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聽風者影評

聽風者影評(一)

作為香港導演拍攝的主旋律影響,《聽風者》以獨特地方式演繹了20世紀50年代初一段不尋常環境下的愛情故事。有人說影片裡描述了三對感情,張學寧與「老鬼」、張學寧與阿兵、阿兵與沈靜,可在張學寧心底,也許與「老鬼」的感情才是嚴格意義上的愛情。張學寧周旋於各色人物之間,付出真情去演出,又時刻保持心底的一分清醒,真作假時假亦真。最終她與「老鬼」間隱忍的愛情最終服從大局,只留下風聲。

在影片中,導演刻意剝離了片中國共雙方的立場、信仰等精神層面的信息,代之以牌桌上的輕描淡寫和牌桌下的劍拔弩張,影片開頭刺殺郭興東的一幕與片末五人合殺「老鬼」一幕幾乎同出一轍,「重慶」與「老鬼」近乎相同的人員設定方式和摩斯密碼,以及跟蹤何兵、阿貴追查「重慶」據點、與阿兵的討價還價甚至威逼利誘,以及張學寧對沈靜的試探、警告加調查,片中展示了雙方相似的行動方式和行為邏輯,強調以結果為導向。也許,這是《聽風者》在虛構的愛情故事之外刻意指出一點真實:遊戲規則不會因立場而改變,在雙方特定的角色下,聽到的是一樣的風聲……

聽風者影評(二)

看片名,加上電影一開頭的電報、摩斯碼等鏡頭,讓我一下子就覺得這是部跟《風聲》有點關係的電影。等到周迅扮演的女地下黨提到「老鬼」這個名字的時候,我甚至還一度以為是《風聲》的前傳……我膚淺了,其實這兩部片子劇情上沒有絲毫的聯繫,有的只是題材的些許相似----都是諜戰有關的故事。

很喜歡《風聲》,情節緊張,引人入勝,大腕雲集。這部《聽風者》,雖然大腕數量沒那麼奪人眼球,但質量卻一點不含糊---公認的最會演戲的影帝梁朝偉,內地靈氣影后周迅,實力派影星王學兵,以及最近兩年在大片中頻頻露面的台灣美女范曉萱,還都是我比較喜歡的演員。網上很多影評都認為聽風者作為一部文藝片很是成功,作為諜戰戲欠了點火候,而且較真兒的觀眾還找了好像經不起推敲的「漏洞」。我對這個電影也有點自己的觀後感,隨便聊聊幾個印象很深細節吧。

周迅跟幾個疑似重慶的人打痲將的時候,對方不知是故意還是非故意居然錢中夾了個密碼紙,電影中表示牌桌上的人都注意到這個細節了,空氣凝固了幾秒鐘,周迅也沒有馬上撿起這個紙條,而是稍稍躊躇了一下之後拿起來重新夾回鈔票里,然後大家故作輕鬆當做什麼事也沒發生。這個細節其實很詭異的,主要是周迅的表現和意圖比較詭異,照理說你贏的是錢,對方夾帶來個小紙片還單獨掉出來了,正常人的反映不是拿起來問對方還有用沒了,就是隨手給扔掉了,為什麼還要重新夾回鈔票里呢?雖然她是個地下黨,帶著任務來的,希望得到一切情報,但這堂而皇之的收起一個本來多餘的東西,不是太惹人懷疑了嗎?敵還不知是誰的情況下就先讓對方懷疑自己,是不是有點太不明智了?而且這個條條上的密碼到底有沒有用,最後也沒有交代,實在是詭異。

周迅跟王學兵在賓館的咖啡館接頭,她明明看見了三耳在注視著她們,明明知道自己是很有可能被三耳認出來的(之前為了找三耳在大劇院裡偶遇的那場為情追殺,混亂之中她怎麼能肯定三耳沒看見她呢,何況她還帶走了阿兵!一個久經沙場的情報人員,不應該這點警惕性都沒有吧?),但她居然沒有跟王學兵說明這個情況,雖然提及了三耳現在更名改姓做了嫌疑人之一的情夫,但她當時沒有說看見三耳就在王身後注視他們一事。好吧,不說也罷,她現在是老鬼,但看似她自己也沒一點防備,還信心滿滿地準備將幾個嫌疑人一網打盡,卻一開門就遭遇了不測,死的那叫一個乾淨利索,一人一刀來者有份。導演還很貼心的穿插了一個三耳怎麼看到她的回憶鏡頭,但有點多餘,當天大劇院就那麼幾個人,注意到她太正常了。倒不如費些篇幅表現一下周迅怎麼想化解點三耳這個痲煩,怎麼掩飾自己的身份要好一點。

