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課堂讀後感(一)
《透視課堂》是美國的ThomasL.Good與JereE.Brophy合著的,本書既有對課堂現象的細節描述,又提供了具體的建議,使教師讀後能結合自己的課堂實踐反思自己的課堂行為,從而提高課堂效率。讀完本書後,我對於書中所提到的有效處理課堂問題這部分內容產生共鳴,也從中學到很多。
在課堂中,教師會碰到形形色色的問題,有些可以輕鬆解決,有些卻非常棘手,處理得當對學生對老師都有很大的幫助,處理得不妥當,則可能會給學生帶來深遠的負面影響。
文中提到:「成功的課堂管理者會展示『共在』證據——學生知道,他們的教師總是知道課堂里正在發生什麼事。」定期定時巡視課堂的老師會有效地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做出反應,把大部分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讓它們不至於「生根發芽」。那些沒有注意到課堂正在發生什麼的教師,會等到問題變得複雜才進行干預,使問題變得更加嚴重。所以,教師對於課堂的定時監控就顯得尤為的重要了。
在課堂中,教師對於一些細小而且瞬間即逝的行為不需要過多的干涉,只需要知道這件事情的發生,而不用去介入這件事情的管理。例如,課堂上一位學生不小心將自己的文具盒碰掉在地上,發出一聲響,同學們的視線都被吸引過來,破壞了課堂連貫的氛圍。此時,教師不應把自己的關注點放在這件事身上,而要比之前更有節奏的進行課堂的教學,把其餘同學的思路較快的重新導回之前的教學中去。所以針對類似事件,文中提到:教師應該在不擾亂正在進行的活動的情況下等待學生自己把事情處理好。
對於許多小小的搗亂也可以忽略不計,尤其是那些轉瞬即逝的小搗蛋。如果當這些搗蛋行為重複發生或變本加厲的時候,教師就不能忽視了,必須採取行動制止這種行為,儘量不要打擾課堂活動的正常進行。首先,可以從眼神接觸開始。例如:一位學生正在做小動作,教師只要掃視一眼學生,就能使其收斂其行為並專心上課起來。眼神交流在課堂中至關重要,與在座的每一位學生進行眼神交流,能讓學生們時刻緊跟課堂,不敢有絲毫鬆懈。對於那些搗蛋的學生,眼神交流也是一種很好的管理他們的武器。其次,如果思想開小差或有不良行為學生就在老師附近的時候,教師可以用手觸摸該生,或輕拍學生,簡簡單單一個動作,既不會引起課堂的分心,又能及時地傳達教師的看法給該生,可謂是事半功倍。還有一種有效的方法,也是採用的最多的,那就是提問的方法。對於思想開小差或者發生不妥當行為的學生予以提問,將他強行拉回課堂從而重新融入課堂。但是此時必須注意提問的難易程度。不能讓該生感覺這個問題超出他的範圍,這樣會讓其感到尷尬,也不可讓其覺得過於簡單,讓其產生自負的心理。一旦產生自負的心理,那對於之後課堂的學習,可能會比之前更不如。如果碰到一些干擾較大的不妥當行為時,恰當的直接糾正會收效頗豐。例如文中所提到的,教師直接干涉學生的搗亂行為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向學生提出恰當的行為要求;第二種,直接糾正學生搗亂行為的技巧就是提醒學生應該遵守的規則以及教師有什麼樣的期望。當然,教師在處理時要根據學生的性格、心理承受能力等,如若不恰當的直接糾正則會起到相反作用。
課堂中,形形色色的問題都會發生,學生和老師是課堂中的主要角色,在某些時候,學生是「進攻」的一方,老師是「防守」的一方,老師要靈活應變各種可能發生的學生行為,並給予合適的處理方法,這樣才能使課堂環境變得更和諧,使學生學習的興趣更濃厚,從而度過美好的學生生涯。
最後非常感謝《透視課堂》這本書,讓我真正對「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那樣的口號式多了一分理智,多了一分深沉.
