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醫事讀後感(一)
這是一部關於北京協和醫學院如何培養專家、醫生和醫生如何對待病人、造福社會的書。通過協和的建立、協和的教育、協和怎麼服務社會、協和人九十年(1917-2007)的傳奇故事,展示協和文化、協和精神和協和傳統。作者謳歌(本名常青)曾是協和醫科大學八年制醫學系的一位畢業生。我不是學醫的,本職工作和醫學也沒有任何關係,只是出於對「協和」的好奇和對三聯書店的崇拜,才買了這本書來看一看。看的過程中,並不覺得枯燥,而且還有相當強的可讀性,同時又是一部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書。看後最突出的感覺,都集中在了一個「嚴」字上。
「嚴」體現在協和對醫生的選拔培養上。從1917年協和開始招收醫預科學生,前後大約十年的艱辛努力,換來的第一屆協和畢業生只有三人。到了後來,即使招收學生增多,整個學校的學生總數加起來也常不足一百人。校園裡的老師比學生多,是一個稀鬆平常的現象。協和的老師們,已經習慣去帶領這支以一當千的精銳之師。如此苛刻的寬進嚴出,培養出來的醫生又豈止以一當千呢。
「嚴」體現在協和對年輕人的行為要求上。這點尤其在名醫、大家上表現得更為明顯。張孝騫查房的嚴厲會讓學生嚇得直哆嗦,在他手下做總住院醫一點都不能偷懶,內科所有病床的疑難病例情況都必須瞭如指掌,對各項化驗檢查結果倒背如流,這樣才可能不被張主任問倒。林巧稚如果在查房時看不見實習醫生,就要問實習醫生去哪兒了。有一次,她甚至親自拿了一個手術標本去找已經由婦產科轉到內科實習的學生,讓他看他管過的病人的手術標本。吳英愷要求年輕的外科大夫切皮是一條完整的直線,縫合每一針和每一針必須均勻流暢。名師出高徒,嚴師出高徒。這樣嚴格的名師帶出的醫生不僅會學到了他們的經驗和技巧,更會受到導師思想境界和人格風範的感染,將來註定會成長為一名好醫生。
「嚴」體現在協和對規章制度的一貫堅持上。內科大查房在協和具有悠久的歷史,從醫學院創建至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是協和典型一景,基本分為五大步驟:第一步是選擇病例;第二步是準備病例匯報;第三步是病例匯報;第四步是自由討論;第五步是大內科或專科主任總結性發言。幾百名協和醫生集思廣益,百家爭鳴,為一個病人會診,解決病人診治中的疑難問題。如此高水平、如此熱烈的臨床病例討論景象現世罕見。這五大步驟堅持了八十多年,每一個環節都認真嚴格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絕無後來學術沾染上的浮躁、作秀、走過場的色彩。它的生命力如此頑強,令不少圈內人驚嘆,並被它背後散發的力量所震動。正是協和人視「做學問」為命根子的信條,正是組織者理想主義的堅韌,讓這一制度歷經八十餘載而生生不息。正是這種堅持,成為成就協和的重要原因。
其實,「嚴」還體現在協和的其他好多方面,由於看得也是囫圇吞棗,在這裡難以一一贅述。聯想到我工作的企業也經常把「嚴字當頭」掛在嘴上,可我們的「嚴」不具備協和的那種「魂」,是機械的、冰冷的和運動式的,所以其產生的作用和效果也只能是有限的。
摘抄其中一些精彩的句子,算作對自己感觸最深地方的記憶。
1、公平誠實地去賺你能賺到的錢,儘可能地攢住錢,然後儘可能地給出去。
2、錢要用在「關鍵拐點」。
3、世界一流大學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招聘最好的人,並讓他們開心。(孔憲鐸—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
4、三份治療,七分護理。
5、在正式接觸醫學之前,非常重要的是——準備一顆人文心和一副科學腦。
