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老子韓非列傳讀後感

老子韓非列傳讀後感(一)

司馬遷以老子、韓非二人為題目,實際卻記述了老子、莊子、申不害、韓非四人。揣測司馬遷的意圖,似有排除儒學,其餘學說為一家的傾向;因為,儒學教化繁瑣,操心費力,社會效果並不見得好,堯舜、文武周王帶有人們寄託回憶美化的成分,現實中本難實現;最具有可操作性的,立竿見影當屬申不害、韓非的刑、法、勢、術之策略,君王駕馭自如,省心少力,百姓遵守,社會穩定安康。老子、莊子道學無為,看似無策,實無策乃是最大的計策;莊子崇尚自然,以寓言概述,而老子深遠矣,連孔子都感嘆:「其猶龍邪!」;所以,四人學說乃一脈相承,只是深淺、表里不同而已。

列傳介紹四人生平、學說後,以韓非《說難》占用了較大篇幅,通讀《說難》,表面看是臣子進言的把握,實為君臣之間心理學大典,君王用勢,臣下用術,否則,臣子無術危險,君王無勢霸業無成;此理論與西方馬基雅維利《君主論》同出一轍,但早於千年,韓非應是太祖師爺輩分的了。

理論性強,實踐性差,此乃歷史上諸多理論家的命運;韓非研究的如此精透,卻深受之禍,本國君王沒有欣賞,在秦國卻受囹圄,最終命喪黃泉,進言的巧妙藥方在自身上貽笑大方,可悲!可嘆!司馬遷感同身受,因為自己為李陵事件辯護,遭到武帝宮刑懲處,進言的《說難》別有一番滋味,大篇幅放在後面,理解之。

老子韓非列傳讀後感(二)

先秦時期,是中國社會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時代。這一時期,白舸爭流,百家爭鳴,學術思想空前繁榮。據《漢書·藝文志》,先秦學說有十家,為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司馬遷的這篇文章就是關於先秦道家和法家代表人物的重要傳記,他把老子,莊子,申子,韓非子合為一傳,是後人研究先秦道家法家思想的重要文獻。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春秋戰國早期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也直接對本文所傳的其他三人有較大影響,被太史公列在文章之首。文章中記載了老子的生平軼事及其後代的狀況。

老子哲學的根本觀點是「天道」,「道」是天地萬物之先,是本源。「道」沒有意識的作用,只是自然如此,即萬物皆生於自然,萬物的生滅有其自然的道理。「道」就是宇宙的最高原理。從「孔子問禮於老子」一事可以看出老子的人生哲學態度,他認為人貴能知道宇宙間的不變的通則,物極必反,所以才以「去且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無益於子之身」來規勸孔子。

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張無為而治。誠如太史公所說:「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

莊子是老子之後到家學派的最主要代表。司馬遷認為「其學無所不窺,然要其本歸於老子之言」。莊子在老子學說的基礎上,對道家哲學作了進一步發展,建立了一個更為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

司馬遷認為莊子善於行文措辭,但空設語言,還喜歡攻擊當時的其他的學者,只是對老子的思想進行了一些解釋。事實上,莊子思想與老子思想有較大的不同。老子從「道」悟出「常」,莊子卻悟出「變」。他認為天地萬物無時不在變化之中,這種變化是天道的運行,自然的演變。所以莊子主張人應當超脫一切欲望的束縛和情感的糾纏,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

在政治上,莊子主張極端無為,社會上的各種制度都是給人的天性帶來痛苦。楚威王想讓莊子出任曹國的宰相,莊子的回答「子及去,無污我」,「終身不仕,以快吾志」充分體現了他的政治觀念。

法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一個學派。因為他們在與舊勢力鬥爭的過程中,主張變法,實行「法治」,所以被稱為法家。

法家有勢,術,法三派,申不害是法家術派的代表。他的思想學說本源於黃老,講究循名責實,名實相合。他出為韓相,把自己的政治思想與國情想結合,取得了很大成效。「終申子之身,國治兵疆,無侵韓者。」

韓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在法家重勢,重術,重法三派中,韓非可謂集三家之說,而能成一家之言者。司馬遷認為他「喜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於黃老」。在韓非子的書中有《解老》、《喻老》等諸篇,其思想中的「因自然,圖難於易,適應時變」都直接源於黃老思想。他批判地吸取了老子的辯證法思想,並在唯物主義基礎上加以改造,賦予了新的內容。