透視課堂讀後感(二)
《透視課堂》這本書,主要是對課堂現象進行細節的描述,同時又提供了具體有效的建議。透視出隱藏在課堂背後的一些問題,有效地指導教師對自己的課堂做出有效的反思,真正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對書中所提到的一些課堂問題開始有深刻的意識和認識,對這些處理課堂問題的有效措施產生共鳴,也從中學到了很多。
課堂是什麼?不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我似乎還不知道答案,一問,我反而糊塗了。書中通過很多實例,詮釋了課堂就應該是這樣的: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課堂應該有益於每一位學生。關照學生的多方面的和諧發展,即達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既讓學生學會認知,學會獨立自主與精誠合作學習等等。讓我對課堂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一言蔽之,課堂的使命就是真正持續地關注每個作為生活者的學生的利益。
課堂中,形形色色的問題都會發生,學生和老師都是課堂中的主要角色,處理得當對老師和學生都有很大的幫助,處理不當,則可能給學生帶來深遠的負面影響。例如課堂中,一位學生正在做小動作,教師只要掃視一眼學生,就能使其收斂其行為並專心上課起來。眼神的交流是課堂中最重要的溝通,能讓學生時刻緊跟著課堂。如果有思想開小差或有不良行為的學生,教師可以「不留痕跡」地走到他們身邊,用手觸摸該生,或輕拍學生,簡簡單單一個動作,既不會引起課堂分心,又能及時傳達老師的看法給該生,可謂行之有效。
總之,在課堂的很多時候,學生是「進攻」的一方,老師則是「防守」的一方,老師要靈活應變各種可能發生的學生行為,並給予合適有效的處理方法,這樣才能使課堂更有效。()
《透視課堂》(Looking in classrooms)一書,是美國教育學家古德(ThomasL.Good)和布羅菲(JereE,Brophy)課堂實踐研究的扛鼎之作。作為一名擁有十年教齡的「老」教師,新課程的具體實施者,獲讀此書對我來說受益匪淺,因為它不但讓我從比較切實的理論角度對過去一年新課程實踐過程中,曾積澱下的諸多疑惑和不解有了新一層面的認識,使我在以後的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有了較明確的目標和導向;而且,更重要的,此書為我打開了如何通向高效率課堂教學的另一扇思維之門,高屋建瓴,又深入淺出地告訴我們每一個有志於弘揚教育的執業之士:究竟何謂課堂。
根據中國儒家傳統的教學理念,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又由於自古有之的天地君親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執念,所以,傳統的中國課堂教學,師生在課堂上總是大致類似於處在截然兩端的對立雙方,而教師的教學,也總是圍繞著「道」、「業」、「惑」來做文章,即把科目知識(subject-matterknowledge)作為整個教學工作展開的中心。但現在《透視課堂》告訴我們:不是這樣的。君不見有許多老師知識淵博,堪稱碩儒,本身也不缺乏教學的熱忱,但是結果卻是課堂教學氣氛沉悶,學生學習興趣低下,成績也是可想而知,甚至有時候教師每每要為管理課堂紀律而面犯難色,一籌莫展。我也是其中一份子。究其原因就在於,傳統教學模式忽視了對教育教學的另一個重要內容,即行動系統知識(action-systemknowledge)的關注和研究。而本書的重點即在於此。
所謂行動系統知識,它包括計畫上課、決定進度、清楚解釋材料和對不同學生作出不同反應的各種技能技巧。由此觀察、描述、反思和理解課堂行為,並實施實用的高效的課堂教學管理策略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幫助學生成長。它告訴我們,有些時候,教師由於並未意識到他們在課堂里所做的一切,或者是未注意到他們為什麼要進行課堂活動,這種洞察力的缺乏往往是導致課堂沒有成效的關鍵。課堂教學是藝術的,它應該帶有教師的個人風格/魅力,但課堂教學也是科學的,反思的,任何隨意的、不策略的課堂行為都將給整個課堂教學帶來災難性的後果。由此全書分11章,分別展開,講述了課堂生活、課堂觀察、教師的期望與學生表現的關係、避免課堂問題的方法、增強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處理學生不良行為的策略、教師如何布置對學生有吸引力的作業與學校對增強課堂動機的影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的問題、有效處理異質課堂(多種族學生同在的課堂)的方式、對傳統教學方法的分析、幫助學生掌握有用的知識及改善課堂教學等內容。當然,這在我國還是比較不易實施的。
