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誡影評(一)
說實話,剛看這部電影時不知道它是部驚悚片,影片一開始就有濃濃的化不開的香港味,有點昏暗的場景,鏡頭的切換還是很無間道的風格,城市中,警察在追罪犯,一切都像警匪片發展。但是一個長鏡頭,原來「被追」的是個便衣,前面才是真正的罪犯,旁白:請不要相信你的眼睛!
也許這句話當時看起來有些做作,有些莫名其妙。但這恰巧是可回味的點睛之筆。片中沒有像其他驚悚片一樣,為了嚇人而嚇人,而是為了表達而一種氣氛,一種情緒,一種世界,我們不習慣這樣的黑暗,所以我們驚悚了。
故事的開端是李(余文樂)午夜執勤,在地下停車場碰到一開快車的,職業道德使然,他要進行盤查,誰知這個人是通緝很久的嫌疑犯,而且極其心裡變態,報復心極強,在被余文樂發現他後備箱有女屍後,開槍打中余文樂,使其喪失反抗能力,要慢慢的玩死他!「幸好」,也有可能是幻覺,那個女屍突然躍起,嚇壞了嫌疑犯,使余文樂勉強開槍救了自己一命。還算正常的開頭,其實就是整部電影的直接原因。那個被殺死的嫌疑犯要報仇,因為自己被人殺死了,從人變成了鬼。但他突然發現做厲鬼可以比活人更好玩,殺人可以更方便,想殺誰就殺誰,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於是這個厲鬼決定先出去玩玩,報仇等自己有空捎帶著辦了。
在惡鬼去玩的期間,影片給我們講了另一面,我們所謂的正義一方。他們有很多的缺點,一點一點的暴露,但是他們相信,一切只要努力就會有回報。他們為了百姓的幸福,隱瞞世間有鬼的真相,黃sir(鄭伊健)在李sir(余文樂)面前鄭重的說出雜物科的第一誡:這個世界沒有鬼!就像我們說世界是光明的,前途是美好的,黑暗是暫時的,正義終究會戰勝邪惡。
但是現實不是這樣的,這個世界有「鬼」,黃sir、李sir他們要去清理這些鬼,讓他們不要危害人間,弱小的都被順利的清理了。惡鬼也就現身了!他開始了報復,你們不是想抓我嗎?看看你們有沒有這個本事了!他通過一次次的附身,利用情感,他擊敗了黃sir和李sir,最後,捕獵者竟成為被捕者的獵物……究竟誰是誰的獵物呢?
邪惡戰勝了正義,這不和邏輯,我想很多看過影片的第一感覺就是這樣的,也許有些閱歷豐富的人會報以一聲嘆息。我們想不通,既然有鬼,就必定有好惡之分,好鬼應該像開始一樣去幫助正義之士,那些被惡鬼附身而死去的人,他們的鬼魂為什麼不會報仇,為什麼不去找惡鬼?疑問很多,覺得這部電影的導演和編劇是不是精神分裂?我第一次看過之後也是有如此之感。但是後來釋然了,也得到了些頓悟。
這部影片是想告訴我們一個現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如願,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會有光明。即使有些事情你是對的,你站在了正義的一面,但是反面的一方的實力強大到你不能左右的時候,你註定是失敗的。很鬱悶,很氣氛,你能做什麼,你沒有改變事情的權利和金錢,亦或者超人的能力……你沒有。其他的正義之士呢,我可以說很少,或者正在某個世界做著和你一樣的抗爭。你們和反面的力量一對一很公平,中間的人,他們是兩面倒,誰管你死活!而你們正義的一方,卻要為他們的生死,獻出自己的生命和家庭!偉大嗎?可笑嗎?無奈嗎?
我們可以團結在一起去反抗,去努力去不斷的進步,但是「惡鬼」他們擁有的是比我們多的資源,我們和他們耗了無數的年頭還是拉鋸戰,沒有結果,惡鬼們依然過著瀟灑愜意的生活——你的職位我來坐,你的老婆我來睡!
「惡鬼」是權利的擁有者,是規則的制定者,你能在規則下戰勝他們嗎?就像電影裡的一樣,其他的鬼,被規定了不許報復和去幫助我們的主角。惡鬼是上層的,我們是被壓迫的下層,我們一直反抗,戰鬥從未停止!原因很簡單,我們是對立的,正義和邪惡水火不容!但是當正義戰勝邪惡的時候,就是正義化成邪惡的時刻,歷史從來如此,而且這一刻從未停止……
也許這些觀點和看法是悲觀的。但陣營的兩方你又選擇那邊,還是做個牆頭草?「第一誡」又到底是什麼呢?
