴求的白馬王子。

他們這些剛來到孩子們,經過領導們的諄諄教誨,同事的傳幫帶,農村工作的磨礪及自己的不懈努力,使自己視野越來越寬闊,路走得越來越踏實,經過大浪淘沙,慢慢將變成基層的骨幹力量。這時,他們的翅膀越來越豐盈,他們擁有了為自己的夢想奮鬥、去拼搏的能量。

我有一次與他們閒聊時問,想不想丟掉現在的飯碗,像北京青年一樣出去歷練。他們他們均搖頭,我頗有感慨,現如今官本位思想很濃,這些村官都堅持當官,走仕途,我理解他們,雖然他們沒有辭去工作,但是,在基層依然是很鍛鍊人的,我不同應硬性的模仿,只有結合實際,才能讓青年人有更好的發展,北京青年也是下基層,而我身邊的大學生村官,一竿子插到底,更是在基層,他們堅持走當官之路,無可厚非。

北京青年影評(二)

北京一夜之間從大熱到大熱,前一個大熱是指收視率,而後一個大熱是坊間對趙寶剛以及《北京青年》高調脫離現實的質疑,或者直接說是厭倦,根據張紀中式電視劇原理,趙寶剛這部青春三部曲的最後一曲將會將會持久大熱,全中國人都知道,張紀中的電視劇無一不是在質疑當中創造收視率的,越多的人多抨擊,收視率就越給力,越是看不下去,越多的人想看到最後會玩兒啥把戲,這是電視劇多年來的一個習慣,我習慣了,所以我仍然會在謾罵中磨完一部劇情,最後最多放個沒人能聞到響屁,然後變成浮雲。

仿佛是一夜之間,趙寶剛式風格劇遭遇80後炮擊炮,洪聲隆隆,也許就是從玩帶著銀行卡搞生存體驗開始,所有的反感的情緒一夜之間不脛而走,所有的抱怨聲都在這個點上總結出趙寶剛劇情通病,個人不才,作為一個一直追崇趙導的不算鐵桿的冬粉,在此也要吐吐槽,一吐為快,緣何趙寶剛三部曲到了第三部會發出動鳴的哀聲,其中理由有三;

其一:貧嘴風一成不變,哲學人文說教80後不買帳

說到貧嘴電視劇,還得從趙寶剛當年那部《編輯部的故事》,這算是內地貧嘴電視劇的教母,乃至後來無數電視的模板,包括現在火爆全城的《愛情公寓》,當播出愛情公寓第三部的時候,雖然眾人還在回味前兩部帶來的幽默搞笑誇張的表情,犀利的語言,但是到了第三部,不難發現,其鮮明的對比度和觀眾看完後的鮮明吐槽。

似乎趙寶剛導演的電視劇從沒有脫離過現實犀利的語言藝術,那股將語言玩弄的如火純情的年代劇情已經讓觀眾有些難過,而哲學式的說教,是這個年代青年最討厭的交流方式,這是一個討厭說教的年代,我們都崇拜個性的追求。

第二:劇情不靠譜不接地氣,脫離真現實難以觸動真性情。

電視劇的創造永遠是緣於現實又高於現實,在電視劇泛濫成災的今天,只有將現實拍到最近現實的劇情才會引起強烈的共鳴,對於枯燥無味的穿越、神劇,在如此現實的今天已成為昨天的笑話,而一個好故事的有一個好開頭,卻在中間將故事離奇高估化,想像化甚至穿越化,讓觀眾只能想像在劇情,卻摸不著地兒,這種劇只能慢慢的淪為電視垃圾。

北京青年更新到現在,明顯已經進入到了一個觀眾無法想像或者難以和現實接洽的地步,原本一個好東西,突然變質,純如一個乾淨的饅頭卻讓乞丐的手摸了一下,你還覺的這個饅頭乾淨,或者敢吃嗎?

第三:觀眾在變,觀眾在求變,而風格已成過往

電視創造多多少少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痕跡,什麼時候吹什麼風,什麼年代演什麼戲,沒錯,趙寶剛的電視確實讓一代人追過,我就是其中之一,放映奮鬥的時候,正好高中畢業,所有的閒情都寄托在電視劇里,然後到大學,可以說迷戀了很多年,這些年的變化,我有時候甚至可以分分秒秒的查覺,觀眾在變,而導演和演員卻在原地踏步,他們雖然代表著中國電視市場上的青春頂峰之作,但時代變的太快,我們變的太快,導演一生的風格已然定型。所以我相信這樣的電視劇會讓我們回味,但絕不會讓我們痴迷到N年以前那種狂顛。

北京青年影評(三)

「生活啊生活,離不開折磨……誰沒有夢想,誰都有目標;為了夢想,為了目標,好多人湊合著幹著。」這是《北京青年》片頭曲《活著》的節選,也是大多數年輕人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

在這部電視劇中,何東是一名公務員,何西是一家醫院的骨科大夫,何南在海外學有所成,只有何北(富二代)整天泡著酒吧。()這一切似乎都是註定的,每個人只要沿著既定軌道按部就班的生活,雖不說大富大貴,豐衣足食總還是可以得到保障的。但自從何東看了王越關於目前年輕人的生活的的看法的訪談節目之後,越發感到當下的生活完全不是自己想要的——從小到大,為了達到父母的期望,努力學習保持成績優秀;為了給父母掙面子,長期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方形的辦公樓,方形的辦公室,方形的電腦」,即使這是很多人削尖腦袋也要擠進的公務員行列;害怕父母離婚,在家中默默忍受著父母的吵鬧。——騷動的心日漸強烈,迫切渴望逃離父母的約束,家庭的壓抑,工作的日復一日的輪迴。「世界很大趁著年輕,怎麼也不能閒著,這裡走走那裡看看生活才是彩色的」終於有一天,他開始實施自己的「重走青春」行動,在他的勸說下,其他三兄弟也加入到青春重新走一回的行列中來,還包括唐嬌。從一開始,何東就註定不可能將青春重新走的精彩。

青春重走途中,發過傳單,做過服務員,幹過裝修工;住過賓館,擠員工集體宿舍。再若再累,也毫無怨言,因為這是自己選擇的道路,畢竟擺脫了束縛。隨著權箏,丁香,任知了,葉坦的陸續加入,隊伍越來越壯大,分歧、矛盾、摩擦也越來越頻繁,但「圈子」始終沒有改變過。最後終因共同出資經營的酒吧長期虧損而致使旅途告一段落。

何東終究是沒能將青春走得出彩。之所以說一開始他就不可能成功,是因為他始終沒有擺脫自己原來的「圈子」,除了遠離了父母和原來的工作。沒有接觸到新的人士,接受新的思想,就不可能會有深入的認識,徹底的改變。其次,擁有重走青春的勇氣的值得讚許的,但只確定了大的目標,卻拿不出細化的可行的操作方案,就連旅途的第一站也是任憑一副撲克來確定的,處處受阻也是在所難免的。再者,只是注重到現狀改變了,卻不肯停下腳步去思索到底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做著最底層的工作,拿著最微薄的收入,難道這就是所謂的「重走青春」嗎?

人生總是很無奈,青春也不例外。父母的殷切希冀,教育的落後體制,社會的物慾橫流,無不使得我的青春早已由不得我。更何況,我沒有何東那樣能夠撇下一切的勇氣以及可以從頭再來的物質基礎。於是,「這就是生活,就這麼活著吧;我們離不開生活也難免犯錯;愛過了錯過了傷過了痛過了,也曾失落過;到最後,你還是會愛上這生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