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哲學讀後感(一)
齊美爾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反實證主義社會學思潮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反對社會是脫離個體心靈的精神產物的看法,認為社會不是個人的總和,而是由互動結合在一起的若干個人的總稱。他把社會學劃分為一般社會學、形式社會學和哲學社會學三類。他提出「理解」概念,認為研究者難免帶上主觀的價值取向,其知識也具有主觀的和相對的性質。他創立了小群體的形式研究。從社會交往的複雜性出發,提出衝突的存在和作用,對衝突理論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他還對文化社會學有突出貢獻。齊美爾的唯名論、形式主義、方法論的個體主義思想和理解社會學思想,直接影響到以後的德國社會學家,同時對美國社會學也產生很大的影響。
齊美爾的哲學觀屬於先驗唯心主義的認識論。他認為,隨著選擇性的創新,人的認識會不斷進步,個體將得到發展,但人不可能僅憑思考而對生活有全盤的認識。人類不斷發展文明,意圖獲得更多的生活可能,可在不知不覺中,卻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更多東西,反過頭來使自己偏離的原本道路。諸如貨幣產生,為了便利生活與交易而生,但最後衍生出來的新的、高度匿名化的現代生活,卻使傳統社會一去不返。這種論調類似韋伯在看待資本主義與科層制度時,其所產生的對現代社會的影響。
在他1900年出版的重要著作《貨幣哲學》中,齊美爾以一種獨特的文化視角,對貨幣進行了深入、透徹的現代性分析,闡釋了西方社會與貨幣相聯繫的經濟現象和社會現象。通過詳盡研究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關係產生的社會後果,揭示了互動對社會關係本質的影響。《貨幣哲學》主要闡述貨幣在人們日常生活的地位和作用,其中對貨幣物質性的描述,以及它在現代社會中對人類的價值觀走向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揭示了貨幣及其制度化的發展對現代人們文化生活的影響。齊美爾斷言,貨幣對社會、政治和個體的衝擊力將持續增長。貨幣經濟的發展,不但徹底摧毀了封建制度,還催生了現代的民主制度。但是,進入現代社會之後,貨幣越來越呈強勢。就連每個人的自我價值和自我設計,都由貨幣一手決定。
《貨幣哲學》事實上是齊美爾針對現代社會生活特徵的歸總式論述,全本分作兩大部分、六大章節。前一部為論貨幣本身,第二部分論貨幣所產生的生活型態。按齊美爾自己的說法,「第一部分將從那些承載貨幣之存在實質和意義的條件出發闡釋貨幣」,第二部分則從貨幣對內在世界的影響的角度考察「貨幣的歷史現象、貨幣的觀念與結構」,即「對個體命運的鏈結、對一般文化的影響。」顧名思義,「分析卷」從社會生活入手剖析貨幣的本質,剖析產生貨幣的需求以及貨幣所滿足的需求,「綜合卷」則反之,綜合考察貨幣對整體的人類生活的影響,以此建立起西美爾式獨特的世界圖景。與馬克思的《資本論》和韋伯的《經濟與生活》一樣,《貨幣哲學》主要也闡釋自近代以來的貨幣經濟現象以及與它相關的社會文化現象。它不僅從社會學角度關注貨幣經濟現象以及文化生活產生的作用,而且也顯示出建立一套文化哲學、乃至生命形上學的努力,《貨幣哲學》的利益並非那麼單一,這也許是其同時代人難以全面理解這部書的原因。
齊美爾發現,貨幣逐漸成了上帝,因為它已經是指向絕對目標的絕對工具。在現代社會,銀行比教堂更大、更有勢力。銀行成為現代城市的中心。人的一切感官知覺都與貨幣有關。但他認為人仍應保有自由權,在貨幣之外拓展視野——例如建立基於精神交往的社交圈子。藉此,令貨幣的權勢止於文化領域:藝術家不僅僅為錢,更應為自己的精神而創作。