6、教育不能再是把水桶灌滿,而要把火點燃。
7、「出成果」和「出人才」這兩個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只有重視「出人才」,才能不斷「出成果」。
8、多看、多思、多幫,最後達到多能。
9、使一個人成功的是天分加努力,使一群人成功,是科學的系統。
10、智力彈性。
11、「滿足」是一切學術墮落與退化的原因,「不滿足」是一切學術發展與進化的秘訣。
12、生命的泉,即使拌和著血和淚,也要在自己的國土上流淌。
13、病歷是有歷史意義的公共財富。
14、從事物的聯繫性、整體性看問題,以矛盾統一的觀點分析綜合,注意時空的連續性和擴展,動態地觀察和看待問題,注意共性與個性,學會對比分析、綜合推理,處理好觀察與思維的關係,以及原有知識和經驗的運用。
15、如果醫生不對自己有所要求,醫學就不會發展。
16、有一些人,他們有不錯的想法,但由於不夠專注,這些想法也就漸漸被遺忘了。
17、雖然我的白大褂是潔白的,但我的內心是不乾淨的,主治大夫雖然弄髒了白大褂,但他的心靈是乾淨的。
18、病歷是寫給別人看的,而不是自己的筆記。必須讓別人看的準確、明了、舒服。
19、一個好醫生,僅有水平是不夠的,還得願意承擔一定風險。
20、醫學本身其實是不難的,無論是外科手術還是內科處方,都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但要想成為一個好醫生,尤其是一個富有創造力的好醫生,恰恰是醫學知識以外的東西起決定性的作用。比如那種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那種對病人的深切同情心,那種看似在重複勞動中發現新問題的洞察力,甚至是危機來臨時的那種勇敢,都不是醫學知識本身所能教給你的。
協和醫事讀後感(二)
2007年12月初,我到北京大學參加一個研討會,晚上在中關村圖書大廈購得一本《協和醫事》(謳歌編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10月出版),看後感觸頗多。
本書通過協和的建立、協和的教育、協和怎樣服務社會、協和人九十年(1917——2007)的傳奇故事,展示協和文化、協和精神和協和傳統。作者本人是醫學博士,畢業於協和醫科大學八年制醫學系,畢業後赴美國,在俄亥俄州立大學從事抗結核藥物課題研究一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從事血友病的基因治療研究兩年。2002年回國後投入抗腫瘤生物類新藥物的臨床研究。現任職某製藥公司。
北京協和醫學院是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投資建立的,其「志在世界一流」的辦院宗旨絕非今天大學運動中的空洞口號。她為中國培養了一批醫學大家,他們每一位都撐起了中國半個世紀的醫學世界。這些人有我們耳熟能詳的黃家駟、林巧稚、吳階平、張孝騫、吳英愷,等等。
一個世紀前,英國思想家懷特海認為,進入大學的學生狀態應該是:「在中學階段,學生伏案學習;在大學裡,他應該站起來,四面嘹望。」進入協和的年輕靈魂,在協和育才模式里,得以用科學的思維突破束束縛、自由觀察世界,而身邊許多大師營造的濃厚學術氣氛,則賦予了他們內在的崇高和自律,天長日久,人格得到塑造,變得完整。老協和的許多老師是「大師」,他們聚集在協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氣氛。身在其中,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氣氛上身、入心。有人說:「協和的學生不是教出來的,而是熏出來的。」
細分起來,協和的「熏」有三重境界:
一是「一對一」,協和曾經有導師制,不僅導醫術,還導道德;