其實還是喜歡這部電影的,喜歡它的色調,有人說它文藝,確實有點,火車上、701的宿舍里,那些有點年代感但卻很藝術的色彩和物件真的抓人眼球;也很喜歡它裡面的有關愛情的故事:范曉萱愛著梁朝偉,梁朝偉愛周迅,而周迅愛王學兵,最後王學兵燒周迅遺物的時候,在只有自己的空屋子裡哭了,我們知道他其實一直也愛著他。多麼讓人揪心的愛情。

總的來說,這只是一個有著諜戰故事背景的感情片,裡面深沉的愛情和同志間的友情都處理得很細膩很到位,又有著很好的視覺效果,雖然它的諜戰部分情節讓人覺得有些粗糙,但其實只要故事好看就足夠了,就算是真實的歷史也會有著許多領我們費解和鄙夷的細節,何況它僅僅是一個電影呢?

聽風者影評(三)

原著《暗算》其實本就是一部沒有多少內容、空玩概念的小說。翻譯成電影這種更講求敘事細節的藝術表現形式,走文藝路線,是在紙面上能將優勢最大化的唯一選擇。所以,作為一部類型片,《聽風者》是遠算不上合格的。它沒有直接、激烈的敵我交鋒,除去周迅(微博)一頭一尾的兩場行動,更多時候,「戰」字是靠大氣中無形的電波來隔空完成的。即便麥莊有意識的用幻想畫面來強化梁朝偉與老鬼們的聽風PK,但歸根結底這都是一種想像而非實戰——看一部諜戰劇腦子裡總是冒出孫燕姿的「我跟我自己作戰」的歌詞,這實在是太出戲了。

幸運的是,雖然「聽風」的部分太意識流,但「者」的部分還被經營地不錯。()簡單來說,《聽風者》是部諜戰爛片,但算得上是部文藝佳片。周迅、梁朝偉、王學兵、范曉萱四大主角彼此傾軋又共榮共生的關係,其繁複及微妙,在諜戰之外開闢了心戰戰場。這部分的文藝憂傷調調,完美補充了相對孱弱諜戰主線。

梁朝偉的灰瞳及多年不見的小混混嬉笑范兒、周迅的手套及全程不苟言笑的嚴肅(對,不是憂傷)狀態,均是兩位這幾年幾乎靠表演慣性塑造形象的角兒的小突破。王學兵與范曉萱,一個電視劇演員,一個純歌手,演技有些矮,但緊湊的出場時間安排,還是達到了高效的表演效果。

四位主角的安排錯落有致只是《聽風者》「文藝復興」的充分條件,必要條件還是充沛的細節。《聽風者》縱然敘事細節全無,但人物塑造及互動的細節比比皆是。初到701的考試中,梁朝偉技驚四座,王學兵敏銳發現他的才能及他對周迅的依戀,對周迅淡淡一句「你負責帶他」,關心的外衣背後,利用成分明顯;周迅開場「殺死」王學兵後,逃亡時對「屍體」充滿深情的一瞥,早透露出愛意,後來她得知王學兵真的將因工作關係與名媛結婚時,那句任性的「一定要這麼做嗎」便不會顯得跳脫,或跟她全片冷靜的形象相牴觸……

類似的「心戰」攻防在《聽風者》裡還有很多,梁朝偉明知周迅跟蹤了自己一整天,還肆無忌憚與范曉萱廝混,這不過是老生常談的「反嫉妒」愛情把戲;而周迅在范曉萱介入梁朝偉感情生活前,與其在戶外的一席對談,更是早早挑明了這段「愛情」之外的「政治」意義。可以說,四人彼此有感情糾葛,卻又因為工作關係與環境或克制、或誘導,這裡面有利益關係,也有真情實感,有愛情,也有曖昧。相比冷冰凍的空氣諜戰,這段有血有肉的情感交兵,戰的味道更濃烈、也更文藝。

這個時候,誰還會記得,這位聽風者,其實只是個間諜?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