在齊美爾看來,貨幣並非如自然科學的自變數,可以自行毀滅封建、開創民主制度。這中間的關鍵在於,通過在數個世紀內的漸次大量運用中,貨幣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型態,其中一樣他相當強調的是如人們原本要追求morelife,卻從中產生了意想不到morethanlife的東西。但是齊美爾也認為,現代社會在人身自由上比過去封建社會更多,原因在於人與土地關係斷裂開來了,可以自由移動(這一點在馬克思理論中也出現過),大都會生活是其中最典型的生活型態,活在都會裡面,人們具有高度的匿名性,也顯示著貨幣交換過程中的高度匿名性。
另外,閱讀齊美爾的《貨幣哲學》也能讓我們進一步理解哲學與社會學的微妙關係。在我看來,哲學就是從具體的社會現象中找到其內在的運行邏輯以及這些現象的本質含義。哲學是對具體現象的內在本質的思考的結果。而這些內在本質是我們理解社會現象制定社會政策必須考慮的。一種社會因素的變更如何影響到其他社會因素是通過社會因素的內在運行邏輯完成的。應該更注重具體現象的哲學意義,我們才有可能有具體的把握。這也表明了社會學與哲學的關係。社會學就是把哲學具體化,把哲學運用到社會現象社會政策之中。《貨幣哲學》就是通過貨幣的價值評價功能分析社會現象的本質內涵,說明貨幣如何通過哲學的方式影響社會甚至個人。
一項社會政策或者形成已久的習俗變遷而影響的一系列後果大部分都是隱性的,是我們現階段無法看到的,這種後果會在幾十年以後以矛盾衝突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也說明社會因素之間的互相關聯性,社會因素之間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只有知道各種社會因素的內在運行邏輯,我們才能預測出這些後果。因此預測未來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可能的。我們也看到了許多的思想家的預言成為現實。
哲學就是我們根據一大堆事實得出的結論,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哲學,而且大部分人都沒有把握哲學的能力。而經驗性的材料只看到表層的現象。社會學理論就是抽象與經驗的平衡。社會學把經驗上升為理論,把哲學運用於實踐。在齊美爾的——《貨幣哲學》裡我們能夠深刻體會到:貨幣這一經驗性的實體是如何通過內在的哲學邏輯深刻影響我們的自由,個人價值和生活風格的。《貨幣哲學》就是處於經驗與抽象哲學的平衡點上的,我們不得不承認它是社會學的著作,齊美爾也應冠以社會學家的名號。
貨幣哲學讀後感(二)
對西美爾的接觸一直比較少,相對於涂爾幹和韋伯等社會學大家的名氣,我們對西美爾的了解是匱乏的,甚至是膚淺的。我常常感嘆於其思想理論的晦澀難懂,將我禍害不淺。就是回到西美爾他那個時代,人們也是難以接受他的理論的,他那種不顧傳統學術界限的自由研究學風也震撼這當時一批人,致使其長期受到冷遇。但是,他那偉大絢爛的思想,他用他那獨特個性的視角給社會學帶來的改變卻不會隨著時間而消失,反而愈加凸顯。
我這時正好有一個機會去接觸一下這個上世紀的偉大社會學家,《貨幣哲學》是西美爾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即使是逼上梁山,也讓我去大致翻閱了這本奇書。之前講到貨幣這一概念時,只是聽高中政治老師講到過:貨幣是一種價值符號,其本質是等價交換物,但並沒有真正的價值,僅此而已。但如果你去了解《貨幣哲學》這本書,你會驚奇地發現,貨幣之中所包含的社會經濟、文化,價值觀等一些列的問題是你以前從未能夠思考到的方面,一枚小小的硬幣中所包含的學問是難以想像的。
西美爾在本書中分了六個章節來詳細講述了其的貨幣哲學,但這究竟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很多人卻有著不同的看法。有學者認為它是一部文化哲學和生命哲學的著作,有學者認為其是社會哲學的著作,當然更有學者認為它是一本社會學著作,只有從馬克思、韋伯的社會分析方法和邏輯工具的角度,才能發現西美爾是一個思辨的社會學家,他將貨幣作為「折射社會的多稜鏡」,是從社會學視角研究貨幣問題。其實,概而言之,西美爾是從哲學社會學的角度,研究和分析貨幣的產生和貨幣經濟的發展對社會的發展、社會化的進程、文化的發展乃至個性的解放等等的重大而深刻的影響。這影響是全方面的,複雜關聯的,而我想從其中看出一些端倪。