二是大師聚集在一起,形成濃厚的為醫文化和學術氣氛;
三是氣氛的保障,一套嚴格的制度和系統,保證相對的自由和獨立。
探究協和為什麼能夠培養出高質量人才的原因,從吳階平的回憶中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我在協和一二年級時,雖有個別科目學得較好,但總的來說,成績平平。三年級開學不久,我因患腎結核,動了手術,休學一年。那時,協和的學術空氣十分濃厚,定期開展學術活動,其中有屬於教師階層的活動,有屬於醫學院的活動,有屬於各門學科的內部活動。醫學生有權自由參加各類學術活動。我充分利用了這些機會,雖然對很多具體內容並不理解,但耳濡目染,得之於心的東西卻不少。例如:研究工作中的科學態度,客觀評價前人的貢獻,有條理地分析和歸納實驗結果,論據充分地闡明觀點以及預測學科在某一領域中的發展等。我聽過許多著名專家的精彩報告,在他們的啟發下,我又閱讀了一些享有盛譽的外科學者的傳記。這一切大大提高了我的學習興趣,也教給我不少思考問題的方法。三四年級開始臨床實習,這個階段主要不是靠死記硬背,而是要理論聯繫實際,靠思維能力。我學習比較主動,成績突飛猛進,出乎教師和同學的意料,一下子名列前茅。」
按照一位哈佛醫學院教授的說法,一位醫學生在醫學院裡應當完成五個方面的成長:知識的增加、軀體的成長、情感的成熟、社會判斷和道德操守的提高。但在中國,全社會對高等醫學教育的問題,很少給予關注,但卻對從這裡培養出來的醫生質量,寄予了過高的期待。
內科專家張孝騫一生並沒有留下宏篇大著,但是隨身攜帶的小筆記本倒是積累了很多。「文革」中,他的寶貴財富——五十多本寫有密密痲痳病案資料的小本,隨著三次抄家蕩然無存。「文革」後他重又拿起筆記錄,即使在右眼已經失明、左眼一尺以外已看不清人影的情況下,還要靠著藥物維持視力繼續記錄,總數達五十六本。此外,還有一些零散的紙片記錄,加起來他差不多記有一千多個病例。
張孝騫的學生魯重美在《難忘一事——回憶我的導師張孝騫教授》中描述了這五十六個小本和四盒卡片:
「整理張老的遺物時,我又見到了那些我所熟悉的小本本,那是張老親手記下的一些複雜、疑難病例,多附有隨訪結果及有關文獻的出處。密密痲痲的字跡,凝聚著張老的心血和汗水……身邊的桌子上堆放著四個大小不等、質地不同的盒子,一個舊鐵盒,一個長木盒,兩個厚紙版做的鞋盒,裡面裝滿了張老長年積累的文獻摘錄卡片,英文的、中文的,分門別類,井然有序。()新舊卡片參差碼放,泛黃的、褪色的、毛邊的舊卡片是老人早年從醫生涯的艱辛寫照,而更多的新卡片卻展示了老人永不滿足、不斷向醫學領域衝刺的不倦精神。只有科學的天平才能平衡——一頭是不起眼的小本本和幾盒外表破舊不堪的文獻卡片,一頭是協和泰斗、醫學巨匠。」
說到協和,不能不說到大名鼎鼎的林巧稚大夫。林巧稚的弟子、今日的協和婦產科名家郎景和,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科學家也許更多地訴諸理智,藝術家也許更多地傾注感情,醫生則必須把冷靜的理智和熱烈的感情集於一身。」在今日關於林巧稚的文章中,常常會提到她的這句話:「健康應從嬰兒抓起,我一輩子沒有結婚,為什麼呢?因為結婚就要準備做母親,就要拿出時間照顧好孩子。為了事業我決定不結婚。」
雖然她自己沒有結婚,沒有孩子,但經她手接生的孩子千千萬,人們給了篤信基督教的她這麼一個稱謂:不曾做過母親的「萬嬰之母」。她為林徽因、冰心這些文化名人接生過孩子,也給周恩來夫人、朱德夫人、彭真夫人看過病,她更為眾多社會上的普通婦女治過病接過生。就象康克清在一篇回憶林巧稚的文章中說「她是看病,不是看人」。
在梳理九十年協和的脈絡之時,一些當今醫療存在的問題,對照過去也許就有了答案和啟迪。這也許是讀《協和醫事》,可以給生活在今天的為醫者和雖不為醫但需要看病者的更多效用。
《協和醫事》是一本好書,值得一讀。