據作者言,此書的目的有四:第一,幫助教師和想做教師的人形成描述課堂情形的方式方法;第二,使教師意識到他們自己以前的教學經驗和生活經驗、他們生活中的歷史因素和現實因素,都會影響其課堂決策(class roomde cision);第三,建議教師使用對學生興趣、學習和社會發展有積極影響的方法;第四,幫助教師理解當前的教育研究,正確運用相關的理論和概念,把研究成果同他們自己的課堂教學方法結合起來,從而對教學產生新的理解並改進自己的教學。在此,作者通過大量的課堂觀察與描述,結合豐富而生動的課堂案例,著重對教師所運用的各種各樣的方法進行了探討,如用於增強和提高思考能力的方法,用於課堂決策的方法等,與此同時,作者還對教師的課堂期望、課堂的組織與管理、課堂動機、課堂指導等問題進行了專門分析與研究。限於篇幅,下面我主要結合新課程的有關內容談談本書對我的啟發。
首先,在對待師生關係上,新課程強調教師要尊重、讚賞學生。要關注他們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他們的人格養成。而高效能教師,就是通過在課堂觀察中結合期待、動機等方法來激勵鼓舞學生。尤其是對以下六類學生①智力發育遲緩的學生;②學習成績不良的學生;③被孤立和拒絕的學生;④有過錯的學生;⑤有嚴重缺點和缺陷的學生;⑥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學生。對他們而言,讚賞與尊重有時簡直就是一種奢望,但也正因如此,有效的,策略的激勵便愈發顯得彌足珍貴了。同時,本書還特別指出問題的防範比有效的處理問題更為重要,而懲罰則是萬不得已的手段,也是於我心有戚戚焉。
其次,在對待教學問題上,新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強調幫助、引導。學習是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則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既要使學生學會學習,又要促成學生健全的人格。在教學教育過程中強調幫助和引導,就是為了真正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對生活的感悟能力。以此,本書以合作性學習為例,重點介紹了如何抓住教學中的一切機會來幫助學生檢視和反思自我,並確立能夠達成的目標;如何儘可能地引導學生課外去尋找、蒐集相關的學習資料,試著去有效地處理已經獲得的信息,從而極大地增強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如何在他們碰到困難時,時常以各種方式啟發和鼓勵他們,引導他們充分地挖掘自己的潛能,激勵他們不斷地進取……並提出了多元化班級教學與因材施教的方針策略,也有很強的借鑑意義。
第三,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教學反思。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一個教師真正要成長、成熟,就必須重視教學反思,這個過程雖然痛苦但充滿幸福感。這是一種積累,更是一種收穫。對此本書也有詳盡的介紹。教學過程中的反思,使教學本身更具有生命力。教學活動後的教學心得和札記,更是教學反思的重要載體,它進一步提升了教學質量,也使教學經驗逐漸理論化。教學反思促使教師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也有效地促進了教師的成長。
透視課堂讀後感(三)
《透視課堂》這本書,主要是對課堂現象進行細節的描述,同時又提供了具體有效的建議。()透視出隱藏在課堂背後的一些問題,有效地指導教師對自己的課堂做出有效的反思,真正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對書中所提到的一些課堂問題開始有深刻的意識和認識,對這些處理課堂問題的有效措施產生共鳴,也從中學到了很多。
課堂是什麼?不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我似乎還不知道答案,一問,我反而糊塗了。書中通過很多實例,詮釋了課堂就應該是這樣的: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課堂應該有益於每一位學生。關照學生的多方面的和諧發展,即達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既讓學生學會認知,學會獨立自主與精誠合作學習等等。讓我對課堂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一言蔽之,課堂的使命就是真正持續地關注每個作為生活者的學生的利益。
課堂中,形形色色的問題都會發生,學生和老師都是課堂中的主要角色,處理得當對老師和學生都有很大的幫助,處理不當,則可能給學生帶來深遠的負面影響。例如課堂中,一位學生正在做小動作,教師只要掃視一眼學生,就能使其收斂其行為並專心上課起來。眼神的交流是課堂中最重要的溝通,能讓學生時刻緊跟著課堂。如果有思想開小差或有不良行為的學生,教師可以「不留痕跡」地走到他們身邊,用手觸摸該生,或輕拍學生,簡簡單單一個動作,既不會引起課堂分心,又能及時傳達老師的看法給該生,可謂行之有效。
總之,在課堂的很多時候,學生是「進攻」的一方,老師則是「防守」的一方,老師要靈活應變各種可能發生的學生行為,並給予合適有效的處理方法,這樣才能使課堂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