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紅河谷》是由馮小寧執導,寧靜,邵兵主演的一部影片,影片通過一個一個英國人和一個普通藏民的角度揭示了在黑暗腐朽的舊社會下,再英勇的人民也是軟弱無力的,即使他們精神無比強大。從而表現了「落後就要挨打」這一亙古不變的主題。
影片的開始,故事情節並沒有直接在西藏展開,而是從一個藏族青年的自述得知,他那所謂姐姐的來歷。這也從反面襯托出中國舊社會的落後愚昧。將大旱的原因歸結為神靈,將活人奉送給所謂的御神,現在看來是多麼的可笑。但在當時卻是一個無比神聖的事情,可見是多愚昧。也為影片的主題得到詮釋。在那樣的社會裡,女子的地位甚至不如豬、狗,這也是充分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現實,也引發觀眾的共鳴
影片故事情節的展開是在兩個英國人深入到西藏,瓊斯和洛克曼試圖去了解西藏,但他們卻被當地的領主看作是異端要用火燒死,而他們也感嘆自己是不可能了解西藏的。但他們並沒有死,他們被扎娃和藏族公主救了,而且通過藏族公主和扎娃了解了西藏,他們漸漸發現西藏並沒有多麼的神秘,而是無比的落後,愚昧,當這層神秘的面紗解開以後,那剩下的將不堪入目,結果也是如此的,當他們許諾再次相見後,過了並不長的時間,他們就再次相見了,而這次的相見,卻是侵略與被侵略的關係。當瓊斯與洛克曼率領著軍隊和先進的武器進攻時,他們想到的不是當初的救命之恩,而是那屬於大英帝國的利益,當然這並不能怪他們。在如此落後的情況下,如果不被侵略那麼也無法進步的,而觀眾在感到憤慨的情況下,也對藏族人民所表現出來的大無畏精神所深深打動,那些原本落後的武器和用具,即使是對英軍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但他們戰至一兵一卒的時候想到的依然是保護自己的領土完整,真正的愛國主義,現於危難之際,而這一點也是影片所要表達的主題--中國人即使倒下也是壯烈的!詮釋了西藏與人民的大無畏與不怕犧牲的精神
影片在表現主題時還反覆穿插著信仰,那為了到達雪山之巔的朝聖者,一步一步往上行走著,旁邊的雪山證明著他們的足跡和堅持,一個真正有信仰的人需要自己的女里和保留著內心的那份神聖,藏族的信仰雖然值得人們尊敬,但從另一個層面來看卻又是愚蠢的體現。這正如影片開頭所表現的祭奠預審的場景一樣的,它代表著朝聖者的虔誠,也表現了西藏地區的不開化,但也可以表現為西方侵略者的不守信用,那朝聖者的身影不斷地在雪山之間出現,而影片的戲劇性變化也一步一步明顯,而最後英國的洛克曼似乎明白了那道理。這樣的地方雖然征服當地,但絕對不會長久,而他的認識也是正確的,那英勇的西藏人民給予他們沉重的打擊。即使這樣,在觀眾看來如果西藏強大,哪回來這麼多的事情呢?所以「落後既要挨打」這是不可避免的結果。
影片的最後以西藏人民的失敗結束,這是不可避免的,即使西藏人民再英勇,也擋不住大炮長槍,這是歷史的車輪,滾滾前來,無人阻擋,我們在敬佩他們的精神的同時,想到的是原因,那落後的原因,現在的,只有是自己的國家強大才會讓國家屹立不倒!