韓非看到自己的國家漸漸衰弱,想用自己的政治思想來治理國家,屢次上書卻不得重用。後淪落秦國,被李斯等誣陷,死於秦國。「然韓非知說之難,為說難書甚具,終死於秦,不能自脫」,太史公深為之嘆,並在此傳中記載《說難》全文。

太史公把屬於不同思想學派的四人置於一傳,可以說是以其獨到的眼光看到了他們內在的強大的聯繫,氣勢恢弘。

從歷史上來看,春秋戰國時期是由奴隸制向封建制急劇過渡的大變革時代。在生產力發展和奴隸起義、奴隸鬥爭的推動下,新興地主階級向沒落奴隸主階級展開鬥爭。鬥爭的中心問題是建立和鞏固新興的封建制、解放生產力,還是維護和挽救腐朽沒落的奴隸制。階級鬥爭所帶來的尖銳問題擺在每個階層面前,迫使他們表明自己的態度,提出自己的主張和看法。於是出現了紛繁的、對立的思潮和流派,展開激烈的論戰,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

道家是這其中反映沒落奴隸主階級儀式形態的一個唯心主義學派。以老、莊為代表的舊奴隸主階層選擇了消極應對,發展唯心主義思想,幻想回到過去。這種與生產力進步,社會歷史發展相違背的願望當然不可能得到實現。但是道家在中國思想史上影響久遠,後來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多少吸收了老子的思想,有的還進行了積極的改造,對整箇中國社會的意識形態的影響都很大。

法家是這時期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一個學派,是在新興地主階級反對沒落奴隸主階級的長期鬥爭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李悝在魏國,吳起在楚國,申不害在韓國,慎到在齊國,商鞅在秦國,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變法,為法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韓非順應歷史潮流,進一步較系統全面地總結了變法經驗,把「法」,「術」,「勢」結合起來,為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家提供了較完整的政治思想體系,成為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在後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當時雖說戰火頻繁,但各國為了取得勝利而努力增強國力,生產力迅猛發展。農業科技的進步帶來意識形態的進步,他們的思想中都或多或少地擁有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思想,可是說是我國唯物主義思想的萌芽,也實際世界上最早出現樸素唯物主義的時代。

再從司馬遷寫這篇文章的歷史時期來看,漢武帝時期,漢朝剛步入中期。

漢初,因為承春秋戰國以來四百多年混亂,社會殘破,民生凋敝,人民的財產及精力早已消耗殆盡,舉國上下都需要喘息的機會。漢朝國家初定,深感秦因暴政而失國,所以力求清靜無為。老莊思想的「無為而治」恰好適合當時情勢的需要,於是漢初統治者實行「予民休息」的政策,文、景兩帝都提倡黃老精神,一直到武帝時的名臣汲黯,都是黃老的信徒。在當時的特殊的歷史條件下,曾對恢復和發展封建經濟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

武帝以後,漸崇儒家,但由於統治者追求長生不老,重視養性修身,道家思想中的返本歸真又受到重視。

司馬遷生活在黃老盛行的環境中,當然也受到了很好的黃老思想的教育,對他完成這篇文章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道家和法家作為兩個立場完全對立的學派,他們的代表人物被太史公合為一傳,表現了他非凡的歷史功底,不愧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歷史家之一。

但是從今天的研究成果來看,太史公之言也有寫偏頗之處。

莊子雖然是繼承了老子的思想,但更重要的是對老子思想的發展。他發展了老子的樸素辯證法,打破了傳統的束縛,宣告了一系列曾被認為是永恆真理的東西不過是相對的、處於變化之中的東西。這對於中國哲學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莊子哲學中的樸素辯證法等合理因素多為歷史上的進步思想家所吸收,也曾成為後來一些進步社會力量反對封建專制、要求民主的思想來源之一。

韓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治國思想在當時有積極的作用。但他始終還是一個維護剝削階級和鞏固封建專制等級制度的政治家。對於勞動人民,他主張「嚴刑重罰」,過分強調暴力、鬥爭和對立,為了統治而極端殘酷地對待百姓。他的思想給中國這麼多年的封建統治下的人民帶去了多少痛苦。

不管怎麼說,在當時,司馬遷能比較精要地紀錄到家和法家的思想,看到他們中間存在的聯繫,點出其思想本源,並且為後人留下了如此珍貴的研究資料,現在看來都是很了不起的。這篇文章行文流暢,氣勢滂沱,也可以說是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司馬遷當之無愧是中國古代的大思想家。

老子韓非列傳讀後感(三)

