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扒手莫扎特影評

扒手莫扎特影評(—)

《扒手莫扎特》榮獲第80屆奧斯卡電影最佳真人短片獎,而當我們今日回頭再來觀賞這部影片的時候,或許和當時導演來拍這部影片時的初衷又有所不同的吧。我覺得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在於我們所處的時代背景的不一樣。

《扒手莫扎特》也真的著實很短,和一般的電影的150分鐘相比,30多分鐘的影片的確顯得短小而精悍。利用這短短的30分鐘介紹了一個有關於扒手的故事,一對有點小白痴的老扒手,以及一個一直跟著他們的啞巴小乞丐最後變成了他們賺錢的「寶」的簡短的故事。

故事情節沒有那些長影片故事情節的複雜和懸念,而利用簡單的敘事手法,將這兩個扒手的性格勾勒地活靈活現。

兩個靠扮演警察來餬口的扒手,他們的假警察生涯也以真的警察將其他3個同夥抓進警局而悲慘的告終。而在警察走過的時候,理察為了掩飾自己,手抓住了旁邊的一個小乞丐。在當他們逃離現場,甩開小乞丐時才發現這傢伙還真有點執迷不悟,一直尾隨,跟著他們,直到他們忍無可忍在一個小巷子裡停下來跟小乞丐理論。

但最後讓他們沮喪的是這個孩子卻是個啞巴,他們倆的嚇唬對他根本就是無濟於事。在他們爭執的過程中,理察的一句「如果他留下,我也留下!」,讓我們看到了一些人性的一絲善良。雖然他們是扒手,也並沒有壞到十惡不赦,也並沒有壞到骨子裡。我覺得這是本部影片的第一個閃亮點。

而第二個閃亮點是有關於他們在對待小乞丐的行為上的教導。在小乞丐伸手要水的時候,他們用手語教育他乞討在他們這裡並沒有,有的只是拿,若以後還有的話那就要砍掉手。而最後小孩竟然聳聳肩……其實,在這裡的時候,讓我們感覺到一種冷颼颼的涼風襲來。面對如此純真、如此無知的小孩子的時候,他們對於他的教導並不是善良,而是一種具有掠奪性的做法和想法。

第三個閃光點的話就要說到床和教他鞋子的事了。吃完晚飯,小乞丐搶了他們的床,兩個大男人只能擠在一張小床上睡覺時的情景是讓我們有點感動的,我們看到一個扒手在看小乞丐已經熟睡在自己床上時的那種溫和的眼神。或許,他此時想到的或許是這樣一幅畫面:自己的孩子睡熟後,作為父親看著兒子的那種充滿深深愛意的眼神。也或許他根本沒想到這些,這些對於生活在下層的他們而言或許就是一種奢侈,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讓我麼你再來看看他們教小乞丐寫字的事。從他們教他寫「房子」,由「方子」,更改為「芳子」,他們的不識字,他們的文盲,讓我們感到惋惜,但他們對於小乞丐耐心的教導和教他寫字的初衷卻讓我們看到他們的心中也是充滿了陽光和溫暖。

說到第四個閃光點的話是有關於小乞丐。我們也都有看出正因為小乞丐的出現而讓整部影片充滿了活力和搞笑。他由最初的把兩個老扒手偷來的錢包還給失主導致一個老扒手鼻子受傷的事,到最後竟然在電影院爬到座椅底下偷來錢包的事。扒手的讚揚,「不。就是我想10年也想不出來」,而另外一個扒手則是更加深受感動,說他是「扒手中的莫扎特「,也認為這是上天對於他們的恩賜,獎勵給他們的禮物,他是他們的寶。

故事的結尾在一個充滿搞笑的當假警察面對真警察時的囧狀中結束,但最後我們看到的是小乞丐坐在警車裡快樂而天真的笑容。

電影是結束了,但留給我們的卻還沒有結束,由小乞丐映襯出來的是我們當今社會像他一樣的路邊小孩並不鮮見,而這些問題卻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到底和諧社會應當如何構建,到底一些社會問題應當如何解決將是我們所要面對的。