我一直相信一部電影所折射出的現象不是簡簡單單停留在故事情節和鏡頭語言上的,更多的是對人性和社會的剖析,《紅河谷》的主格調雖然定在了愛國這個神聖的旋律,但是影片不忘了對人性的剖析和詮釋,這才是一部出色的影片所能帶給觀眾的思考,不得不說《紅河谷》這部影片真的做到了,我也會多站在一個電影人的角度去嘗試著理解每一部電影,去不斷地進步。
影評寫作(二)
《孔雀》裡最好的一場,就是在開頭:姐姐在拉手風琴,背後開水壺突突的噴著熱氣,再遠處一個老人枯坐著。這一場可謂完美。首先畫面很漂亮,姐姐白衣黑裙,黑白琴鍵,長長的走廊很有縱深感;其次很好聽,姐姐拉手風琴不很熟練,但很抒情,背景里還有水開的聲音;再次,也是最好的一點,是把姐姐這個角色的心理性格的主要特色展現出來了。
按照常理,她應該放下琴,起身去灌水。這樣一來,她就是個尋常的、懂事的、正常的女孩。但是她繼續拉琴,任憑開水在背後翻騰依舊安之若素,她出離生活的性格表現出來了。更細膩的是她的神情安然,不著急,也不愧疚,性格里強硬的一面也出露端倪。再又就是最後曲子拉完,她還是回過頭看了那噴氣的開水壺,那種無可擺脫和煩躁,也出來。這場是我看了幾遍之後,才覺出好的。第一次看時,覺得很奇怪,這個剪多次的電影,為什麼留下這個沒有敘事、也不提供敘事動力的場景呢?如果僅是抒情,未免多餘。再往後看,全部的場都有用,一個多餘的鏡頭都沒有。全部故事看完,再翻過頭看第一場,就覺出提綱挈領的好了。
很多人對姐姐買西紅柿痛哭那段很有感覺。那場設計的好,好在西紅柿,構想如果是買西瓜,那該有多難看。另外,張靜初的演技確實幫了大忙。因為這場是在結尾部分之前,算是一個小高潮。但是和片頭姐姐的故事離開很遠,所以多少還是有點突兀。類似的場我感覺還是小心使用,否則就成了空對空,讓人覺得用力過度,還撓不到癢處。
另一場是一家人打煤磚。這一場也很精彩,出了面目始終模糊的爸爸,其他人的性格,也表現出來了。媽媽是最堅忍的一個,姐姐是最早撒手的一個,弟弟是最沒用的一個,哥哥還是最沒所謂的一個。
我看得最難受的一場,就是姐姐靠在瓶子堆旁邊,拉開自己的胳膊左看右看。過了三個鏡頭,她就拉開傷痕累累的胳膊給她乾爸看。這是我唯一覺得戾氣很重的一場,在這一場裡,姐姐的性格失控了,可以理解,但無法接受。
還有一場,姐姐騎著腳踏車,拉開降落傘一路飛奔。這場戲可以用張靜初自己的話來評價,就是:看起來是現實主義,其實是表現主義。所以這一場毀譽參半。我個人的感覺是這一場總體很好,特別是果子罵聲「他娘的」之後追上來那幾個鏡頭,兩個腳踏車忽前忽後,鏡頭處理的特別漂亮。但是就在這時,姐姐放聲大叫,嗚嗚的,很洩氣。說不出來為什麼。如果是果子在旁邊起鬨大叫呢?如果是背後追跑的孩子歡叫呢?張靜初的臉特別不適合歡樂,《芳香之旅》就是個明證。順便說一句,這場裡最牛的演員,是他媽媽,特別是最後的那個鏡頭裡,媽媽倒在地上,拽著降落傘拉腳踏車。媽媽只是個背影,但她的身體語言很牛,震驚、羞憤、心碎、堅忍、片刻的絕望和執拗,作為一個母親,她所有的情感編劇連一句台詞都沒給,全靠拉腳踏車背影來體現,最後效果還不錯。
如果能看到未剪之前的片子,就更能體會這些場的用意了,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要保留作家的手稿,因為上面有剪來剪去的痕跡。
影評寫作(三)
「有一種鳥兒是永遠也關不住的,因為他的每片羽翼上都粘滿了自由的光輝。」看了肖申克的救贖,讓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更加深刻。它就是一場關於籠中鳥如何飛往自由的夢,用我朋友的話說,看了它,甚至會讓人覺得似乎獲得了重生。
在物慾橫流的今天,在科技先進的社會中,「希望」和「自由」時常圍繞在我們身邊,這些東西對於我們來說已經司空見慣,伸手可及。在這個四處洋溢著希望和自由的社會裡,我們隨時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每天我們都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所做的決定,目標和前進方向;每天我們都可以充滿希望和自由自在的生活著。然而,今天這種生活對與幾十年前肖申克里的人來說,著簡直就是一中不敢想像的奢望,一場捨不得醒過來的美夢!