前記:「我讀《史記》」的欄目全為個人讀書筆記,()亦或全屬個人體會和心得,並非學術研究,僅記己之所欲與所思,奈本人才疏學淺,所言會有缺或漏,甚至會胡亂所言,請勿見笑。以前讀書,不喜於筆記,導致後來時間長了由於個人的「健忘」所致,也便和沒讀過一樣,所以現在也就記一點。

本篇名亦叫《史記。老莊伸韓列傳》,這應該更為準確些,但我讀的版本上稱《老子韓非列傳》,也就將之為題。

老子者,姓李,名耳,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著《老子》,亦稱《道德經》。關於老子,《史記》也言極為少。且在他著《老子》後,便不知了去向。史書已有的,我不再言。曾記《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最初涉及此段《道德經》是在高三的時候,聽我們數學老師給我們背誦的,那時候他是教給我們用來解數學題的,最初覺得好玩,也就每節課跟著老師背,後來感覺還真如老師說的那麼回事,可以用來解題。有趣之餘,便是對老師和古人老子的敬佩。當時就後悔沒通讀過《道德經》,要不那高考數學肯定能多考幾十分,也不單為此,更有的是我們古代人們的智慧對我的吸引。說起將《道德經》用在解數學題上,也許大家和我當時一樣的心裡,「好奇、甚至覺得詭異」,其實真的如此,我對《道德經》的參悟肯定沒我那老師的透徹,但我還算明白了過來。此意僅可意會,不可言傳。但大致可以理解為「以不變應萬變 」之類。

關於《道德經》,遺憾讀得甚少,也並非全有所悟。但有一點,便是我們古人幾千年以前便已悟出的人性哲理,當今的人們卻還需要許多人為文以呼籲,這便是很令人甚覺嘆息。

莊子者,蒙人也,名周。

《史記》「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而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嬌祭之犧牛乎?養食之歲,衣以文繡,以入大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一段,尤為感慨。面對「千金、重位」,卻不為所動,且發出「無污我,…終身不仕…」之豪言,在今日社會,當是甚為難有了。古人之如此心境,深感敬佩。所謂「食人之祿,為人當差」,即便有「千金、重位」那也是多些「食糧」,「餵飽」了好「入大廟」。站得越高,望得越遠,可是站得越高,路也就越絕,倒不如平地上之自由快活。古人便有「不為五斗米折腰」之說,而在今下,便怕難有了,為了生存,我們都在苦苦掙扎,還哪管得了「入不入廟」呢,只要有米便很夠了。現在正如社會所言「大學生多如牛毛」,多數畢業了都在為著工作而發愁。沒畢業的也就參考用人單位之所需,盡力把自己改造得更符合他們的要求,以便以後畢業了「有廟可進」,甚是悲哀啊,寒窗苦讀若干年,並不是為自己之志,為自己之所愛,而是為滿足別人之所需。於是不管它是有興趣的,沒興趣的,甚或討厭的,都學學吧,為了達到別人之要求,只能這樣了。那所謂「天賦」什麼的,我們也就沒餘力去考慮了,所有的志向留給「有餘力」的時候再說吧!莫非是如人們所說「人才」太多了麼?不覺如此。花終究還是長在自然里的美,花盆裡根據人們的意願所培育的,只會越來越扭曲。

申不害者,京人也,故鄭之賤臣。著書二篇,號曰《申子》。對此無所記。

關於韓非,很早便已經讀過他的傳記。 要比今日讀的更為詳細和全面一些。該篇《老莊申韓列傳》也對他的記載比較多。然對前人的著作,每個人讀都會有自己的看法和觀點。韓非亦和眾多不得志之能人一樣,也是一個悲劇性人才。在韓國不受韓王重用。奮力寫書,著下《孤憤》等書十餘萬字。身為人臣,深知向君王遊說之難處,便著下《說難》,他的《說難》終為後人所用,然他自己卻在還未得志之時因受同門李斯之所妒忌,便被其害。每次讀到這裡,便為之嘆息。今時社會不也一樣麼,只是程度很方式變了而已。獸為食物而滅同類,其人也如此,都為下臣,卻為更能在君王面前討些重用便殺同門。自古便如此,也就成性吧!

該篇所列四位,皆為聖人,他們的東西並非我一日便可參透的。也就記下些讀時所思。

寫完感覺甚好,儘管所寫下之言語極差,但在寫的同時,又在反覆查看《史記》,這讓我的理解更為之透徹了不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