想起了書中的一段話,算是對貨幣本質的一些經典描述吧。「有這麼一些東西,其自身價值完全來自於其作為手段的特徵,來自於其能夠轉化為更具體價值的能力,但從來還沒有這樣一個東西能夠向貨幣一樣暢通無阻的、毫無保留的發展成為一種絕對的心理性價值,一種控制我們實踐意志、牽動我們全部注意力的終極目標······貨幣本質的內在兩極性有兩個原因:一,貨幣是一種絕對的手段;二,對大多數人來說,貨幣應此成為了人們心理上的終極目標。」貨幣從「絕對手段」向「絕對目的」的轉換引起了現代社會全面的方式與目的、技術與價值、物質與精神、外在與內在的顛倒,這一切都加深了社會本已存在的世俗化傾向。()也許人們對貨幣這一概念並不感冒,人們真正感受到的是手中握著的金錢。
從金錢的角度看,世俗化在現代社會中的含義就在於,金錢不僅成為物質——經濟世界的統轄者和流通者,他還成為了經濟世界的流通者,占據了經濟世界的地盤。這一過程也加深了精神世界的世俗化。想想現如今各行各業、各色人種的「金錢至上」的理念,無數的「拜金男」、「拜金女」洶湧而出,我不禁感慨,這是一個多麼理性、多麼現實的世界呀。西美爾關於文化貨幣的論述適用於當代社會的文化狀況,在當代社會依然有很強的解釋力。「金錢萬能論」、「金錢是上帝」和
拜金主義等觀念在當代社會中主導著人們的價值觀,貨幣依然是當代生活的文化象徵和當代生活的主宰,對個人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著重要的影響。西美爾在市場經濟尚未建立時就能發覺這一種急劇變化的趨勢,的確有其思想的可貴性與難得性。
西美爾在其著作中構建了一種相對主義的世界圖景,在這幅世界圖景中,所有的社會現像都是互動的產物,價值就存在於主體與客體的互動分離之中,而貨幣愈來愈成為經濟互動乃至人際互動的媒介,其在互動過程中的重要性也就越來越明顯。他通過歷史的考察認定貨幣在現代社會中處於核心的地位。貨幣是理解現代社會關係和現代人的觀念的鑰匙。一方面貨幣是人們的交往關係中的核心部分,另一方面貨幣關係對於現代人的價值觀念,以至整個的世界觀都有著決定的影響。這很大程度上表現在對以貨幣為代表的經濟價值的追求上,一方面把經濟價值作為最重要的價值,另一方面把對貨幣的追求從手段上升為目的,從而呈現出貨幣拜物教的特徵。在這個以商品、金錢掛帥的社會裡,所有東西都被貼上一個價格標籤,金錢成了這個社會的最高價值,人們為了積存這個最高價值,喪失了自我個性和主體性。人們拚命工作,只為了多點金錢,以追逐金錢為人生目標,也以金錢的多少來衡量自己的價值,人的生命被物化。社會的現代化、工業化和貨幣經濟的發展,給人們帶來了繁榮和擁擠的感覺,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卻與人的物質豐富成反比,人群披上冷漠的外衣,雖然擦肩而過,但很少擦出溫暖的火花。「貨幣在使得人們能夠接觸多種人的同時,也使得個體更加封閉,更加孤獨。」這是西美爾對現代人的忠告呀,可現代人在追求錢財時,誰又能記得這些最真實的告誡呀?——「金錢只是通向最終價值的橋樑,而人無法棲居在橋上」。
西美爾認為,貨幣的廣泛使用不僅使得人們更加世俗化,他也推進社會向理性化的方向發展,促進社會對量的計算的要求超過了質的因素。所以現代人們越來越精於計算和抽象思考了,這就逐漸地改變著人們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提高了知識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人們的改變在對質和量的關係態度上,表現在對理智與感情的關係問題上。一方面,近代以來的理智主義——包括經驗主義、感覺主義在內——與貨幣關係的發達、貨幣成為最抽象的符號是息息相關的。另一方面,在貨幣關係發達的現代,以情感為特點的主觀文化消退,而以理性為特徵的近代的理性主義就是由於貨幣關係的發達所達致的。所以貨幣關係對於現代人的世界觀就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也就此決定了人們的行為規範了。常聽老師講過,在現如今的社會學研究領域,有一種越來越明顯的趨勢,那就是定量研究方法變得越來越重要,各種社會調查也多以定量的形式呈現出來,其大有超過傳統的社會學定性研究方法的地位的意圖了。當然,那是因為我們逐漸發現了定量相對與定性的巨大優勢,其直觀、簡潔、更易於操作化,也更易於廣大普通民眾的了解和政府政策措施的判斷和制定。這一社會學研究領域內的變化其實也能去反應整個社會行為方式的變化,對量的重視也就促進了社會理性化的發展。