《肖申克的救贖》主要以肖申克監獄中不同身份的人的不同生活情景為主線,記敘了安迪,杜蘭德和黑人瑞德在肖申克被監禁了幾十年了以後,通過不同的方式順利離開肖申克的故事。而在精彩的敘事過程中,我最欣賞的還是影片中所用的那種旁白的敘事結構。故事固然十分感人,但是本片的一大敘事特色就是旁白的串聯,可以說是本片的精彩之處,儘管安迪是肖申克監獄裡真正的英雄,然而整部影片除了開始部分由寥寥幾筆交待了安迪入獄的原因之外,就再也沒有從他的視角去觀察這個世界,而是瑞德用冷靜,平和的旁白將觀眾帶入高牆裡的世界,展現了一副用友誼和希望描繪的生命畫卷,瑞德的飾演者摩根佛里曼在影視界屬於那種大器晚成的角兒,屬於那種越老越有魅力的人,皺紋越多越耐看,除了精湛的演技,其獨白能力同樣讓人稱道,好萊塢說他有上帝的聲音。在影片中弗里曼擔任了旁白主述者,沉穩卻極具豐富情感的聲音演出,同樣令人為之動容。
本片的成功之處在於賦予片中人物以「全能之眼」,他可以擁有講故事的權力,但是他自己也是故事中的一員,他無法知道他尚未經歷的事情,更無法知曉其他人物的內心。這樣的「限制式旁白」既能串聯主線, 又能給觀眾留下更多的懸念,同時也使熒幕上的世界變得越發的真實。
影片開頭簡單介紹了安迪入獄的原因名單那並不重要你重要,重要的是它監獄中的生活,那將是本片所說的「救贖」的對象,作為獄中的權威人物,瑞德為我們展開了真正的故事開端。
通觀整部電影,瑞德的旁白共出現了27次,共18分24秒,著27次旁白串聯起了整個故事的開端,高潮和結局。以「我承認我初次見到安迪時沒什麼特別的感覺」為初始,預示安迪監獄生活的展開,也暗示了「我」對「安迪」必將有一個認識的改變,從「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到」「有特別的感覺」。摩根弗里曼飾演的瑞德開啟了他的「全能之眼」,靜靜地躲在主角背後對安迪在監獄的生活展開了敘述,安迪在監獄中的一舉一動都難逃瑞德的「法眼」,即使安迪對自我、對獄友、對肖申克監獄的救贖也是通過瑞德的旁白來展現。
瑞德首先給他所在的監獄定義了本質,「這些牆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的,你習慣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瑞德的旁白代表了肖申克監獄裡大多數囚犯對待現實生活的看法,也讓觀眾得意近距離的看到安迪思想上的變化,並循著這種變化的軌跡去體驗人類的希望對於個體的及巨大的推動力,從教導安迪怎樣在監獄裡生活,到關於囚博斯自殺的討論,瑞德和安迪的對話正式引出了希望這一主題,再到關於對自己所犯過的錯誤的思考。
此外,片中一共出現了3次瑞德的假釋,每一次假釋時瑞德的獨白也同樣引人思考,片頭、片中、片尾,每一次的假釋都以點名瑞德的監禁時間為開端,20年,30年直到40年,從年少輕狂到垂垂老矣,40年的時足足讓一個人「習慣」並「依賴」監獄的生活,讓你覺得在那裡「是個重要的人」,「一個有教養的人」,而在外面「什麼都不是」,生活的希望也漸漸遠去,「救贖」也就無從談起。從第一個假釋中仍企圖說好話獲得假釋,到第二次的失去希望,再到第三次的表達自己已經獲得了「救贖」,深刻的體現了西方宗教中「救贖」的觀念,儘管以獨白的形式出現,卻能夠跟影片中瑞德所有的旁白聯繫到一起,構成一個敘事的整體,成為影片旁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導演在賦予了瑞德講故事的權力的同時,也讓其在最後成為了一個被關注者,接近片尾,保釋出獄後的瑞德按照安迪的囑託,來到一個農場的邊牆下找到了安迪給他的信。信的內容同樣以旁白的形式進行表達,只不過這次主角變成了安迪,電影中對信件通常會以旁白的形式進行表述,但是筆者更願意相信這同樣出自導演的精心安排,在獄中無所不能的瑞德出獄後,需要一個監獄外的精英去為他指明出路,已經獲得「救贖」的安迪正號擔此重任,獲得指點的瑞德,沒有遵循同樣年老的老布的老路,而是奔向了蔚藍的大海······