扒手莫扎特影評(二)

法國影片《扒手莫扎特》雖然只有短短30分鐘的片長,卻以近乎灰色的幽默喜劇風格,折射出巴黎街頭底層生活一隅,於啼笑間流露出點點社會弊端和世間無奈。

貌似該片導演菲利普·普雷特-維拉德是個天生有幽默細胞的人,這一點從他在獲得80歲奧大叔最佳真人短片獎時發表的獲獎感言便可見一斑,「謝謝,太感謝了,我英語講得不好,因為上學時沒好好學……」,接著他感謝了製片人和妻兒後匆匆離去。

如同縮寫文章比擴寫難,要拍出一個優秀的短片並不易,如果既要講好一個小故事,還要塑造出人物特色,更想說出點東西來,則更加不容易,所幸英文不好的菲利普·普雷特-維拉德講法語故事的功力不差,這個短片在他手中被搗鼓得風味別樣,就好似苦惱人的笑。

短片的主人公是兩個中年小偷,在這裡姑且以甲、乙稱之,值得一提的是小偷甲是由導演親自扮演的。「專業技術」欠佳的小偷甲、乙在團伙中很受輕視,在組團行動中,向來被安排假扮便衣的角色,以協助團伙里的大偷們更瘋狂地作案。每次分贓,甲、乙都得不到現金,提意見也無濟於事。在一次行動中,真警察趕到,將正在行竊的團伙一網打盡,還沒來得及以警察身份出場的小偷甲、乙得以倖免,倖免的妙招是在街上乞討的聾啞小孩及時握住了小偷乙的手,令人誤以為他們是遊客。

乙立刻決定帶著這個小孩一起生活,甲浪費了點時間也同意了,甲設計的三人合作偷竊卻以小孩將錢包當面歸還失主而告吹,甲還被失主胖揍一頓。乙在帶著小孩看電影的時候,該小孩表露出了他在扒手這一行的天分——趁著黑暗,他洗劫了所有觀眾的錢包。甲得知後,如獲至寶,認定小孩是「扒手中的莫扎特」,並認為這是天賜他們的神童。

接著,影片剪輯了一組小孩在各個影院偷竊、得手後三人在大街小巷狂奔逃離的鏡頭畫面,誇張的跑姿、大張著的嘴、滿懷的錢包或身上掛滿了女士提包,配以節奏感強且詼諧荒誕的曲調,顯得滑稽而張揚,令人啼笑皆非。

有錢後,得瑟的三人組去消費,在保齡球場,球技差又好面子的甲宣稱在一旁玩耍的那群人的「鬼叫」影響了他的發揮,當這群人找他理論時,甲得意地拿出偽造的證件想威嚇他們,讓他們滾蛋,卻不料撞在了槍口上,這群人才是真正的警察……

可以說,該片在30分鐘內給出了很多矛盾而搞笑的因子,如小偷甲因長得像個正派警察而被安排擔當偽便衣的幹活,再如自身過得不富裕的甲、乙,卻收留了投奔他們的聾啞小孩,而對小孩是否聾啞的各種試探則充滿了法式底層喜劇的味道。同時,該片也反映出了點點社會問題,如外來底層移民的生存方式,再如上了年紀的退伍軍人那無以為繼只能靠偷竊為生的生活現狀。

這部短小精悍的影片也頗有演技亮點,特別是兩位主演於輕鬆幽默間就將小偷甲、乙那可嘆又可卑的生活演繹得淋漓盡致,在簡短的篇幅內,對人物性格做了極豐富的闡釋。出演聾啞男孩的小演員長得漂亮,有著純真的眼眸,可愛的笑臉,也有著陰鬱執扭的表情,令觀者不由得對巴黎街頭流浪小孩的生存狀態心生憂慮。

扒手莫扎特影評(三)