凡事都要分成兩面看待,社會對量的重視,過於理性化也有可能造成人們行為的過於世俗化,也會使人們在處理人際關係是遭受到許多問題。貨幣的出現使人們傾向於量的計算,忽略了互動過程中的情感因素,雖然接觸的人多了,但人對人的了解僅限於貨幣的多少。金錢掛帥的價值觀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變得工具化。西美爾獨特、新穎的研究視角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思維方法上的啟迪,他關於文化貨幣的文化社會學思想為我們理解當代的文化狀況和人的生活狀態提供了有效的解釋,這就要促使我們更深刻地反思當前的生活狀態,思考什麼才是人生的目標、怎樣才是有意義的人生,從而樹立一種健康的貨幣社會觀、價值觀和文化觀,享受一個充滿情感而不是機械交換的過程。
貨幣經濟對於現代生活感覺的影響,在西美爾看來,絕不僅是負面的。固然,物性文化之所以在現代社會中變得凌駕於具體的個體靈魂的文化,不過因為文化生產的技術性和物品化使得文化的客體形式更加具有自主的封閉性。「這種形式上的自主,這種將文化內容統一為自然關係的一個對應形象的內在壓力」,最終是通過貨幣得以現實的。但貨幣經濟也支撐著主體精神的潛力,促成了個體自主性的提升和自我發展。「貨幣好比血液,連續的流動滲透到肢體的所有末端,均勻供養所有的末端,從而擔負所有功能的統一」。貨幣介入了人與物之間,人才成為一種「抽象的存在,一種不再直接考慮事物,也不再同它們有直接關係的自由存在,沒有這一點,我們的內心世界就不可能有某種發展機會」。
在西美爾看來,貨幣的使用,不僅促進了貨物的交流,同時也加速了人與人之間互動的頻率,金錢成為個體在社會關係網路中的潤滑劑,為他擴展交往和生存空間創造了便利,就會促進更多人的互動。貨幣經濟領域的擴展可以說是和個體生活空間的擴展同步進行的。現代人在社會生活中彼此依賴的方式前所未有,雖然現代人「比原始人——他們可以在非常狹小孤立的人群中生活——更多地依賴社會整體,但我們卻特別的不依靠社會中的某一個確定的成員,因為它對於我們的意義已經轉化為其勞動成就的單方面的客觀性,這一程就可以輕而易舉的由個性截然不同的任何一個人完成,我們與他們的聯繫不過就是完全以金錢表現的興趣」(摘自《貨幣哲學》),現代人很少依賴於一個單獨的確定的人,所以貨幣的使用增加了個人的自由度,也改進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促進了社會團結。
他又說道,只有在人與人之間存在著信任關係時,貨幣才能存在,以之為媒介的交易才能存在。這話其實還是再告訴我們,貨幣本無用,本無價值,是人們之間長期達成的信任協定才使得貨幣的產生成為了可能,一旦某人違背協定,社會將遭受信任危機,這時人們會突然發現,原來貨幣實實在在對自己本身是毫無用處的,這必然會引起社會的紊亂。而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人們必須維持這份協定,這時,貨幣經濟的快速發展使人們充滿了信心,他反過來又促進了這種信任關係的普及。
著作的最後,西美爾說:「貨幣是存在之相對性的歷史象徵物,貨幣是象徵著世界絕對動態的一個最好的記號,他作為歷史世界中的一種構型物象徵著事物的客觀行為,並在自身與事物之間建立了一種特殊關係。」我們可以這樣認為,這個世界是一個充斥者相對論的世界,社會和我們的主觀世界是對峙的,我們需要一個有效的載體來傳達這種不斷變化碰撞的社會,而貨幣這是一個最好的載體,貨幣的出現和演進都是這個歷史和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這又是另外一種絕對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