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Lau早期電影其實跟他本人的演藝生涯頗為相似,其一貫的風格造型---勵志型的貧窮貴公子,沒錢的時候風度翩翩,有錢的時候風流倜儻。或者是富公子愛上小職員,或者是小職員追求大小姐。這是九十年代初期香港喜劇的主旋律之一。
雖然這些電影劇情大都不符合邏輯,也稱不上十分經典,但起碼雁過留聲,白看不厭。九十年代後期乃至二十一世紀初期,象《古宅心慌慌》《千機變》這類所謂的港產片泛濫成災,結果卻是水過無痕,花90分鐘看完還得花90分鐘去懊悔為什麼要看這樣的爛片。
是製作者江郎才盡還是演員層青黃不接呢?
或者說,前者是童話式的電影,放到哪個時代去具體化普羅大眾的幻想都適合;而後者是青春小說式的電影,只適合某個時代某個年齡的人看,過了那個時期,它也就成了昨日黃花了。
其實說到底,我想,是現在的年輕人大都比較急進,總想一夜成名,一炮而紅,一鳴驚人。()其實,他們沒想過,這一切的背後是背負著多少的汗水。「機會是為準備好的人而來的。」就算有些人天賦異稟,那也是其父母在在其出生前的努力,根據起源追溯,沒有根哪來果呢?由此可證,這世界是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的,只是別人付出了你沒發現沒察覺罷了。
說到最後,回到這部電影上,大體還好,有個地方我是十分不喜歡的:劇情最後,劉德華說第一個舞邀請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跳,張敏以為在說自己,滿心歡喜,結果劉德華邀請了劇中的媽媽,張敏就發脾氣跑了。最後劉德華在她家門前做了個宮殿式的舞台,然後大家出來,這些戲劇化的慣性發展在此不多贅言了。
這張敏的行為給我的感覺跟吞了個蒼蠅差不多,說得不好聽點吧,你他媽的發什麼脾氣啊,人家開party,一大群人要招呼,你動不動就發脾氣走人,你誰啊?!就算喜歡你又怎樣,也不是說這樣就得放棄一切以你為中心了吧!再說,如果是這樣的性格,也註定不能在一起啊,將來這樣的應酬多著嘞,連這點禮儀常識都不會,就別高攀lar,也不是說嫌棄你什麼的,但你這質素叫我怎麼帶你出場?再說,出場的人,且不說質素如何,絕大部分肯定是生意合作夥伴,就因為你一個人這樣發脾氣跑了,要去追你而不能好好soso他們,經濟上的損失有沒有估計過啊?要是劉德華真是大陸雞的話,你張敏會喜歡他嗎?就算以後真的結婚了,這次的拂袖而去也必定給雙方帶來負面影響。就退一萬步來講,邀請媽媽跳舞有什麼不對,如果不是他媽媽,也不會有這個富貴兒子來泡你lar,媽媽不重要誰重要?
我在想,有些人做事情的時候,到底是沒經大腦思考還是壓根就沒有大腦可供思考。之所以那麼不喜歡這個情節,是因為在生活中經常看到這類型所謂的「大小姐」,完全搞不清楚狀況就發脾氣,還自以為這樣就把自己的身價抬高了多少似的。俗語說得好,起碼要三代才能培養出一個真正的貴族。真正的貴族所散發出來的氣質是嗅不到錢味的。趙胤胤,中世紀式的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