初次聽到《扒手莫扎特》是在幾年前一個朋友的口中,在電影賞析課之後我又去看了一遍,這樣一部小短片,沒有大片的高科技,也沒有曲折費解的劇情,從場景選取到拍攝到故事主角,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精緻故事。再次溫習這個小短片,有一種說不出的莫名的憂傷,也許是為九十年代初巴黎街頭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的辛酸,也許是對小偷這個可恨又可憐的群體的一點點憐憫,或者還可以是為流浪的小孩在這個社會背景下瞭然無知的未來。

短片裡,滑稽笨拙的兩個小偷被演繹得淋漓盡致,他們被開玩笑說是同性戀時,以及後面被揍的時候,還有教小孩寫字的時候,這讓觀眾不禁捧腹。他們眼看著雇他們當假警察的一群人被帶走,這也是那個聾啞小孩出場的引子,在這裡,我更願意稱他作「小莫扎特」,發自內心的這是我對這個小孩聰明機靈的欣賞。兩個大男人開始被一個陌生的小孩追隨著,這兩個小偷雖然游離在社會的底層,做得也不是光彩的事兒,但是對於一個弱小兒童的同情心還是讓他們想盡辦法收留了「小莫扎特」,從人性的角度看,這兩個小偷肯定是沒有任何目的和企圖而純粹出於同情和那麼一點點兒無奈開始接納了一個陌生的小孩。()兩個老大不小的職業小偷,技術還不怎高明,只能靠簡單的騙術和偷竊維持生活,這本來就是社會的陰暗面,但這個時候我怎麼也恨不起來這兩個小偷,我更覺得一部分原因也在於社會和時代,電影通常能夠反映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地區甚至更小的範圍里的一種人文狀態,以及所代表的典型的價值觀,我們通過電影往往就能看到這部電影產地的或多或少的影子。

短片的情節雖然複雜,但也有曲折,比如「小莫扎特」第一次參與兩個小偷的行動時處於本能的善良和道德將錢包交還給那個遊客,只是其中一個小偷遭到了一頓揍,這裡我們可能還不能理解「扒手莫扎特」的含義,後面的情節發展便是「小莫扎特」在毫無唆使的情況下帶回了很多錢包,這讓兩個小偷著實的有些感動,這個時候他們開始覺得這個小孩是上帝派給他們的救命稻草,遠遠出乎他們的意料。人總是聰明而貪婪的,同樣一種方法便開始用來作為主要手段,來回穿梭於各大影院,依靠「小莫扎特」獲得各種收入。然而生活不會對一個人一直仁慈,所謂樂極生悲,一開始的假警察證也讓這小偷們嘗到了囂張的苦果,不過令人眼睛一亮的是結局,「小莫扎特」拿著手銬的鑰匙,衝着觀眾狡黠地一笑,似乎大家都明白了些什麼。

電影藝術帶給人們的通常不只是視覺和感官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傳遞一種文化傳遞一種思想。《扒手莫扎特》沒有複雜交錯的人物關係,沒有聲勢浩大的場景,沒有精湛養眼的特技製作,就那麼簡簡單單的幾個街頭畫面,一間小旅館,兩個小偷一個孩子,跟我們講述了一段滑稽可笑但又足以讓人思考的小故事。姑且不談專業的電影審視眼光,只是站在一個觀眾的角度來看,對於兩個小偷的生活,憐憫之餘還會有那麼一點點兒可恨,社會雖然有一部分責任,其中一個小偷的台詞裡說到老兵打折卡,這裡我開始有一種莫名的難過,作為一個國家曾經的奉獻者,在後半生居然淪為遊蕩在街頭的小偷,這不禁讓我們感嘆社會的變化與人類的不可預知,小孩第一次天真的把錢包還給失主到後來的熟練偷竊,沒有一句台詞的聾啞小孩讓我們感到了莫名的辛酸,這不在於小孩的本身,在於整個社會背景和所處的小範圍環境,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固然我們是以觀看欣賞的角度對於這個小短片的,但是對於其反應的一種社會狀態和傳遞的訊息,還是會讓我們在詼諧幽默中感到了那麼一絲小小的憂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