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勵志教育

教育不是灌輸,而是激勵

我曾經不止一次地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一兩歲的孩童,周圍堆著各式各樣的玩具,漂亮的洋娃娃、精美的電動汽車、豪華的積木等等各式各樣的益智玩具。而這個孩童卻對這些玩具完全沒有興趣,棄置一邊。因為他正興致勃勃地把玩著一個空酒瓶、一個廢棄紙盒或者其它成年人眼中不能稱之為玩具的物件。這時,孩子的父母過來了,「寶貝,你看這個電動玩具多有意思啊,這個毛絨娃娃多可愛啊,這個積木好貴的,咱們玩這個,把你玩的那個廢物扔了。」

以空瓶為例,這個空瓶真的是廢物嗎?其實未必。當一個孩子在把玩空瓶子時,那是他按照自己的喜好,出於自身的興趣點,毫無任何掩飾地在諸多的玩具中作出的選擇。這個自動選擇的過程就可能預示著他在某一方面的天賦。而那些所謂昂貴的、精緻的、華美的、益智的玩具,在他眼中可能並無任何意義可言。家長們強行代替孩子作出選擇,無非是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了孩子。

當今社會,在談到人的創新性時,我們總會聽到這樣的抱怨:現代的教育千篇一律,教育出來的孩子大同小異,思維模式基本相同,何談「創新」二字。那麼,我們如何破解如今的教育模式弊端,在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方面有所作為呢?在此,先講這樣一個故事:

說有一個人得到了一張天下無雙的弓,這張弓用多年的紫檀古木製成,非常好用。得弓者對這張弓愛不釋手,但同時又覺得此弓過於樸素,不夠華美。於是,他找到一個天下第一的能工巧匠,請他在弓上雕刻一副行獵圖。這個巧匠在這張弓上施盡能事,雕刻了一副精美絕倫的行獵圖。弓的主人拿到這張弓,心理感嘆:這才叫盡善盡美。於是張弓引箭,用力一拉,沒成想「崩」的一聲,弓斷弦松。這張弓就因為承載了過多的美麗花紋而失去了它成為一張良弓的本性,最終毀在了他的手中。

同樣的道理亦可適用到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如今的孩子思維方式千篇一律的問題根源,我們或許可以從文章開頭提到的場景以及上面的故事中窺見端倪——在對孩子的早期乃至學齡教育過程中,我們缺失了以一種靜觀之心去尊重孩子本性的教育方式,缺失了安靜傾聽孩子內心最細微的聲音的心境。取而代之的是,用成人世界的價值觀、遊戲規則,以一種近似功利的態度,要求他們遵從固定的行為方式,責成他們承擔與實際年齡不符的課業,過早地向他們灌輸成人世界的物競天擇。人為之下或者是無意當中,諸多的天賦被壓制,兒時的童真被剝奪,千人一面、老氣橫秋的孩子也就較為常見。

如果說孩子就是故事中那張弓,那我們可能就是那個在他們身上雕刻各種花紋的人。

  1. 銷售激勵名言
  2. 激勵自己的名言
  3. 激勵文章
  4. 激勵別人的名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