絕妙的敘事手法讓人著迷,但更勝一籌的還有導演對安迪主角及其他人的人物的塑造,安迪的性格特徵在旁白瑞德以及他自己的言行中表現的淋漓盡致。主人公安迪的出場並不是像其他的囚犯一樣眼神裡面充滿了憤怒獲懊悔和對自己的人生或前途的絕望,或者說穿著一套囚服蓬頭垢面地毫無生氣地出現,而是穿戴整齊,眼神炯炯有神讓人感覺充滿了智慧和希望。從片段中越獄前的那一晚坐在床邊看,主人翁更讓人感覺像是一個即將迎來成功的人,的確,通過外形,他的確很好的塑造的一個充滿自信,希望和嚮往的安迪。
在片段中,景別里自從Andy出場後,就一直占據畫面主要位置,大部分都是安迪個人的獨角戲,從畫面和主人的形體以及整個景別給人的感覺,都在體現主人的沉默寡言思想睿利充滿希望的性格以及這部片子的主題。
瑞德曾經說過:「
羽翼光亮,說明他聰明,有才華,入獄之前,他的社會地位也不低,說明他有上進心,負責任。但她的妻子不那麼愛或者說是了解他:My wife used to say I'm a hard man to know,like a closed book……God ,I loved her.I didn't know how to show it,that's all.他的才華是內秀的,不善言辭,但心性利玲。同時也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
他內向,但不代表懦弱,當別人欺負他的時候,他不屈服,會還擊。獄中與別人起衝突,事實上也為他日後越獄埋下了一個伏筆,這個可以和其他幾個獄友的經歷相對比,別人是First you hate them .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 .Enough time passes, you get so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azed".但是他不一樣,從這點看來,他其實是有思想領袖氣質的。
同時,在表現上,他也不是和中國文人的那種秀弱,A man working outdoors feels more like a man if he can have a bottle of suds .That's only my opinion.他們在戶外做事情,瑞德認為那才是一個像是真正的男人,他也確實是一個真正的男人,有耐心毅力,自己認準的事情就要做到底。
但不論怎麼說,安迪他確實是個奇蹟。我們都知道,「奇蹟」也是基督教所謂「救贖」的重要內容之一。()他知道自己無罪,所以相信希望並實現了它,最後又給了幾乎像老布一樣飛不動了的瑞德一個大希望。「在芝華塔尼歐,那個沒有回憶的溫暖地方……」是的,就像1900擔不起大地的遼闊,夢想有時候其實也微小得很,在那片碧藍的加勒比海邊,就有嶄新的人生。這部電影讓我們相信「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一如教徒相信主的救贖終將來臨,而不是道貌岸然地以「真實」之名囔囔著「王爾德因為同性戀坐了牢」,或者「《白雪公主》的真相是父女亂倫」。
安迪已然完成了自我的救贖。
人群退去,熒幕漸漸暗淡下來,我們不得不重又走進現實生活。面對淳淳教誨的老師,前途未卜的迷茫,繁重的學業以及殘酷的社會現實……我們怎麼來完成自己的救贖?
不需要鶴嘴鋤,也不需要麗塔·海華絲的海報;我們不需要面對暴躁的獄警,不需要面對無休止的查房,更不需要為「三姐妹」吹喇叭。阻礙我們的,只是人性里的懶惰和恐懼。懼怕失敗,懶得去付出努力--不正是這樣嗎?
習慣痛苦,並泰然處之,自欺欺人地過那所謂的幸福生活;抑或在內心始終保持對痛苦的敏感,並在痛苦中掙扎,期待一個全新的開始。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跟「to be or not to be」一樣讓人難以選擇,這個命題與「做一個痛苦的思考者或者做一頭快樂的豬」一樣讓人無從下手。
我們該暗地問問自己:內心深處,我們到底被「制度化」了多少?是否我們在心中早為自己建造了一座「不可能」的高牆,把自己圍在這監牢裡,準備無風無雨地老死其中?我們是否在做之前就想好了退路,計算好了成功與失敗的比率,試圖付出最少的代價而得到最多?
若果真如此,那請不要忽略這樣一個事實:在山崖上找個下山的曲徑,比蒙頭向上攀登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