第一誡影評(二)
其實我個人還蠻喜歡這部片子的情節。特別是結尾,鄭伊健坐在船尾看著未等到心愛的人來會合的老婆哭的那段,更是有一種愁思。似乎有些電影裡,似乎很喜歡當老夥計就要退休的前一天便安排他突然的死亡,似乎這樣對命運不公的抨擊才更來得強烈。
人生總是不能靠猜,也不能從來,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其實片子充滿了佛家的因果報應,生死輪迴的思想。前生之因造就今日之果,每個人一個細小的舉動都可以改變整個人生軌跡。小警察不過是竭盡職能的開了張罰單,就落得最後被鬼附身,殺死上司,虐妻嗜血的下場。
如果仔細想想,此片又不無荒謬之處。連環殺人犯死了之後,居然因為自己是鬼魂,反而更囂張,更為所欲為。如果變成鬼都可以為所欲為,被他殺死的那些無辜的女孩呢?他們的怨氣應該更加大才對啊!如果鬼都可以為所欲為,那大家不如不要當人了,當人這麼累,還要為肉體所困,不如都去當鬼,法力又高強又不受限制。這麼說起來大家一定覺得荒謬,但是仔細去分析,這是必然矛盾的推論。
說到鄭伊健,我覺得他的形象和某部看過的靈異片破案的神探挺像的。長風衣,洋酒瓶,老式的皮鞋,黑膠唱片,紅裙的舞者,總給人一種懷舊的感覺。最後被自己信賴的朋友殺死,是慰藉也是遺憾。
從《無間道》到《神探》再到《第一誡》,個人覺得,香港的編劇,越來越上檔次了。好的電影的基礎,就是要有一個好劇本,我覺得,《第一誡》做到了。
第一誡影評(三)
開始看這部電影只是想看點刺激的混點,並沒有抱有什麼希望的,余文樂的鬼片之前看過《童眼》,覺得是非常一般的片子。看完《第一誡》卻覺得有驚喜到。
影片拍攝角度和剪輯都很用心和精細,導演用攝像機讓觀眾看到很多細節,比如變態殺手對油條的喜好,余文樂攔下開車的他時座位旁邊放著油條,後來被他附身的余文樂回家路上買油條吃。而剪輯方面,導演從頭到尾都沒有露出警司的臉,通過他臉上局部的特寫和他手上不停變換的食物來展現這位警司,引起觀眾的很多遐想和好奇,看到有的人說這個警司也是鬼,而且是個餓死鬼,這樣他們的對話就有了詭異的影射性,不過看相關花絮新聞,說警司這樣的設定是導演唐永健小小的惡作劇,不管是有意為之或是無意,電影都因此生髮的新的生命延伸力。
當中鄭伊健和余文樂的雙主角的設定也別有用心,鄭伊健因為警局雜物科的工作(實際上是和鬼打交道)多年前就與心愛的女人離了婚,余文樂剛開始去到鄭伊健手下工作,心理壓力很大無暇顧及懷孕的女友may,這裡導演用交叉蒙太奇展現ywl心情複雜的流連徘徊於街頭和may一個人在家發燒出現妊娠反應嘔吐的情境,暗示了余文樂要接鄭伊健的班也會犧牲掉家庭。
當然,片子要細究還是會有很多紕漏。()情節上,惡人死了還是惡鬼的設定有點牽強附會的感覺,不過還好只是連貫情節發展的線索,在影片後半段處才告知出來不會給觀眾帶來很大的干擾感;邏輯上,被鬼附身了的人要用手槍打頭才能死掉以及被鬼附過身的人三魂掉了七魄成了無意識的活植物人,這樣積累出來的龐大的群體在社會上不可能不被注意到,那第一誡世上沒有鬼的訓誡就很難站得住腳,現代人有了科學的武器是不會熟視無睹的,就算好奇害死貓也在所不辭,不過也還好情節的張度導演把握的很好,不會留時間讓觀眾在觀看的時候胡思亂想。當然過於細究也並無必要。
我比較推崇的除了導演技巧設定的用心外,對於影片中流露的溫情的沉思和結局的敘述也很喜歡。
「這個世界有很多種鬼,大多數都是幽靈,個個都被鎖在一個傷心的地方」。這裡也和最後死掉的鄭伊健變成幽靈在輪渡上坐在自己老婆後面,憂傷地看著自己的老婆因為自己失信缺席坐在輪渡上哭卻無可奈何的情景相對照,最終鄭伊健也變成了一個被鎖在傷心地方的幽靈。
而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結局也是很讓我驚喜的,導演巧妙地將謊言接續在現實後面,渾然天成,然後在最後揭示出現實所在,有讓人會下意識地「誒」一聲的意外感覺,要提及的是這裡也用到了交叉蒙太奇,將真相的揭示和余文樂與女友的親熱相互貫穿,真正的現實便緩緩舒展開來。
「以前,有人給我講過一個故事,有一天有一個男人拿著一支槍走進森林想去捉熊,他一直以為熊不是黑色就是白色,但是到了最後那個男人被一隻大灰熊吃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